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自由的海豹
近日,“力工思维”这个词很火。所谓 “力工”,是对苦力劳动者的统称。他们包括不限于:搬砖垒墙的建筑工、铺瓷砖的泥瓦工、下井的矿工、物流站扛大包的装卸工……
而根据网友的总结, “力工思维”是指力工普遍具有的思维模式,即“省吃俭用,把结婚和生子作为人生终极目的,没事喝点散白,张嘴就是国际大事”。
![]()
“力工思维”这种描述看似愚昧好笑,但在笔者看来,这实则是当前环境下,底层劳动者的无奈选择。
“省吃俭用”,是底层劳动者少有的保障与财富积累手段。力工几乎没有退休金,也缺乏各类社会保险,若不攒点钱,丧失劳动能力后如何保障基本生活?这一点,只要不是外宾,稍微想想不难理解。
有些网友动辄建议 “学英语出国”,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中产精英出国都要扒层皮,何况底层劳动者?事实上,底层大多根本没有出国的可能:熟练掌握英语的成本、中介费用、到当地租房找工作的开销,加起来没有100万根本无从谈起。力工的父辈几乎没有财富积累,“出国打工” 对他们而言本就是不存在的选项。正如陈丹青所说:“大多数来自农村失去土地,没有教育背景,没有爹妈支持的人,他们的选择其实真的很少”。
至于力工“花高价彩礼结婚”“喝散装白酒”“谈论国际大事”的刻板印象,这些更无关愚昧,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若能不花彩礼、喝高档酒、拥有更高程度的参与,你以为力工们不会选吗?事实上,前两者都是分配问题,而精英在酒桌上也谈论政治和国际大事,他们如此热衷于过嘴瘾的动机与力工并无不同。
奉劝某些居高临下,带着戏谑嘲讽“力工思维”的人。你们在否定他人的选择和努力时,是否忘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生存是所有生物的本能,生殖是人的天赋权利。因此,力工靠自己的汗水谋生,想在辛苦之余组建家庭、养育子女,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愿望,也并无可笑之处。
大多数指责力工 “穷还生孩子” 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都忽略了另一个群体。那些脱离群众,一边过着奢靡生活,一边多生育子女继承资源的人。他们为什么不被群起而攻之,被指责为“吸血鬼思维”呢?无视大象,只盯着力工的生活选择指手画脚,这不仅是缺乏同理心的 “蠢”,更是刻意掩盖矛盾的 “坏”。比歌颂苦难还下作的,恐怕就是嘲讽苦难了。
![]()
总之,我们真正该反思的,从来不是力工的 “思维”,而是为何这群创造了实际价值的劳动者,始终处于收入相对较低、保障相对薄弱的境地。是为何社会资源总是向少数垄断群体倾斜,却难以惠及辛苦劳作的普通人。一言以蔽之, 力工思维问题的关键,不在 “要不要娶妻生孩子”,而在“回报与付出的对不对等”。
人类的智慧在简单的趋利避害问题上相差不大。如果有更好的工作,那么没人会用血汗换取微薄的收入。如果有更体面的生活方式,那么没有人会不喜欢诗和远方。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力工,问题从来不出在力工身上。
以后大部分内容都在知识星球更新,星球内容包括对历史和时事的解读,并分享私家人文资源,回答粉丝问题。目前星球内有修明、青年普林尼、李竞恒教授、黄博教授、蒙元史专家班布尔汗、竹溪哥等一众大咖,欢迎大家加入知识星球交流互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