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台湾政坛最近上演的两出戏,乍看之下南辕北辙,实则指向同一个剧本。
一边是赖清德抛出“两岸互不隶属”的强硬宣示,话音刚落;另一边,台北市长蒋万安原定的赴陆行程,却因一句模糊的“整体氛围考量”被紧急延期。
“双城论坛”的举办,原本就因为所谓的“大罢免”投票被推迟举行,不过蒋万安一直没有放弃前往上海参加的意愿,当然,这个前提是赖清德没有表达出“过于”反对的态度。
![]()
然而,口号是响亮的,身体是诚实的,赖清德稍一“用力”,蒋万安就不得不“退后一步”,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他曾经坚决反对“一国两制”的态度。
只不过这一次,没人看他表演了,大陆更是用10个字给出了回应。
![]()
说的比唱的好听
在台湾,政治人物的两岸论述,首要功能不是沟通,而是动员。无论是民进党的决绝切割,还是国民党的暧昧模糊,第一听众永远是岛内的选民,这让他们最终都成了自己话语的囚徒。
就说赖清德,在立法机构新会期开锣前,高调宣称“互不隶属”,明确拒绝“一国两制”。政治学者黄奎博一语道破,这不过是在内外树敌,意在巩固“反中”基本盘。其言论的目标受众,显然是那些深绿支持者。
![]()
这种话语操作,民进党玩得炉火纯青。比如,他们刻意用“终战纪念”来替代“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的说法,试图在历史叙事上进行切割,为现实中的政治对抗服务。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一道坚实的“话语盾牌”就立起来了。
而另一边的蒋万安,则活在了“话语夹缝”里。作为国民党内被寄予厚望的新星,他原本计划带着两份城市治理的合作备忘录,去上海参加“双城论坛”,展现交流意愿。
![]()
可现实是,他深陷一种两难。他担心此行会被绿营大肆操作为“政治妥协”,同时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的压力也让他如芒在背。这种困境,从他过往的言论就可见一斑,比如在“汉光”军演中那句“避免冲突”、“枪口不对内”,立场模糊,左右逢源。
这种模糊性,既是他的保护色,也是他的束缚。他必须在蓝营的期待和绿营的攻击之间走钢丝,结果就是行动纲领不清,瞻前顾后。
![]()
想交流门都没有
当政治话语沦为内斗工具,任何务实的交流行动,都会被套上沉重的行政与法律枷锁,变得寸步难行。
蒋万安的“双城论坛”之行,官方给出的推迟理由是“行程安排及整体氛围考量”。听起来冠冕堂皇,但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才是关键。矛头直指民进党当局通过陆委会进行的行政审查。
![]()
据称,相关部门对行程迟迟不予核定,导致许多准备工作停滞。这招“程序卡关”玩得相当熟练。更有趣的是,事后陆委会竟表示对行程推迟“感到意外”,并声称原计划会核准。这手“甩锅”操作,凸显了行政壁垒背后的政治算计。
这种阻挠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系统性的。民进党当局早就备好了“国安五法”、“反渗透法”等法律工具,随时可以给交流人士扣上帽子,绿营议员更是直接将城市交流曲解为“谈统一”的政治谈判。
![]()
这种恐吓,旨在制造一种“寒蝉效应”,威胁那些试图绕开官方程序进行交流的个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分。
可笑的是,政客们在台上演得热闹,台下的民意和商机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民调显示,高达58%的台湾民众认为应该加强两岸交流,在20至29岁的年轻人中,这个比例更是飙升到72%。
![]()
就连泛绿阵营,也有44%的选民认同交流的必要性。经济数据更不会说谎,今年两岸贸易额增长9.4%,台商对大陆投资也增长了5.6%。这些实实在在的需求,岂是政治操弄能轻易切断的?
大陆的答案很简单
无论台湾内部的政治话语如何变幻,行动如何摇摆,大陆方面始终提供了一个稳定且强硬的“原则坐标”。这个坐标,既是开启交流的“密码”,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
对于赖清德的强硬言论和蒋万安的行程反复,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的回应异常简洁,就是那十个字:“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这回应里没什么新意,但其核心价值恰恰在于“不变”。它展现了一种不随你台湾政坛如何表演而起舞的战略确定性。大陆明确把球踢了回去:两岸关系的症结,就在于台湾当局是否认同“两岸同属一中”这个根本问题。
![]()
当然,大陆的工具箱里不只有原则重申,“对台独祸首终身追责”、“虽远必诛”等严厉警告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同样也曾用“其心可诛,其行可耻”来评价民进党当局。
这些措辞背后,是清晰的威慑信号。大陆的克制是暂时的,一旦挑衅越过红线,其经济、法律、外交等反制措施随时可能启动。这种高度的可预测性,让台湾任何政治人物的投机空间都变得极为有限。
![]()
结语
台湾政坛这个“言语迷宫”,绕来绕去,最终伤害的是普通民众对和平与发展的朴素期待。无论是赖清德看似坚定的“强硬”,还是蒋万安充满算计的“犹豫”,本质上都是缺乏长远战略的短期战术,是为了一党一己之私的政治表演。
当高达七成的年轻人渴望交流,当两岸贸易额逆势上扬,这些政治表演就显得愈发苍白和不合时宜。走出迷宫的关键,从来不是创造更华丽、更具煽动性的政治辞藻,而是敢于正视现实,正视民众的真实需求。
![]()
台海的未来,不取决于谁的姿态更强硬,也不取决于谁的算计更精明,而在于谁能务实地为民众找到一条长久可行的路。这个答案,最终还是要回到那个绕不开的共同政治基础上。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