(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9月19日,首届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峰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会上,携手进城、携手出海,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成为现场众多专家、企业家的共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世康表示,抢抓机遇建设渝西出海基地,支撑渝西双循环物流服务生态,支撑渝西绿色智造产业集聚,构建渝西大物流大制造协同发展体系,机不可失,刻不容缓。
大制造发展大物流
近年来,重庆市加快推进“渝车出海”,“重庆造”汽车不断走出国门,融入世界。重庆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出口汽车47.7万辆,同比增长29.6%,覆盖全球六大洲。
在落实《重庆市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要求,规划构建智能电动车出海服务平台的过程中,有专家提出“提升大足站能级,融入新通道体系,打造渝西铁路物流枢纽,重点支持电摩出海、油摩出海、渝车出海,依靠大物流带动大制造,依靠大制造发展大物流,支持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的建议,得到大足区委、区政府的重视。
长安民生物流作为国家汽车物流重点企业、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商,特别是渝车出海的重要力量,义不容辞地担起了抢抓全球发展机遇、建设渝西出海基地的重任。
谢世康认为,当前,重点发展铁路物流,建设渝西出海基地,是推动落实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现实举措;是落实川渝党政联席会关于联合打造成渝主轴经济走廊,推动川东渝西高质量发展,打造渝西国际开放枢纽的重大实践;是渝西地区无缝衔接长江黄金水道、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便捷利用中欧班列,强化内循环、促进外循环,支持多式联运、支持多向出海的有力支撑;对加速构建渝西现代物流体系与产业体系、加速西部内陆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战略价值不可估量。
大通道发挥大优势
重庆摩托车产业链完备,本地配套率超60%,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就近供应。截至目前,重庆有电动车整车企业17家,成功吸引全国电动车行业前十强中的7家企业入驻,雅迪、爱玛等头部品牌纷纷在此落子布局,其中3家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比重高达72%,2024年产量300万辆,2025年Q1增速达46.7%。
面向海外市场,重庆作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在拓展全球市场中有着独特优势。
目前,重庆面向国外5大通道:北向经成渝铁路、兰渝铁路对接中欧班列,如能升级为始发编组站,可直开班列,可缩短在途时间1—2天;东向经渝利铁路、果园港,借长江黄金水道、上海港海运至南美、中美,成本较纯陆路低30%以上;西向经内昆、大瑞等铁路及中缅铁路抵缅甸,之后转公路至南亚,或经皎漂港海运至非洲,可缩短约3000海里,缩短在途时间约20天;西南向经内昆、中老铁路至老挝,辐射泰国、柬埔寨,可实现当日发车第三日抵老;南向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通道至钦州港,海运3—4天达柬埔寨、越南。
这些优势让重庆能高效辐射东南亚、欧洲等市场,为智联电动车“出海”搭建便捷通道,而两江新区作为产业核心区,在对接国际市场、推动企业“抱团出海”中发挥着关键枢纽作用。
“我们进行了测算,假如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经广西钦州港或广东出海,时间节约12—15天,成本大概节约20%左右,这个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重庆市汽车专班智联电动车工作组负责人唐政说。
大平台构建大体系
会上,谢世康提出共用“渝车出海”平台,即优化渝西铁路物流资源,以长安民生物流“渝车出海”平台为基础,创建能协同支持汽车、电摩、油摩及相关智能制造产业内外双循环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具体来说,要依靠内外物流通道,主要是依靠成渝铁路和重庆都市圈货运环线,构建起多向拓展、内外联动的11 条铁路通道,在实现对国内主要经济区高效覆盖的同时,高效融入“一带一路”物流体系。
其中有个关键问题,在成渝铁路渝西沿线站点中,大足站有规模扩建空间,并具备建设开放型口岸型枢纽站的条件。经初步规划,可建成5条装卸线,年货运能力 600 万吨,能满足整列班列发到需求。需要抓紧协调成渝铁路改造工程正线接入大足站、重庆都市圈环线铁路规划直接进大足站,以建成双线交汇的枢纽站,融入新通道体系,打造渝西出海基地。
物流通道构建完成后,还需配套高效、专业的运营体系。
一方面,要依靠产业大脑,整合重庆海关“单一窗口”与重要出海港“原产地一站式服务”资源,打造具备动态路径规划、全流程实时监控功能的国际物流管理平台,覆盖国际物流全场景,提升运营效率与透明度。
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一单到底”的运营模式,形成完整的服务链。企业在线下单后,系统自动匹配最近分拨点与最优运输方案,实现订单、运输、仓储、包装、结算全流程管理,降低客户物流风险,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谢世康提出建议,要加快开展渝西大物流体系规划。以渝西出海基地为支撑,发展密集铁路专用线网络,强化铁公水多式联运能力,构建覆盖渝西地区的大物流服务体系。
其次,要同步开展渝西大智造基地规划。发挥渝西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优势,面向未来,选择性地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打造一批有重庆特色的大制造产业基地。他希望市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论证,将建设渝西出海基地、实施“同行计划”、构建大物流大制造协同发展体系纳入重庆“十五五”规划重点支持。
乘势而上,绘就蓝图。重庆正以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根、以多维联动的大通道为脉、以智慧化物流平台为翼,加速推动“渝车出海”从战略构想迈向全面实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