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老红军,虽然不是闽西人,可他临终前却要求将自己的骨灰安放在闽西,与闽西子弟共同长眠,他就是韩伟将军。
![]()
在湘江战役中,他浴血奋战,却在回到延安之后不敢面对毛主席,一直到半年之后才得以相见,这是怎么回事呢?
![]()
1906年,湖北黄陂一个贫苦农家的土屋子里,一个婴儿呱呱落地。父亲给他取名韩勋琴,希望他能有个好前程。可那时候日子实在不好过,15岁那年他就进了安源煤矿当学徒。
煤矿里的日子不好过,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矿井下干活,直到天黑才出来。他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修铁锤、焊风箱、清理矿井。手上磨出厚厚的老茧,脸上沾满煤灰。就算是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学习,常常在煤油灯下,一边干活一边读书,读鲁迅、读《新青年》,读到了“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几个字。
“穷苦人,就要一辈子受苦受难?”韩勋琴在心里问自己。他想,改变穷人的命运,不是靠什么“努力”去做不切实际的发财梦,而是要穷人们团结起来,敢于斗争。
1922年秋,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一名身穿长衫的青年来到安源煤矿。他就是毛主席。毛主席亲眼目睹了煤矿工人过着非人的生活,与工人们亲切交谈。“你们的生活真苦啊。”毛主席同情地说。
![]()
工人们哀叹:“没法子,只怪我们自己命苦啊。”毛主席摇摇头:“不对,我们受苦不是命里注定的……”在一群围坐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人中,就有韩勋琴那张稚嫩的脸庞。
在毛主席等共产党员的宣传下,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掀起大罢工,韩勋琴参加了这次大罢工,毅然投身革命。“打倒军阀!打倒资本家!”韩勋琴站在人群里,喊出声来。那天,他第一次感到自己不再是矿井里的小虫子,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2年后,韩勋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来转为中共党员,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改名叫做韩伟。1927年,他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成了红军中的一名排长。在井冈山,韩伟成了毛主席的警卫排长。
那时,他常常看到毛主席在油灯下写文章,有时还会和他讨论革命道理。在一次谈话中,毛主席问韩伟:“你为什么当兵?”韩伟答:“为了穷苦人能过上好日子。”毛主席点点头:“好,有志气。”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韩伟所在的红34师被任命为中央红军的后卫,负责断后任务。11月,红军抵达湘江边,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韩伟带着100团,死守在阵地上,整整阻击了敌人几天几夜。
![]()
“师长,中央纵队已经过江了,我们该突围了。”韩伟对师长陈树湘说。“好,你带着100团掩护,师部率其余人突围。”陈树湘说。
韩伟带着300人,一边打一边撤,可敌军如潮水般涌来,他们被团团包围。最后,几百名战士只剩下几个人。面对黑压压的敌人,他们弹尽粮绝却丝毫没有畏惧,韩伟的警卫员首先抡起手中的枪砸向石头,他们就算牺牲在这里也不愿给敌人留一个俘虏、一条枪。
最后,韩伟大喊一声:“战友们!跳崖!”随后率先跳下悬崖,另外几位战士也都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幸运的是,韩伟和两名战士没有死。他们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躺在山洞里,身上满是伤痕。随后,他们一起掩埋了牺牲的战友的遗体,拖着受了重伤的身体追赶部队,途中不幸再次遭遇敌人,一位战友为了掩护韩伟牺牲。
在山林里,韩伟靠野果、露水活命。后来,他辗转来到武昌弟弟家,准备找组织。谁知道竟然被叛徒出卖,随后就被国民党逮捕,关进了监狱。
在狱中,敌人用尽各种手段逼供。“你是红军干部吧?”敌人问。韩伟摇摇头,说:“我是工人,姓韩,名保山。”敌人用刑,打掉了他几颗牙,灌辣椒水,但他始终不透露自己的身份,坚持说:“我是工人,不是什么干部。”。
![]()
3年后,国共合作,韩伟才被释放。得知这个消息的毛主席很高兴,他一直都在等韩伟来和自己见面。可韩伟回到延安以后,却始终都不敢见毛主席。
就这样,毛主席一等就是半年多,他知道,如果对方不想见面,就算自己过去他也会想办法逃避。直到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大作完报告之后,找人通知了正在抗大学习的韩伟。
当韩伟来到毛主席的窑洞时,毛主席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都没问,只是说:“你回来了就好。”随后,他又问:“你都回来延安半年了,为什么一直都不来看我?”韩伟低着头说:“我怕……我怕主席太忙。”
谁知道毛主席却一指自己的头,半开玩笑地说:“怕是这儿有问题呦!”“你的事我都清楚。”毛主席说,“那都已经是历史了,要丢掉旧包袱嘛。”韩伟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
之后,毛主席又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助吗?”韩伟这次没有丝毫遮掩,直接说:“我要上前线,打鬼子!”见他重新燃气斗志,毛主席这才又笑了起来。
![]()
后来韩伟果真上了战场,他带领部队在冀中平原与日军作战,打得敌人闻风丧胆。“神团”的称号不胫而走,日军甚至用黑旗标记他们所在区域,称他们为“鬼影红军”。
抗战胜利后,韩伟继续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他参加了张家口保卫战,指挥4个团死守怀来两昼夜,顶住了国民党4个师的猛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天安门广场上,韩伟被毛主席、朱德点名,负责陆军阅兵训练。当聂荣臻告诉韩伟这个消息时,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当年在瑞金,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的阅兵,也是我负责训练的。”韩伟对儿子说,“现在,我又回来了。”
他废寝忘食地训练,一遍遍地模拟、演练。1949年10月1日,当解放军方队整齐划一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时,韩伟站在城楼上,热泪盈眶。
![]()
1955年,韩伟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三枚一级勋章。但他从不佩戴勋章,也不挂墙。他对儿子说:“这不是给我韩伟的,是给34师6千条命的。”
晚年,韩伟常常梦到湘江战役,梦到曾经的战友们。他告诉家人:“我能活到今天,是他们把命让给了我。”1992年,韩伟病重,他留下遗言:“我这个将军,是他们用命换的,我不能和他们生在一起,死了也要埋他们身边。”
1992年4月8日,韩伟将军去世。遵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被安放在闽西革命烈士陵园。
![]()
2009年,湘江战役75周年,韩伟的儿子韩京京在湘江河畔立了一块“无字碑”。碑上刻着一句话:“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