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四普进行时 | 文物专业新生李东林:文物是祖先写给我们的“家书”

0
分享至

记者 康瑞珍

日前的开学季,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迎来了一位名叫李东林的新生。这个名字大家或许并不陌生,去年暑假当起“文物普查员”的18岁高中生就是他。虽然当时是黄骅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最年轻”的普查员,但是他已是“老文物工作者”了。因对文物的热爱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李东林10岁时就被黄骅市博物馆聘为文物保护志愿者,2022年又捐赠个人藏品百余件并举办特展。已进入专业院校进行学习的李东林对于未来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将继续深造,投身文物事业,为赓续中华文脉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物普查坚定了学习方向

2024年6月,李东林凭借自己对文物研究的热爱与执着,成功“应聘”成为一名文物普查员,承担起实地勘察、测量、卡边以及采集文物标本等工作。每天日行3万步,但他并不觉得辛苦,从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也正是这次文物普查工作,坚定了他进入专业院校学习的方向。



李东林(左一)在四普工作中

2024年9月,李东林决心报考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但他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还处于不及格的状态。在四普专家的鼓励下,面对文化课短板,他开启“魔鬼训练”:每天5点起床刷题至深夜,整理的数学错题本足足有3本,历史知识卡片随身携带。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以总分571分,超过录取分数线193分成功圆梦。

“特别开心,每天能学到自己喜欢的知识,想想都激动。”还在军训中的李东林对新的学期充满期待。

从四普工作中解码千年盐史

黄骅的海风里裹着咸涩,也藏着密码。“辛里灶”“大辛坨”“搬倒井”……这些带着“海腥味”的方言地名,在李东林耳中是比文献更鲜活的历史注脚。

“此次黄骅市四普比较注重对海盐、海丝相关遗址的探寻,四普新发现成果丰硕,截至目前共发现5处制盐遗址,保存状况良好,规模比较大,对研究海盐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黄骅市博物馆馆长、四普工作队队长张宝刚介绍,特别是商代制盐遗址的发现,把煮盐历史向前推了一千年。


李东林和黄骅市四普队员在野外调查

2025年,李东林参加完单招考试后,又一头扎进黄骅四普后续工作。他和四普队员一起到黄骅市搬倒井村普查时,听当地村民讲述,搬倒井村西北发现尖底陶罐,让他们心头一动——那或许是煮盐用的“盔形器”。在实地调查中,他们发现了盔形器残片。后来经过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现场复核,确认了这是一处“商代制盐遗址”。

“通过参与四普工作让我更加体会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让自己学术认知以及对文物的性质、价值及意义都有了更多的认识。”李东林说,制盐遗址的发现让我们了解到黄骅不仅有海鲜、冬枣,还有上千年的盐业发展史,这里的盐脉从未断过。

让陶片在掌心“复活”

读大学之前,李东林对文物修复有着浓厚的兴趣。四普工作中,他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文物尝试修复,对黄骅遗址出土的陶片轻拭、比对、拼接……

“我对文物修复是打心里喜欢,可以说是超越了爱好,看到文物就特别高兴,修起文物来就是连轴转也不觉得累。”李东林对文物修复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即使半夜醒来想到自己正在修复的文物,也会翻查资料,琢磨在对文物最少干预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修复。

在张宝刚看来,李东林对文物考古工作的悟性比较高,也刻苦努力,不怕苦不怕脏也不怕累,喜欢琢磨,对文物有敬畏之心。


李东林(左二)在四普专家指导下进行陶片修复

现在李东林对于四普工作和考古也有了新的认识,“以前觉得考古是‘挖宝’,现在明白是‘读宝’——读古人怎么生活,怎么热爱这片土地,怎么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刻进陶土里。”他说,通过四普工作更感受到文物保护需要传承,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更多的文物得到保护。

“文物是祖先写给我们的‘家书’。”李东林在四普日记里这样写道,“四普教会我最珍贵的事——所谓文化传承,不过是弯下腰,用双手接住那些从历史深处落下的星子。而这些星子,终将在我们的掌心,汇集成更璀璨的银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伟烈士的妻子阮国琴退役了,如今他的儿子 也是一位海军现役军官

王伟烈士的妻子阮国琴退役了,如今他的儿子 也是一位海军现役军官

Ck的蜜糖
2025-11-13 11:46:35
俄媒:俄试飞员博格丹透露,苏-75战机将于2026年初首飞

俄媒:俄试飞员博格丹透露,苏-75战机将于2026年初首飞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4:32:21
一边倒!火箭打爆东部豪强:杜兰特13分,替补奇兵连续爆发

一边倒!火箭打爆东部豪强:杜兰特13分,替补奇兵连续爆发

体坛小李
2025-11-20 09:27:53
发布涉金龙鱼不实言论,湖北前首富、企业家兰世立被判公开道歉,本人回应

发布涉金龙鱼不实言论,湖北前首富、企业家兰世立被判公开道歉,本人回应

鲁中晨报
2025-11-20 14:33:15
又轰下37+5+10+4!抱歉哈登:你要从现役第一变现役第二了

又轰下37+5+10+4!抱歉哈登:你要从现役第一变现役第二了

篮球大视野
2025-11-19 21:59:13
赖清德最新民调,让郭正亮吃惊 !

赖清德最新民调,让郭正亮吃惊 !

达文西看世界
2025-11-19 09:52:02
已确认!是马云!

已确认!是马云!

鲁中晨报
2025-11-19 21:14:13
北宋的包拯包青天,他的官职到底有多大?相当于今天的什么级别?

北宋的包拯包青天,他的官职到底有多大?相当于今天的什么级别?

掠影后有感
2025-11-18 11:20:53
俄罗斯警告高市早苗

俄罗斯警告高市早苗

极目新闻
2025-11-19 17:31:43
大阪府前知事:派官员赴华解释的瞬间,日本已经“输了”

大阪府前知事:派官员赴华解释的瞬间,日本已经“输了”

中国青年报
2025-11-19 16:07:30
销量下滑22%!小米汽车卖不动了,雷军急坏了

销量下滑22%!小米汽车卖不动了,雷军急坏了

明月光
2025-11-19 11:04:17
最后时限将至,中国没有签字,美财长通知中方,不给稀土后果自负

最后时限将至,中国没有签字,美财长通知中方,不给稀土后果自负

历史有些冷
2025-11-19 18:30:03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细语
2025-11-17 10:23:19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丁丁鲤史纪
2025-11-17 17:59:46
刚刚!降息25基点

刚刚!降息25基点

新浪财经
2025-11-20 10:55:01
3克即致死!浙江老汉吃掉一碗自制菜,人变“紫”了

3克即致死!浙江老汉吃掉一碗自制菜,人变“紫”了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9 21:45:36
1449元!华为新品官宣:11月25日,正式首销

1449元!华为新品官宣:11月25日,正式首销

科技堡垒
2025-11-19 11:15:19
不断挑拨离间!樊振东不再隐忍,终于回应与王楚钦的“真实关系”

不断挑拨离间!樊振东不再隐忍,终于回应与王楚钦的“真实关系”

二凯训猛犬
2025-11-20 04:09:19
乾隆皇帝让状元一粒米煮粥,却不准加水,状元一招让皇上拍手叫好

乾隆皇帝让状元一粒米煮粥,却不准加水,状元一招让皇上拍手叫好

白云故事
2025-10-10 12:15:02
2025-11-20 20:12:49
纵览新闻 incentive-icons
纵览新闻
河北新闻网,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河北省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新闻门户网站。
60462文章数 759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规矩做不下来的老师建议听一听!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时尚
数码
教育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这四组绝美的冬季配色,很“暖”!

数码要闻

路由器卖1299元还能爆,华为「日照金山」出圈全靠长得好看?

教育要闻

成绩年级前十的男生:3年不碰手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