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如此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苏联晚期与后苏联时代话语场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俄罗斯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东正教女性主义与生态伦理思想的开拓者塔季扬娜·米哈伊洛夫娜·戈里切娃(Татьяна Михайловна Горичева)于当地时间2025年9月23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逝世,终年78岁。她的一生贯穿了苏联地下文化、被迫流亡与后苏联思想重建,其融合存在主义、东正教神学、女性主义与生态批判的独特思想,在俄语世界留下了深刻而复杂的遗产。
![]()
戈里切娃于1947年8月12日出生在苏联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她在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哲学系接受系统性的哲学教育,为其后的思想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青年时期,她在官方意识形态之外,深入研读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尤其是海德格尔哲学和波伏娃的著作,并积极接触列宁格勒蓬勃的地下文学与思想圈。
这场智识上的探险在其20多岁时导向一次深刻的宗教觉醒,并最终皈依东正教。据其本人与同时代人的回忆,这次皈依不仅是个人精神生活的转折点,更成为她此后所有思想与公共实践的根本出发点。
![]()
20世纪70年代,戈里切娃活跃于列宁格勒的地下思想网络,成为非官方文化(samizdat,自出版)运动的关键人物。她参与编辑了以哲学与文学深度著称的地下刊物《37》,并更具开创性地,与其他女性知识分子共同创办了首份女性主义自出版年鉴《妇女与俄罗斯》(«Женщина и Россия»)。她们首次将苏联女性的真实生存境况、身体经验与精神追求同宗教体验联系起来,置于公共论辩的中心。这一行动不仅揭示了官方“男女平等”话语背后的异化与压抑,也因其触及意识形态禁区而遭到当局的严厉打压。
1979至1980年间,因参与独立出版与宗教活动,戈里切娃在莫斯科奥运会期间的一系列驱逐行动中,于1980年被迫离开苏联。流亡期间,她先后在德国与法国从事学术与写作,曾在法兰克福的天主教哲学机构与巴黎声名卓著的圣谢尔吉东正教神学院(Institut Saint-Serge)进修与研读。在此期间,她以俄文、德文和英文广泛写作,其代表性的英文著作《谈论上帝是危险的》(Talking About God Is Dangerous,亦有德文版)以日记形式,深刻记录了她在东西方双重语境下的精神探索与思想反思。1988年,她获准返回苏联,并在此后持续进行讲学与写作。
![]()
戈里切娃的思想体系由几条紧密交织的主轴构成。她从存在主义对虚无、焦虑与个体困境的分析出发,最终在东正教信仰中找到了回应现代性断裂的救赎答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信仰体验为核心的存在主义视角。她同时尖锐批判苏联官方女性主义的形式化,又有别于西方世俗女权主义,致力于从东正教传统,特别是圣母玛利亚意象中,挖掘一种基于“受容性”、“慈悲”与“孕育性”的女性伦理,试图以此重塑女性价值,并视之为对抗极权物化逻辑的精神资源。在其思想后期,她又将批判延伸至生态领域,提出“正教生态学”,把生态危机视为精神危机的后果,并将东正教关于救赎与怜悯的伦理扩展到整个自然世界与动物生命,在俄语语境中开创了早期的生态神学与动物伦理论述。
学术界对戈里切娃的评价强调其历史语境与思想原创性。她在一个压制宗教与独立思想的社会中,利用东正教话语开辟了女性主义与生态批判的新空间,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抵抗实践。同时,学者们也指出,她将女性特质神圣化的论述带有本质主义色彩,与当代性别研究的社会建构论形成张力;而她基于神学的解决方案在应对复杂社会结构问题时的有效性,也引发持续讨论。
塔季扬娜·戈里切娃是一位无法被简单标签化的思想者。她的生平与著作,为理解宗教话语如何在极权与现代性双重压力下介入社会想象、重塑主体性提供了一个极其珍贵的历史个案。对她的深入研究,必将持续推动关于信仰、解放与人类未来的深刻对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