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条消息刷屏了:蔡磊的身体状况又恶化了。他的妻子在节目里透露,蔡磊现在完全说不出话,胳膊、脚、脖子都动不了,连吃饭都只能勉强咽点流食。消息一出,很多人心里咯噔一下,毕竟这位曾经的京东副总裁,和渐冻症搏斗了整整六年,早就成了无数人心里那盏不灭的灯。
没想到,深夜十一点多,蔡磊自己用眼控仪发了一段文字。他说,现在全身瘫软,压痛、口水、呛咳这些折磨天天围着他转,但自己还有眼睛和耳朵,每天照样盯着团队的大事小情——科研进度、运营安排、合作洽谈、人事财务,全凭眼控技术一件件处理。最戳心的是那句:“宁可与渐冻症战死,不会面对绝症屈辱等死。”这话扔出来,直接让熬夜刷手机的网友破防了。有人留言:“眼泪唰就下来了,这才是真正的硬汉!”
![]()
其实,蔡磊的“战斗”早就不只是个人抗争了。他搞的“渐愈互助之家”连起了上万名病友,建起国内第一个渐冻症基因样本库,最近还宣布投了5000多万资助科研项目。有网友翻出数据说:“这钱背后是上百个研究团队在拼命,蔡磊简直是用生命给后人铺路。”更让人动容的是,一些病友真的因为他的努力多活了几年。评论区里,一位家属写道:“我爸爸也是渐冻症,以前觉得没希望,现在看着蔡磊,总觉得曙光就在前头。”
更暖心的还在后头。五月份,蔡磊刚拿了“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他用眼控仪打出的感言被疯传:“超过我过去所有的荣誉。”没过几天,他过47岁生日,妻子段睿和儿子“小菜籽”陪着他吹蜡烛。视频里,孩子踮着脚点蜡烛,蔡磊眼神软得像水,网友一边抹泪一边刷屏:“小菜籽给爸爸的生日歌,大概是世界上最治愈的声音。”“看着蔡总笑,突然觉得苦难里也能开出花来。”连合作多年的医生都跑来留言:“老蔡,等你破冰成功那天,我们必须喝一杯!”
![]()
有网友算了一笔账:渐冻症药物研发烧钱像无底洞,蔡磊投的几千万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马上有人反驳:“至少他让更多人关注这个病,现在AI技术发展快,说不定真有奇迹。”还有人提起霍金:“当年谁想到他能活那么久?科技在进步,蔡磊的坚持就是火种。”
段睿在采访里的心里话更显真实,她直言“如果他走了,我会真的很孤独”,还说再多心理建设也挡不住对未知的恐惧,以后说不定他得靠胃造瘘手术才能解决吃饭问题。可谁能想到,蔡磊早劝过她离婚,说她身体好、能力强,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可段睿就认死理:“逃得开回忆吗?”
![]()
翻完几千条评论,会发现大家的态度出奇一致——没人把他当悲情英雄,反而更像在给一位老朋友打气。比如有人调侃:“蔡总用眼控仪办公的效率,比我双手打字还快,服了!”也有理性派分析:“他搭建的科研平台其实是在创造新路径,比单纯捐钱更有价值。”当然,少不了扎心评论:“如果换作是我,可能早躺平了,所以活该人家成榜样。”
说来也怪,蔡磊的故事总带着一种“反差感”:身体越垮,斗志越旺;声音没了,影响力却更响了。也许正如他自己说的,这是个“AI和生命科学即将点燃的时代”,而他就是那个举着火把冲在最前面的人。
![]()
蔡磊的故事从不是悲情戏,而是一场明知艰难却偏要打的硬仗。他用自己逐渐冻住的身体,为病友们撞开了一扇透着光的门。那些深夜里用眼控仪敲出的文字,那些直播时攒下的每一分钱,那些和科学家熬出的科研进展,都是对抗绝症最硬的底气。
蔡磊的遭遇让人无法不动容,但更震撼的是他展现的生命韧性。面对绝症,多数人或许会选择沉默退场,他却把残存的能量拧成一股绳,拽着整个群体向前。这种“战死”而非“等死”的态度,早已超越个人抗争,成了某种精神符号。我们常说“人间值得”,恰恰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在证明:即便命运给出最烂的牌,也能打出自尊与尊严。当然,光靠个人英雄主义改变不了医学困境,但蔡磊的价值在于点燃了希望——他让科研有了方向,让病友有了参照,更让社会看见罕见病群体的存在。或许未来某天,当渐冻症被攻克时,人们回望这段历史,会记住这个用眼睛说话的男人:他倒下了身体,却立起了脊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