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
![]()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乌鲁木齐晚报与齐鲁晚报共同发起“今日新疆,如Ta所愿”联动采访。几十年来,山东一批批教育系统援疆干部,怀着对边疆的深厚情谊与使命担当,奔赴当地开展教育援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果。日照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市委高校工委原书记、市教育局原局长张传若就是其中一员。
“我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在新疆的那段时光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段,我感觉很荣光。”近日,在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时,张传若感慨道。二十多年前,他作为山东首批援疆干部在喀什地区第二中学担任校长,让这所学校旧貌换了新颜。至今,他依然心系新疆教育的发展,也见证了这片热土的蓬勃发展。
![]()
张传若向记者讲述老照片的故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 摄
入校第一年
他自发旁听上百节课
在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时,张传若带来不少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格外引人注目。照片将时光拉回到1998年,当时,张传若正与学校的维吾尔族学生们座谈,向他们描绘外面的世界、内地的发展。画面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我们的交流中,同学们对外面的世界都很向往,很想考上好大学出去看看。你看,这个男生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是喀什二中那些年来第一位考上清华的学生。”张传若指着照片上一位身着黑白格子的男生说。
1997年2月,时任日照一中副校长的张传若,作为山东省首批援疆干部,来到了位于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山下的喀什二中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这所中学始建于1956年,当时处在滑坡状态,出现学生流失的现状。
援疆前,张传若就曾荣获“日照市教学能手”“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来到新的岗位,他凭着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和援疆的满腔热情,很快就一头扎进工作中。
第一年,张传若自发旁听了100多节课,包括各个年级、各个科目。每听一节课,他都认真研究,与执教教师磋商,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有效地帮助教师们改进了课堂教学,使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
张传若和维吾尔族学生座谈交流。
大刀阔斧改革
让老校重新振兴
一年下来,张传若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平,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信任和敬佩。后来,老校长退休,他被破例提拔为喀什二中的党委书记、校长,由此担起了振兴喀什二中的历史重任。
在校长任上,张传若大刀阔斧地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工作。他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方向,勾画了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凝聚了全校教职工的共识;他优化学校管理,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引入竞争机制,能者上、庸者下,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考试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他广泛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培训,迅速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
与此同时,学校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1998年,学校的高考升学率达到了79%,有40多人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到1999年高考升学率则高达92%,考入重点大学的人数有52个之多,其中一名考生考入清华大学,实现了喀什二中十二年北大清华学子零的突破。这所老校再次成为家长和学生眼中入学的首选,许多学生从乌鲁木齐、从内地转回了喀什二中,初、高中招生十分火爆。
喀什二中巨大变化的背后,是张传若日复一日竭尽全力的付出。早上天还没亮,他就与学生一起在操场跑操,深夜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援疆教师们每年寒暑假可以回家两次,而他要忙于学校的建设、招生等工作,只有过年期间才回去一次。
他四处奔波筹款
让校园焕然一新
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张传若还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当年,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四处奔波。“当时学校周边有50多家商户,其中有个山东老乡是卖篷布的,我就和他交流,能否带头赞助,给教育做些贡献。这些商户都很纯朴,大家都觉得是给社会做贡献,你家出几千,我家出几万,都愿意伸出援手。”
通过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寻求支援,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他共筹集了一千多万元,修建了学生公寓楼、图书实验楼、教工住宅楼。“有一个建了八年都没有建成的实验楼,我们建了起来,上面用铜字写着‘山东援建教学楼’,现在还在。”
张传若说。
![]()
张传若和同事们在新整修的学校大门前合影。
学校还重建了校园大门、整修了操场、修建了篮球场、硬化了校园路面,更新了桌椅、配置了电脑、添置了办公设备和教学器材,旧貌换了新颜。
2000年1月,张传若的援疆时间到期了,可经常有素不相识的学生家长给他打电话,也有的直接向组织部门反映,希望他延长援疆时间。在张传若看来,喀什二中就像他一手养大的孩子,爱不释手。组织征求意见时,他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又延长了半年援疆时间。2000年7月,张传若圆满完成援疆任务,返回日照。
![]()
首批援疆干部欢送会。
当地老乡的淳朴好客
令他至今难忘
回首往事,当地老乡的淳朴与好客给张传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指着一张当年在维吾尔族老乡家中过古尔邦节的老照片,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情景:“这位维吾尔族老乡是我们学校的教职工,古尔邦节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他们热情邀请我们去家中做客。大家席地而坐,面前是烤馕、馓子、羊肉、烤包子、水果等等,他们拿出最好吃的美食招待我们。”
![]()
维吾尔族老乡邀请张传若和同事们到家中欢度古尔邦节。
“等到杏子、桑葚熟了的时节,当地老乡们邀请我们去做客,老人直接爬到树上,把果子晃下来,让我们尝鲜。”张传若回忆。
援疆返回后,他身在山东,仍心系新疆,为边疆教育事业继续做贡献。2006年12月,他担任日照市教育局局长后,更是在教育援疆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山东日照对口支援喀什麦盖提县,从2010年开始,张传若每年都到麦盖提县进行调研,因时制宜地研究教育援疆策略,在麦盖提县成功探索出“托管式”教育组团援疆模式。2014年8月,日照市从市重点高中和在疆支教教师中挑选出10名优秀教师,组建“托管式”教育援疆团队,全面承担了高一年级两个班82名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是教育援疆工作的一次全新探索,改变了过去援疆教师分散在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个体教学、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成效不明显的局面,充分发挥援疆教师的集体合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