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航母福建舰,这套电磁弹射器究竟牛在哪里?
![]()
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上的电磁弹射器,而中国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器,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科技路径,这里强调的“不同”并不是简单的微调,而是彻底革新的设计逻辑,从力学原理到材料选择,从软件控制到设备加工,全过程均靠中国工程师独立完成。
电磁弹射器到底有什么好处?与旧式的蒸汽弹射器相比,电磁弹射不仅推力更大,效率更高,还具有非常精准的力量调节能力,这一技术让舰载机无论是“重量级选手”还是“轻量级新星”,都能轻松起飞。
![]()
比如30吨重的歼-15T和仅百公斤级的无人机,在以前,这两种极端重量的飞机用同一套设备起飞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在福建舰的甲板上,它们飞得一样平稳,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技术领先,而是跨越式的变革。
中国在电磁弹射技术上的突破,直接把舰载机起降效率推向新的高度,无论是短时间内出动更多战机,还是让战机满油满弹执行作战任务,电磁弹射器都让福建舰有了傲视群雄的资本,而这些,已经在最近的舰载机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中得到了实战验证。
![]()
更令人振奋的是,新设备的到位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突破,而是对整体舰载力量的强化,就在近期,歼-15T、隐身战机歼-35,以及舰载预警机空警-600,已经成功完成了在福建舰上的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着舰回收。
在这一过程中,巨大的弹射推动力使得歼-15T的满载起跑成为可能,这意味着这架“中国重型舰载机”不仅能够携带更多武器,同时还能执行更加复杂的作战任务,而有了歼-35这位“隐身选手”的加入,福建舰迅速补齐了隐身突防的短板。
![]()
“大哥”歼-15T负责火力输出,而“小弟”歼-35则在隐蔽突袭方面发挥长项,两者高效协同,让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直接翻倍,空警-600在此次训练中也首次亮相,这架舰载预警机的加入,直接让福建舰拥有了“千里眼”,使整个航母编队真正具备立体化、多层次侦察和作战的能力。
而能够一次性让三种舰载机成功实现弹射起飞和着舰,这不仅展示了福建舰的技术实力,更体现了中国航母体系化作战能力的显著提升,电磁弹射技术的核心优势不仅仅体现在“能不能”上,还有“能多快、能多准”,每次弹射,力道拿捏都要精确到毫秒之间。
![]()
从福建舰的训练情况看,电磁弹射器可以根据舰载机体型和重量的不同,灵活调节弹射力道,无论是一架悬挂了多枚导弹、处于重载状态的歼-15T,还是灵活轻便的无人机,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都能做到“一击即飞”。
这对作战节奏和效率的意义不言而喻,想象一下,如果航母编队在紧急状态下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出动大批舰载机,电磁弹射器的优势会显得尤为显著,传统蒸汽弹射器对舰载机来说有一定的负载限制,高强度的重力加速度可能会对飞机产生过多的冲击。
![]()
但电磁弹射通过更缓和的加速曲线,不仅延长了战机的使用寿命,还大幅降低了飞行事故的风险,简单来说,这种“精准又温柔”的弹射方式,让每一架舰载机都能以最佳状态执行任务,福建舰和电磁弹射技术的结合,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让中国航母的作战能力发生了质变。
歼-35作为隐身战机,凭借弹射技术的支持,能够更好地搭载远程隐形巡航导弹,并在低空突防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歼-15T重载航程长、弹药多,可以通过饱和打击对目标形成极大压制,它们的协同作战能力,足以让任何对手感到压力。
![]()
而空警-600的预警指挥功能,更成为了福建舰整场战斗表演中的“导演”,它对敌方目标的实时侦察和导航指引,让舰载机的每一次出击都更具效率,同时能更好保护航母编队自身的安全。
从福建舰甲板上整装待发的每一架战机,到天空中高速巡航的隐身机群,再到雷达屏幕上那一个个被锁定的敌方目标,这背后,电磁弹射器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
可以说,福建舰的亮相,让中国的航母作战能力从“能用”到“极致”,实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跃升,而这仅仅是开始,随着更多技术的融合,中国航母走向深蓝的步伐还会更加坚定。
参考资料
福建舰电磁弹射,到底牛在哪儿?来源:央视网 | 2025年09月25日 01:4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