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眼前发生的事似曾相识,为什么会这样?

0
分享至

“这场景我好像经历过!” 生活中,我们常会突然冒出这样的念头:可能是和朋友聊天的某句话,可能是走进一间陌生房间的瞬间,甚至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都让我们产生 “似曾相识”(心理学上称为 “既视感”)的错觉。



这种模糊又强烈的熟悉感,仿佛将我们拉入 “时空重叠” 的幻境,可它并非超自然现象,而是大脑认知系统偶尔 “出错” 留下的痕迹。

要解开 “似曾相识” 的谜题,首先要从大脑的 “记忆处理机制” 说起。我们的记忆并非简单的 “录像存档”,而是由不同脑区协同运作的复杂过程:大脑的海马体负责记忆的编码与存储,颞叶负责整合感官信息与记忆,前额叶皮层则负责判断记忆的 “新旧”。正常情况下,当我们经历新事件时,感官会将信息传递给颞叶,颞叶再与海马体中存储的旧记忆对比,确认 “这是第一次发生”,我们便会产生 “新鲜感”;可当这个 “对比流程” 出现微小偏差时,“似曾相识” 的错觉就会产生。



最常见的原因是 “记忆编码延迟”。

比如你走进一家新咖啡馆,眼睛先捕捉到环境细节(桌椅摆放、灯光颜色),这些视觉信息本应瞬间传递给颞叶与旧记忆对比;但如果因注意力分散(如低头看手机),视觉信息传递出现短暂延迟,大脑会先 “接收” 到事件的后续信息(如服务员的声音),随后才补上视觉信息。

此时,大脑会误将 “刚收到的视觉信息” 当成 “早已存储的旧记忆”,与当前事件对比时,便会产生 “这个场景之前经历过” 的熟悉感。这种延迟往往只有几十毫秒,我们察觉不到信息传递的偏差,只留下 “似曾相识” 的模糊感受。



另一种可能是 “记忆碎片的误匹配”。

我们的大脑中存储着无数碎片化记忆,有些甚至是未被意识察觉的 “隐性记忆”—— 比如路边广告牌的颜色、电视里一闪而过的画面、梦中模糊的场景。当眼前的新事件包含与这些隐性记忆相似的元素(如相似的光线角度、相似的声音频率),大脑会不自觉地将新事件与旧记忆碎片 “拼接”,错误地判定 “这个组合场景曾经出现过”。比如你在陌生城市看到一条街道,路边的梧桐树叶与童年老家的树木相似,街角的便利店招牌颜色与你曾见过的某家店一致,这些碎片的叠加,就可能触发 “似曾相识” 的错觉。

从生理角度看,“大脑疲劳” 或 “神经活动异常” 也可能诱发似曾相识。



当我们长时间熬夜、压力过大时,大脑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平衡会被打破,负责记忆处理的脑区(如海马体、颞叶)可能出现短暂的功能紊乱。比如神经元传递信号时出现 “异常放电”,导致记忆编码与检索不同步,或是对 “新旧记忆” 的判断阈值降低,更容易将新信息误判为旧记忆。



此外,有研究发现,颞叶癫痫患者在发病前,常频繁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正是因为癫痫发作前颞叶神经元异常活动,干扰了正常的记忆处理流程。不过对健康人而言,这种生理异常只是偶尔发生,不会对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还有一种有趣的解释与 “预测性认知” 有关。人类的大脑天生具备 “预测未来” 的倾向 —— 通过分析过往经验,提前预判事件的发展方向。比如看到乌云会预测 “即将下雨”,听到闹钟响会预测 “该起床了”。当大脑的预测与实际发生的事件高度吻合时(比如你预测朋友会说某句话,结果对方真的说了),大脑会产生一种 “我早就知道会这样” 的熟悉感,这种感觉有时会被混淆为 “这个场景曾经经历过”,进而转化为似曾相识的错觉。

值得注意的是,似曾相识并非 “少数人的特殊体验”—— 研究显示,约 70% 的人曾经历过这种错觉,其中青少年和年轻人的发生率更高(约 80%),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年轻人的大脑神经活动更活跃,记忆存储与检索的频率更高,出现 “信息处理偏差” 的概率也更大;而老年人的大脑记忆系统相对稳定,隐性记忆碎片减少,似曾相识的体验自然随之减少。

尽管似曾相识的具体成因仍有争议,但科学界普遍认为,它是大脑认知系统 “高效运作中的小插曲”,并非超自然现象,也不是大脑疾病的信号。这种错觉的存在,反而从侧面证明了大脑记忆处理的复杂性 —— 我们的大脑在快速整合海量信息、判断事件属性时,偶尔会出现微小偏差,却也让我们体验到了这种奇妙的 “认知小意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北一地县委书记、县长均有调整!

河北一地县委书记、县长均有调整!

新牛城
2025-11-09 10:31:55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内娱欠她一个爆红!神颜实力派为何无人识?

内娱欠她一个爆红!神颜实力派为何无人识?

乡野小珥
2025-11-09 14:45:34
悲剧!宝马车女司机被侧翻的渣土车砸死,家里有孩子在等她

悲剧!宝马车女司机被侧翻的渣土车砸死,家里有孩子在等她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9:09:17
近3场不胜0进球,旧将:那不勒斯踢成那样是想赶走孔蒂

近3场不胜0进球,旧将:那不勒斯踢成那样是想赶走孔蒂

懂球帝
2025-11-10 01:49:07
福建男子全身查出20多处肿瘤!医生惋惜:他年年体检,却漏了这项几十元的检查……

福建男子全身查出20多处肿瘤!医生惋惜:他年年体检,却漏了这项几十元的检查……

福建卫生报
2025-11-09 12:14:42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酒店“开房”大数据曝光:已婚女性,都在偷偷开房……

热心市民小黄
2025-11-05 12:17:17
淡水虹鳟,彻底毁掉了“三文鱼”这一优质食品

淡水虹鳟,彻底毁掉了“三文鱼”这一优质食品

北欧模式
2025-10-16 22:38:47
田亮儿子14岁近照惊呆网友!身高猛窜颜值逆天,森碟弟弟变霸总,基因强大到全家“撞脸”

田亮儿子14岁近照惊呆网友!身高猛窜颜值逆天,森碟弟弟变霸总,基因强大到全家“撞脸”

今古深日报
2025-11-09 11:14:01
河南队主帅拉莫斯:俱乐部想续约,我说咱的踢法能进中超前三

河南队主帅拉莫斯:俱乐部想续约,我说咱的踢法能进中超前三

潘鍵旅行浪子
2025-11-09 20:32:38
我花12800请月嫂,她每天玩手机给我吃剩菜,辞退她时才知道,她竟是婆婆花3000请来的远房亲戚

我花12800请月嫂,她每天玩手机给我吃剩菜,辞退她时才知道,她竟是婆婆花3000请来的远房亲戚

上海约饭局
2025-11-08 12:05:46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渔樵文史
2025-11-07 21:45:03
皇马球迷不满,0-0平局非主因,另有两大因素引发争议

皇马球迷不满,0-0平局非主因,另有两大因素引发争议

老牛体育解说
2025-11-10 02:15:05
旅美中国球员陷入低潮期,杨瀚森、林葳、王少杰、淡厚然持续低迷

旅美中国球员陷入低潮期,杨瀚森、林葳、王少杰、淡厚然持续低迷

富贵体坛说
2025-11-09 16:44:11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纸鸢奇谭
2024-08-17 14:22:37
最近百年来,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什么?美国注定因此衰落

最近百年来,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什么?美国注定因此衰落

小哥很OK
2025-02-05 11:10:11
李兰娟院士忠告: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李兰娟院士忠告: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09 14:51:50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7 18:12:59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极目新闻
2025-11-08 21:37:23
全红婵辉煌不再!全运会得第五后,世界泳联对其评价让粉丝破防

全红婵辉煌不再!全运会得第五后,世界泳联对其评价让粉丝破防

阿紵美食
2025-11-09 14:41:43
2025-11-10 04:48:49
宇宙时空 incentive-icons
宇宙时空
热衷于宇宙和时空探索
11744文章数 956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 35天暴瘦28斤

头条要闻

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 35天暴瘦28斤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本地
数码
旅游

教育要闻

收藏!2026艺术类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求

《暗黑四》又在藏什么?官方暗示TGA有新内容!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内存、硬盘价格暴涨到扛不住!铭凡官宣旗下迷你主机涨价

旅游要闻

上海博物馆东馆:古今撞个满怀,逛一次就难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