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政坛的舞台之上,最刺耳的往往并非喧嚣争执,而是那些无声的留白。
国民党新任党主席郑丽文的就职仪式,本应是凝聚蓝营力量的重要时刻,却因会场中几排格外醒目的空位,蒙上了一层难以掩饰的裂痕。
![]()
到场者阵容不弱,马英九、吴伯雄、洪秀柱等党内元老悉数现身,连向来低调的韩国瑜与蒋万安也亲临现场送上祝贺,表面上看可谓群贤毕至、气氛融洽。
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缺席的身影——卢秀燕、侯友宜、张善政、张丽善,这些掌握地方实权的关键人物,竟无一出席。
![]()
“下马威”
这一现象耐人寻味。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位在蔡英文及赖清德的重要公开场合中,几乎从未缺席。
以卢秀燕为例,她曾为出席赖清德的典礼,特地向台中市议会申请公假,行程安排之周密可见一斑。
对对手阵营的活动如此重视,却在自家党主席就职日“恰巧有公务在身”,这显然已超出普通时间冲突的范畴,而是一种高度象征性的政治姿态。
![]()
卢秀燕对外宣称,因台中市爆发非洲猪瘟疫情需亲自指挥防疫工作,故无法抽身。
理由看似正当,实则经不起推敲。该疫情早已持续十余日,且日常事务一直由副市长主导处理。
她的缺席,并非偶然疏漏,而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政治声明——它代表着地方实力派对中央权威的试探与制衡,是对新领导层发出的一记无声警告:我们的支持不是理所当然的。
![]()
这种隔阂,根源可追溯至党主席选举期间的派系站队。
卢秀燕、侯友宜等人均公开支持郝龙斌,结果郝龙斌惨败收场。如今郑丽文强势接掌大位,昔日盟友难免心生芥蒂,情绪尚未平复。
多位执政县市长联合缺席,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地方联盟力量。
与此相对的是到场助阵的传统大老们,两者并置,清晰勾勒出国民党内部两条并行的权力脉络:一边是历史悠久的中央权威体系,另一边则是崛起于地方治理实绩的新势力版图。
![]()
卢秀燕的心思
他们的集体退场,实质上是在拒绝为郑丽文的执政合法性提供背书,构成一种隐性却尖锐的挑战。
在这场集体行动背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考量,而其中最为微妙复杂的,莫过于卢秀燕的政治盘算。
她长期被视为2028年国民党总统候选人热门人选,本人亦有意无意维持着“众望所归”的形象,静待党中央主动劝进,顺势登高一呼。
![]()
然而郑丽文当选后一句表态,彻底打乱了她的布局。她明确指出,2028年的提名人选必须依照党内既有机制进行初选作业,不会跳过程序直接征召特定人士。
![]()
此话一出,等于关闭了“保送参选”的通道。此前卢秀燕的策略极为精明:既避开党主席这个易受批评的职位,避免承担2026年选举成败责任,又能保留战力,在关键时刻被“拥立”而出。
![]()
如今规则重写,郑丽文甚至点名韩国瑜、蒋万安同样具备参选资格,这让卢秀燕顿感威胁逼近。
此次缺席,正是她面对权力格局剧变的一种强烈回应。她试图以冷处理的方式施加压力,传递“你要赢,就得靠我”的潜台词。
![]()
卢秀燕陷入被动
可惜,再精密的政治计算也可能失手。卢秀燕此举非但未能压制郑丽文,反而使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首先,其行为暴露了胸襟局限,给人留下计较私利、缺乏格局的印象,这对一位志在最高领导位置的政治人物而言,无疑是重大减分项。
![]()
其次,她对党内团结仪式的漠视,严重触怒了深蓝基本盘的支持群体。他们期待的是一个能团结各方、带领翻转局势的领袖,而非擅长权谋博弈的地方诸侯。
更不利的是,她用以开脱的非洲猪瘟议题,反噬自身长期经营的“妈妈市长”形象。原本作为市政能力的体现,此刻却成了逃避党务责任的遮羞布,公众质疑声浪随之上升。
![]()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卢秀燕的政治声势不进反退,通往2028年的道路已被大幅压缩。
目前她唯一可能翻身的机会,或许只剩下全力协助江启臣在2026年成功守住台中市长宝座,借此重新证明自己的组织价值与领导担当。
![]()
结语
回望这场风波,不过是国民党长久以来“内耗优先、共识滞后”痼疾的又一次重演。
几位地方首长企图通过缺席来凸显自身分量,结果却适得其反,将自己推向边缘化的位置。
![]()
当缺席的动机仅出于个人恩怨或短期算计时,这种行为终将演变为一场两败俱伤的政治闹剧,不仅削弱了集体凝聚力,也让本已摇摇欲坠的政党结构,暴露出更加深刻的分裂轮廓。
信源:
1.台海时刻
2.联合新闻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