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工地狗,干工地快十年了。
![]()
上周日,阳光正好,我正牵着孩子的小手,陪老婆在公园里慢悠悠地散步。树影斑驳,笑声轻浅,难得的周末,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柔软了些。
手机突然响了,是项目经理。接起来没说两句,我就明白了:总部大领导周一要来检查,工地得连夜准备。我冲老婆苦笑了一下,什么也没多解释,转身叫了辆车,直奔项目部。
那一刻,心里像被什么压了一下。原来我们工程人的双休,从来就不是真正的休息,而是一种“随时待命”的假象。工地不停,你就别想真正松口气。
一个月能轮上四天假,已经得烧高香了。可讽刺的是,这两年行业风向好像变了——工期慢了,活儿少了,加班反倒不那么频繁,休息的时间反而多了起来。
前阵子,连某家向来以“狼性”著称的央企都发了通知,说要推行“双休制”。以前周末不打卡就扣钱,现在却明文写着:“工作完成即可自由支配。”听上去多体面,多人性化。
可我们这些在一线摸爬滚打的老工程人,心里却咯噔一下:这真的是进步吗?还是……活儿快干完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该轮到我们“被优化”了?
你看职能部门的同事,周五下午提交个流程,心安理得地等到周一才批,不紧不慢,生活节奏稳得很。可我们不一样。
工地是24小时连轴转的战场,值班是常态,哪怕人不在现场,心也得悬着。所谓的“周末值班”,很多时候其实也没什么事。只要没人打电话,就能偷个懒——早上赖会儿床,晚上提前溜回宿舍,喝口小酒,刷会儿手机,图个清静。可这清静,从来都像玻璃,一碰就碎。
就像这次迎检,一个电话,假期立马泡汤。老婆在电话那头气得直骂:“嫁给你还不如嫁条狗!”我握着手机,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她说得没错,我们这群“工地狗”,白天戴着安全帽四处奔忙,伺候甲方、应付检查,晚上回家还得强打精神,哄老婆开心,提供情绪价值。里外都得撑着,哪一头都不能塌。
最扎心的,还是钱。忙的时候累得像牲口,现在闲下来了,工资条却越来越薄。腰椎间盘突出成了标配,体检报告年年亮红灯,家里人抱怨多了,我也只能沉默。可这些,不就是我们这行的“职业病”吗?没人替你说苦,也没人真正在意你累不累。
我们自嘲是“安全帽猛男”——白天在工地上插科打诨,装作一切无所谓;夜里回到宿舍,关上灯,孤独感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整个人像条被世界遗忘的野狗。
心理脆弱的,早几年就转行了。可我们为什么还留着?还不是为了那一口饭,为了孩子能上学,为了房贷不至于断供。
整个地产圈,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忙的时候往死里干,恨不得把一天掰成48小时;闲的时候又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名字出现在“优化名单”上。2024年新开工项目同比下降15%,活儿越来越少,企业开始搞“人才沉淀池”。名字好听,说是待岗培训,说白了,就是变相裁员。
现在突然给你双休,给你弹性,反而让人更慌。没活干时给“休息”,本质上是在逼你主动降薪,甚至逼你主动走人。忙时榨干你的体力,闲时耗尽你的耐心和信心。到最后,身体垮了,心也凉了。
无论行业冷热,苦的永远是底层打工人。我们扛着钢筋水泥,也扛着生活的重担,却始终没有议价的底气。
我只盼着,有一天,当周末的电话再次响起,我能平静地说一句:“我现在有事,晚点处理。”然后,继续陪孩子放风筝,继续牵着老婆的手,慢慢走完公园的那条小路。不会被问责,不会被扣钱,更不必担心哪天突然丢了饭碗。
工程狗的日子不容易,可生活还得继续。再难,也得扛下去——因为身后,没有退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