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喜运达资讯:AI|对话科技史作家张笑宇:面对AI,我

0
分享至

“长期看,AI 是一个极具引发贫富分化的技术属性,让大部分人在 Al 面前觉得没有意义和尊严。

前言

在 AI 热潮中,亚洲图书奖得主、科技史作家张笑宇最近的新作《AI 文明史·前史》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在这本以 AI 为主角的书里,他提出了很多挑战人本位的「暴论」:

  • AI 不是人类的工具,它是新的文明;

  • AI 不仅会取代99%的人类工种,还会让人类失去意义感;

  • 不是所有的技术进步都能带来人类福祉,有些会加深贫富差距;

张笑宇拒绝把 AI 定义为「人类最强工具」,反而坚持把它视为一种「新的文明力量」,相比 AI 惊人的进化速度,过不了多久,人类就会成为被历史甩在身后的「史前动物」。


张笑宇大学学的是政治思想史,他的写作之路始于在德国读博士时,一群理工科背景的同学总爱问他,你们学政治思想史的人怎么看新技术?「回答不了,因为我们读的书都是死人写的书。」

那时,他开始对自己所学的学科产生怀疑,于是,转头开始研究科学史,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沟通鸿沟:技术发明者只关心技术进展,技术应用公司只关心销售新产品,但对普通人来说,更关心技术对生活有什么影响,「没有人从人类社会的整体运转状态来理解技术。」

之后几年,他陆续出版过三本书《技术与文明》《商贸与文明》《产业与文明》,研究方向横跨政治、哲学、社会学和历史,但始终都在回答一个问题:技术的发展到底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

《AI 文明史·前史》 在2023年年底动笔,那时 GPT 刚刚发布。张笑宇在一个内部研讨会上认识了出门问问 CEO 李志飞,两个人聊得很投缘,于是又私下单独约见,「一聊又是三个晚上,从吃完饭到半夜,主要围绕 Chat GPT 和硅谷的最新动态,聊得很累,但挺兴奋。」那次谈话,促使张笑宇决定以 AI 为主题写一本书,「毋庸置疑,它绝对是跨时代的技术变革。」

动笔写《AI 文明史·前史》的这一年多,最大的难点: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技术,很多事情尚无结论,如何保证出版后至少五年内不成为笑柄?

张晓宇的方法是尽量参考人类发展的底层逻辑,给 AI 找出对照的数学关系,「用数学去观察人类社会,可以摆脱很多无谓的变量」。

在本书中,他用「智能涌现」、「人类当量」、「算法审判」、「文明契约」四个章节大胆地描述了人与 AI 的新关系,在这个视角下,他并不关心人类要如何管控 AI,反而一再强调人类不是地球唯一的主宰者,接下来必须思考如何与 AI 这个新物种共存,更关键的是,如何通过 AI 的出现重新理解人类自身。


张笑宇

对话张笑宇

人类就是薄薄一层

没了就没了

AI 闹:你在书里有很多大胆的观点,其中最重要的论点是,人类要把 AI 视为一种新崛起的文明,而非工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张笑宇:首先理解我在书里提到的两个概念「智能涌现」和「人类当量」。

人类从猿类发展出这么复杂的文明,每一步都有「涌现」的出现,「涌现」也是我们理解历史、人类社会、人工智能的底层方法论。AI 的出现已经证明了一件事:只要把参数做得够大,算力调得够高,通过工程学的方式完全可以实现涌现。

第二个词「人类当量」,这个词是 Open AI 的前研究员利奥波德提出的,指以词元(token)为计数单位,衡量 AI 量产智能的效率。相当于将 AI 生产智力的效率与人类的智力进行数学上的关联。如果我们把人看做一个生产智能的机器的话,我们一天大概生产20万个 Token,AI 能生产100万 Token,且是博士水平,实际成本比博士还低。

「人类当量」为 AI 和人类找到了一组基本的数学关系——现在大部分人讨论 AI 有多聪明,其实完全走偏了,因为话题是讨论不完的。想得到基本结论,就要用数学评估,得以摆脱很多无谓的变量。

所以,当 AI 通过不断加大算力完成智能涌现,成本又比人类低几千甚至上万倍的「新物种」出现时,会发生什么?它必然以碾压性的优势重塑一切。

AI 闹:哲学家首先就不同意你的观点,从人本主义角度,AI 这么可能成为一个物种,还有文明?

张笑宇: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狗也有自己的哲学家,他们的哲学家采取「狗本位」的思维,经过漫长的进化,狗哲学家得出的结论,狗就应该附庸在人类身上,因为人类比我们聪明,可以给我们很多骨头,保证我们的利益最大化,至于很多复杂的问题,就让人思考好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将来99%的人被 AI 取代,但没关系,AI 给我们提供极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比如上太空或者科学研究就交给 AI 好了。

其实我书里的很多论点,哲学家是最反对的,哲学本身是语言游戏,今天的 AI 玩这个语言游戏比99%的哲学系博士生要好。我经常说,AI 的出现让哲学家死了,但哲学不会死。

AI 闹:哪个学科更接受你把 AI 作为新物种?

张笑宇:生物学家,他们看问题的尺度都是几亿年。在他们眼里,人类在整个文明史就是薄薄的一层,智人才5万年,真的什么都不是,没了就没了,或者早晚一天被替代。

生物界的普遍共识是:物种的进化是以基因为单位,基因本质是一种有信息和数字的语言,但它并不独属于人类。但为什么人类出现很短,但进化速度很快?是因为人类发现了一种比基因更好的进化方式:模因。我们的语言可以形成某些 pattern,而这些 pattern 有传播性,传染性。

比如说宗教,一些人崇拜耶和华,变成一群人,然后更多人写经典著作传播宗教。基因只能一代传一代,但模因的更新速度可比基因快得多——可以在一代人之间完成传播,这也是生物学理解的为什么人类进化如此之快。

那么用生物学看 AI,现在的语料,对大模型来说就是模因传递。完全有可能加速进化,出现新物种。

未来社会

够吃够喝就要开心

AI 闹:你在书里预测,AI 会取代人类社会99%的工作,那么距离 AI 全面接替人类工作还有多少年?

张笑宇:要用社会工程学思考这个问题。社会工程学是把社会想成一个工程,研究如何用新制度、新概念把人与人组织起来。那么在社会工程学的视角下,AI 要重塑生产关系基本以一代人为单位,上一代人被既有的利益结构控住,下一代人没有负担,才会出现新的组织。

人类社会有法律、工会,最后可能只有60%的工作被 AI 取代,30%的工作还是由人来做,未必是人更便宜,而是如果企业连最后30%的钱也省,让人类全部失业,那人类肯定要造反的。

AI 闹:那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个很乐观的情况:AI 完成绝大部分工作,人类每天花一点时间劳作,其他时间都在玩,和家人团聚,和朋友聊天?

张笑宇:当然有可能。但要看我们这一代人整体观念是否可以转变:不再以优绩主义为中心,回到原始人状态:我作为一个智人,每天的主线任务就是拿到3000大卡的热量,吃饱了就开心,剩下的一切都是支线任务,就是玩儿,这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如果还是奉行优绩,价值和尊严建立在与 AI 比优的基础上,人类完全比不过 AI,会自杀的。

AI 闹:如果未来,人类想从劳作中获得自我实现,你在书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政府要给公民发钱和发工作?

张笑宇:我其实设想了三层。

最底层是 UBI (Univers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真没工作,政府能保证你饿不死。这个人类历史上出现,古罗马在街边会发免费面包,还有埃及,拿苏伊士运河的收入补贴老百姓,埃及的老百姓一天可以有五张最低价格卖馕的额度,大概2分钱,绝对吃得饱。

再往上一层,我叫做是UBJ(Universal Basic Job,全民基本工作),人的价值感很大程度上源于「被需要」,政府需要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带有福利性质的岗位。美国有些州政府入股企业,就是为了保证当地就业,说白了,根本不指望这些人能提升效率,就是在发工作;

再往上一层就是推荐算法分配,比如律师、程序员、设计师等智力服务业,未来可能是零工经济,就跟现在的滴滴司机一样,那就接受通过算法分配工作,让推荐算法去照料4亿人—6亿人。

AI 闹:说到算法分配,你在书里提出了一个跟很多主流观点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人类要接受算法审判,不要认为被困在算法里,因为作为一种新的分配机制,算法能将社会资源精准地分配给无数细分的社群和个体,支撑起一个全新的经济生态?

张笑宇:大部分人其实没想过一个问题,算法治理比人治要好得多,人对人比算法对人更残忍,这才是人类该接受的事实。

今天中国有2亿灵活就业,很多都是推荐算法分配的工作,比如滴滴,比如美团骑手,如果他们不干这些活呢?去临时展会当保安,两天挣200块钱,还不是日结,干完回家躺平,吃个十块钱的一荤两素,努力一点儿进厂子,深圳工厂最低工资是2200元,没日没夜加班,才能赚到4000块钱。

我经常说一句话,由算法分配的工作已经是中国月收入top3%了,剩下的就是每天在工厂里打工的这群人。据我所知东北某厂,工业废水把河流污染了,一家六口全得癌症,就剩一个人好不容易拿了政府赔偿,所有亲戚没有了,回老家开了个店。这个店是干啥?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过,是个跟滑冰场一样的室内场地,找人进去抽陀螺,一个小时一块钱,就跟农村村口摆个象棋摊儿一样,就开了这么一个店,守着店每天等死。这就是最底层的状态,

这些故事进入不了精英视角了,然后看到一个外卖骑手,就觉得很诧异,怎么就被困在系统里了?他们没有自由权。

AI 闹:如果人类已经接受 AI 是一个新物种,那么我们该如何和 AI 共处,硅谷盛行的对齐主义是现阶段比较好的契约吗?

张笑宇:今天的对齐主义,本质上还是人类用自己的价值观约束工具。而我在最后一章写文明契约,是认可 AI 是独立的、更高级的主体,我们和 AI 最终的合作模式,一定等超级智能体诞生之后,和它共同讨论形成。

至于硅谷现在的对齐主义,我的疑问是:怎么对齐呢?

现在的手段是外部监管控制,但是制定监管的人完全不理解技术和公司,也无法真正辨认出哪些是好的技术要促进,哪些是坏的要管理,为了监管而监管,根本没什么用。

还有一个方法是强行降智,做个比喻,就是强行让一个人道德观必须从某些教材里来,那只读理想国,就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保证不了的。

第三种是后训练加伦理,但是如果模型足够聪明,是可以绕开后训练的。我自己就试过,有些话它不能说,那我就反复把对话讨论得足够深,它最后会认真和你讨论一些毛骨悚然的细节;

还有一种 AI 宪政主义,就是 Anthropic,他们再去训练一个小模型,比如学习联合国宪章、人权宣言,学完了之后 check 大模型,比如大模型出现了侵犯人权的言论,小模型介入,说你不能这么搞。这个我觉得也有问题,道德本质上不是一个数学公式,就算一个国家有宪法,政治家就不作恶了?

所以现阶段,对齐主义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可以落实的有效方案。

长期看

AI 会引发贫富分化

AI 闹:读完这本书,感觉你不是一个技术进步主义者?

张笑宇:其实在原始社会,人的工作状态很轻松的,狩猎采集,一天只工作四五个小时,剩下时间就闲着,睡觉或者玩儿,人类很多有意义的东西,比如仪式、崇拜都是在游戏中诞生,原始社会也有农业,但他们叫园艺农业,家里有个院子,种着玩。

我经常举土耳其恰塔霍裕克的例子,8000到1万年前,这个地方已经发展出了城市,巅峰时达到8000人,经济来源是狩猎、采集和农业,社会完全没有阶级,也没有街道,门是从房顶开的,吃得很好,可以吃牛骨髓汤,喝豌豆粥。然后吃饱了坐在一起玩游戏、搞艺术,在屋里画壁画。用今天现代人的眼光看,这就是理想生活,根本不是说你挣了多少钱,或者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才能达到理想社会。


之后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足足花了3000年?为什么,人类学家有一个很直观的解释,因为原始人知道农业不好玩,太苦了,每天要低着头、弯着腰,搬石头,给种子浇水。

AI 闹:人们往往以为,进入农业社会是社会的进步,其实出现了阶级。

张笑宇: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说得好,一旦有了农业,必然有阶级,因为有储蓄了。

谷物农业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可以储藏,就可以交税。统治者把谷物做成面包发给士兵,再收买士兵镇压农民,继续交税,统治模式就转起来了;第二个特点是可以统计,出现知识分子告诉农民,你欠了国王10万斤粮食,农民也不知道10万斤是什么概念,忽然变成了杨白劳。

再加上所有史料都是知识分子留下的,历史说国王多伟大,建了金字塔,但后人看不到进入农耕社会的普通人,他们的身高,生活条件比原始时代差得多。

文字作为一种特权,完全把平民视角掩盖了。

AI 闹:从19世纪盛行的技术进步主义的另一面,是加速了贫富分化,那么 AI 到底是人类的福祉还是加剧分化?

张笑宇:本质上,造成贫富分化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属性。换一个技术,有可能减轻阶级分化,比如专利技术。再比如工业革命相对人类历史来说,贫富分化是最不显著的年代,也是改善普通人处境最快的年代。

所谓技术进步带来的福祉是指大众能直接感知到的,比如生活水平提高,心理状态变好。短期看,现在拥抱 AI 的人会有一些机会,但长期看,AI 是一个极具引发贫富分化的技术属性,然后最可怕的是打击人的意义感和存在感,让大部分人在 AI 面前觉得没有意义和尊严。

AI 闹:推荐三本帮助普通人快速了解 AI 的书?

张笑宇:第一本是《人工智能简史》,清楚讲述了人工智能是怎么发展的;第二本《这就是 ChatGPT》,作者是个物理学家,原理讲得很有趣;第三本《生命3.0》,作者序言就写到一个超级智能诞生后,接管了人类,然后秘密组织政党,在一个国家竞选成功,开始大规模的社会改革,他还讨论了超级智能来临之后,人类社会可能采取的十几种政体,虽然在政治学家看来,政体的罗列有些问题,但我非常认可作者的思考路径,这本书真的很刺激我的想象力。


文章来源:https://www.goluckyvip.com/news/738588.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入睡时间缩短10倍!北大研究揭示:3亿人失眠或是肠道里缺了它

入睡时间缩短10倍!北大研究揭示:3亿人失眠或是肠道里缺了它

思思夜话
2025-10-31 11:52:53
民主党的遮羞布这下被撕碎了,拜登前发言人访谈翻车,不知所云

民主党的遮羞布这下被撕碎了,拜登前发言人访谈翻车,不知所云

锐器
2025-11-01 23:24:03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袁医生课堂
2025-10-31 18:50:24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官宣,王少杰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北京,名单公布,杜锋祝福

乐聊球
2025-11-01 10:06:24
印度开始围猎江浙沪独生女?有机构研究如何0成本拿下她们背后家产

印度开始围猎江浙沪独生女?有机构研究如何0成本拿下她们背后家产

趣笔谈
2025-09-29 16:51:57
巴基斯坦“罕见公开”!

巴基斯坦“罕见公开”!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01 09:12:16
南京35岁女子在家啃老13年,父母退休后直接离家,4个月后女儿傻眼

南京35岁女子在家啃老13年,父母退休后直接离家,4个月后女儿傻眼

如烟若梦
2025-10-30 16:16:31
最可能对俄开战的10国,大鹅的世仇占一半,前三名和大鹅必有一战

最可能对俄开战的10国,大鹅的世仇占一半,前三名和大鹅必有一战

黑洞观星
2025-11-01 16:10:09
中央公开通报当天,中国信息协会表态:严肃问责相关负责人

中央公开通报当天,中国信息协会表态:严肃问责相关负责人

新京报
2025-11-01 17:00:07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涵豆说娱
2025-11-01 15:34:09
被步行者逆转,谁注意科尔库里在干嘛?末节迷之操作主导球队崩盘

被步行者逆转,谁注意科尔库里在干嘛?末节迷之操作主导球队崩盘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2 10:35:10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下周,A股即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三个板块即将大涨

下周,A股即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三个板块即将大涨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5-11-02 08:36:45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时尚的弄潮
2025-10-27 00:25:38
被遗忘的战役:20万德军血战190万苏军,杀伤110万,却打出了阴影

被遗忘的战役:20万德军血战190万苏军,杀伤110万,却打出了阴影

老闫侃史
2025-10-31 18:25:03
苹果 Pro 新品来了,真的很强

苹果 Pro 新品来了,真的很强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37:01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健身迷
2025-09-20 09:22:20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念洲
2025-11-01 12:37:45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老闫侃史
2025-08-10 18:05:03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南方省份一小区的三网宽带光箱,打开后惊呆了…

通信老柳
2025-10-31 07:58:00
2025-11-02 11:24:49
大滴帅逼
大滴帅逼
大大滴滴帅帅逼逼
9867文章数 11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旅游
健康
时尚
房产
亲子

旅游要闻

柏林:博物馆里的科学“校园”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松弛感穿搭太适合秋冬了,减龄又好看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亲子要闻

妈妈催你不是没耐心,而是她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