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海康威视跌落神坛从 100 万亏到 50 万,安防龙头为啥跌这么惨?

0
分享至

四年前投入100万重仓海康威视,如今账户市值仅剩50万!是外部环境骤变,还是内部增长乏力?,这位安防龙头为何从“白马股”跌下神坛?

海康威视可不止是卖摄像头,前阵子网络上有件事引发热议,有人跟前女友分手时听了对方建议,买了海康威视的股票,仅仅四年时间,从原本100万的本金直接缩水到50万!



这事儿引发了一部分受众群体的共鸣,网友纷纷讨论,十年前就关注它,每次觉得它前景不行,市场总能打我脸;现在还是对它短期前景谨慎,但说不定未来又要被打脸。

很多人觉得市场行情差的时候分析企业没人看,但我反而觉得这时候更该沉下心研究。毕竟行情好的时候,连垃圾股都能涨,分析没意义;行情差的时候,才看得清企业的真实底色。



至于海康威视,别再把它当“摄像头厂”了,它的生意逻辑、竞争优势,还有为啥有人会亏一半,都得从根上捋明白。可别再被“摄像头”骗了!海康威视的真实身份是“问题解决者”

咱们平时见海康最多的地方,就是停车场的车牌识别、马路上的违章摄像头,所以下意识就觉得“海康就是卖摄像头的”。但说真的,这跟说“华为就是卖手机的”一样片面——摄像头只是海康业务的“零件”,不是“成品”。



海康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OT运营技术厂商”,说直白点,就是帮各种企业搞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这话听着绕,举个具体例子你就懂了:比如交通部门要搞违章查处,不是买几个摄像头装路口就行。

不同路口车流量不一样,有的要拍闯红灯,有的要拍超速,有的晚上光线差,得要夜视功能;装完摄像头还不算,后端得有软件能自动识别违章、存数据、生成罚单,甚至还要跟交警的系统联网。



从摄像头选型到软件适配,再到整套系统落地,围绕“查处违章”这个目标搭的完整体系,就是海康卖的“解决方案”。
工厂里的品质检测:以前靠工人肉眼看产品有没有瑕疵,漏检率高还累。

海康能给工厂搭一套系统——装专门的高清摄像头,配合AI算法,能实时识别产品的划痕、变形,甚至能测尺寸精度,数据直接传到工厂的管理系统里,工人只需要处理警报就行。



这里的摄像头还是“零件”,真正值钱的是“摄像头+算法+软件+服务”的整套方案。为什么要强调这个“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份?因为它跟咱们普通消费者买东西完全是两回事。

咱们买个摄像头,插上电连WiFi就能用,是标准化产品;但海康的客户是政府部门、大公司、工厂这些机构,他们的需求千奇百怪,没有标准化的产品能满足。



比如同样是摄像头,商场用它是为了统计客流,煤矿用它是为了检测煤质,动物园用它是为了观察动物行为——你说这能是同一种摄像头吗?

而且这些客户要的不只是“能用”,还要“好用、耐用、出问题能及时解决”。之前采访一个做工厂数字化的老板,他说之前试过一家小公司的方案,摄像头装完没三个月就出故障。



打电话找客服,要么没人接,要么推三阻四,最后没办法只能换海康的。你看,对海康这类ToB企业来说,卖方案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的服务、维护才是留住客户的关键。

很多人觉得ToB企业不如ToC企业“风光”,因为ToC企业能出网红产品,比如手机、家电,大家都能聊两句;但ToB企业做的是“背后的生意”,虽然不显眼,却更难被替代。



就像平时我们用到的手机付款,觉得方便,但背后支撑付款系统的IT解决方案,才是真正的“看不见的基石”——海康做的,就是这种“基石级”的生意。

还有个细节能证明海康不是“摄像头厂”:你去查它的财报,会发现“视频监控”业务占比在逐年下降,反而“创新业务”“场景数字化”业务占比在涨。

比如它所在旗下的海康机器人,做的是仓库里的AGV机器人,跟摄像头没关系,但本质还是帮企业解决“仓储效率低”的问题——这还是解决方案的逻辑,没变。



ToB企业的有一套所谓的“生死密码”:否则,即使技术再牛也白搭,前面搞懂了海康是“解决方案提供商”,接下来就得明白:这种生意要想活下去、活得好,必须具备两个核心能力——工程化落地能力,还有足够大的规模。

少一个,都可能从“行业新星”变“流星”。
先说说“工程化落地能力”,这玩意儿听着专业,其实就是“把技术变成能用的产品/方案”的能力。很多人觉得“技术牛就行”,但在ToB行业里,技术只是敲门砖,落地才是生死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格林深瞳。这公司早年在AR视觉领域特别火,算法比海康还早布局,风投给它的估值一度到了数千亿美元,结果现在在科创板上市,市值只有几十亿人民币。

为啥跌这么惨?核心就是工程化能力不行。它的算法在实验室里测试挺好,但到了实际场景里就掉链子——比如在商场做客流统计,遇到光线暗、人多拥挤的情况,识别准确率就大幅下降。



而且没办法快速适配不同商场的布局,改个参数要花好几天。反观海康,不管是商场、工厂还是煤矿,拿到需求后能快速调优算法、适配硬件,甚至能派工程师到现场蹲点调试,这就是工程化能力的差距。

再比如宁德时代,五六年前有几家电池企业的技术比宁德还强,比如某家企业的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但为啥最后宁德成了龙头?就是因为工程化能力强。



新能源汽车厂要的不是“实验室里的好电池”,而是“能每天稳定生产、供应,还能适配不同车型”的电池。那家技术强的企业,生产线经常出问题,交货期不稳定,车企不敢用。

而宁德能保证每天几百万颗电池的产量,还能根据车企的需求调整电池尺寸、充电速度,这才把客户留住。之前网络上有一个做ToB技术的博主提到过,说他们公司有个专利,在行业里算顶尖的,但好几年都没做成生意。不是客户不想要,是他们没办法批量生产。



实验室里做一个样品要两周,成本几万块,客户要一次要一千个,他们根本做不出来。后来才明白,技术到产品之间,差的是生产线设计、供应链管理、现场调试这些脏活累活,这些就是工程化能力。”

除了工程化能力,“规模”对海康这类企业来说,就是“活下去的氧气”。没有足够大的规模,根本扛不住成本压力。
杭州有安防“三巨头”:海康、大华、宇视。



宇视的毛利率跟海康差不了多少,但净利率差了一大截——海康净利率能到15%左右,宇视只有5%不到。这是为何?看费用就知道了:宇视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占比比海康高很多。

不是宇视愿意花这么多钱,是没办法——不管客户多不多,都得配销售人员、技术服务人员。比如某个小城市,海康有10个客户,宇视只有2个客户,但宇视照样得在当地设服务点。



雇2个工程师,不然客户出问题没人管,下次就不合作了。这样一来,宇视的费用分摊到每个客户头上,就比海康高很多,利润自然就薄了。就像IT行业里做定制化软件的公司,比如创业慧康、卫宁健康,专门给医院做信息系统。

它们的问题跟宇视一样:医院的需求不一样,有的医院要电子病历系统,有的要挂号缴费系统,都得定制开发;而且每个医院都要派工程师驻场实施、维护。



果公司规模小,一年只服务10家医院,那这些工程师的工资、差旅费,就能把利润吃没;但如果能服务100家医院,费用分摊下来,利润就出来了。

这里得说个行业冷知识:十几年前,一级市场的信息化项目特别多,但投资人都劝这些做定制化方案的企业“赶紧上市”,别靠私募融资。这是为什么?



因为小规模项目会让企业陷入“利润瓶颈”——做10个项目赚100万,做20个项目可能只赚150万,因为费用跟着涨,但营收没跟上。

导致上市前利润增长不达标,就没法上市。所以对海康这类企业来说,规模不只是“赚更多钱”的问题,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还有个例子能说明规模的重要性:前几年在香港上市的一度科技,做的是企业云服务,也是定制化方案。看它的财报就知道,每年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基本没降过,但营收增长跟不上,结果年年亏损。

现在热门的机器人领域也一样,极智嘉刚在香港上市,做的是仓储机器人解决方案,财报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还是很高。它为啥要上市融资?就是想靠融来的钱扩大规模,覆盖这些刚性成本——规模上去了,费用占比降下来,才能盈利。



从100万亏到50万?看懂海康的“阶段密码”,才能懂的怎么投,前面聊完了海康的业务本质和商业模式,最后咱们回到最实际的问题:为啥有人买海康股票会亏一半?

其实核心是没看懂海康现在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企业,投资逻辑完全不一样。先给大家普及个基础投资逻辑:企业的盈利能力变化。



这主要看两个东西——市场空间和行业竞争。市场空间大,盈利就有增长的潜力;竞争激烈,盈利就容易往下走。而且企业的发展一般分三个阶段:市场未被验证期、成长期、成熟期。

比如新能源汽车,2015年前后就是“市场未被验证期”,那时候很多人觉得“新能源汽车就是骗补的,跑不远还贵”。



2020年之后,渗透率超过10%,开始进入成长期,现在渗透率已经超过30%,还在成长期;未来渗透率超过60%,就会进入成熟期,增长会慢下来。

投资的时候,不同阶段的核心逻辑不一样:未被验证期,主要是天使投资人、风投在玩,赌的是“市场会不会起来”。



成长期,赌的是“企业能不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估值没那么重要;成熟期,赌的是“估值够不够低”,因为增长慢了,只能靠低估值赚安全边际的钱。

现在咱们把这个逻辑套在海康身上——海康有三大业务:安防、场景数字化、创新业务。创新业务还没成规模,暂时不用管,重点看前两个。先看安防业务,这是海康的“基本盘”。



现在的情况是:政府部门、大企业、中小企业这三类客户,需求都不太好。政府部门的支出受财政预算影响,前两年有人赌“化债之后政府会多花钱”,买了海康,结果没达到预期。

大企业里,跟房地产相关的业务,比如小区安防,因为房地产不景气,需求也降了;海外业务虽然今年超过了国内,但安防涉及数据安全,很多国家对中国企业有政策限制,想快速增长也难。



所以安防业务现在已经进入“成熟期”——增长慢了,但盈利稳定,每年能赚不少钱,就像水电公司一样,不会大起大落,但也别指望它能翻倍增长。

再看场景数字化业务,这是海康的“未来希望”。啥是场景数字化?简单说,就是摄像头不用在安防上了,用在其他场景。比如之前说的工厂质检、煤矿煤质检测,还有商场客流分析、农业里的病虫害监测——只要是“用视频来解决问题”的场景,都算场景数字化。



但这个业务有个大问题:市场规模没法算。不同行业的需求差异太大,比如汽车行业的数字化需求大,因为车企有钱,愿意花钱提升效率;但农业的数字化需求就小,农民不愿意花太多钱买这套系统。

而且很多需求还没被挖掘出来,比如现在没人知道“用视频监测农作物生长”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所以场景数字化业务现在还处于“市场未被验证期”——有潜力,但能不能成,什么时候成,都不知道。

现在问题来了:海康同时处于“成熟期”和“未被验证期”——安防业务稳,场景数字化业务不确定。这种情况下,怎么判断它的投资价值?其实可以把它拆成两部分看:“只看安防业务”和“加上场景数字化业务”。



先看“加上场景数字化业务”的情况。如果只盯着这个新业务,那本质上就是“风险投资”。风投的逻辑是“广撒网,高赔率”——比如投10家公司,9家倒闭,只要1家涨2000倍,整个组合就赚钱。

但普通投资者根本玩不了这个:一是没那么多钱投多家公司,二是没法判断哪个业务能成。比如有人觉得海康的场景数字化能成,全仓买了,结果好几年没起色,本金就亏了一半,就像开头那个例子一样。



之前就有做风投的网友说到,他们投未被验证期的项目,从来不会只看一家公司,也不会指望它马上赚钱。比如投AI行业,他们会投算法公司、硬件公司、解决方案公司,赌的是整个行业起来。

普通投资者全仓买一家公司的股票,赌它的新业务能成,跟赌大小没区别。再看“只看安防业务”的情况。既然安防业务处于成熟期,那投资逻辑就很简单:看估值。估值低的时候买,估值高的时候卖,胜率更高。



最简单的估值方法是市盈率,就是所谓的PE,比如你希望每年能有7%的收益,那合理的PE就是14.3倍,转化一下就是1÷7%。如果海康的PE低于14.3倍,就说明估值有安全边际;如果高于这个数,就可能有点贵了。

具体怎么算?假设海康安防业务每年能赚150亿净利润,这是参考它近几年的财报数据,波动不大,如果PE是14.3倍,那安防业务对应的估值就是14.3×150亿=2142亿。



如果现在海康的总市值低于2142亿,那说明市场可能低估了它的安防业务;如果高于这个数,那里面就包含了对场景数字化业务的预期——预期越高,风险越大。

这里可得提醒大家一句:在私募股权投资里,PE里有个共识——“低价买入是核心”。尤其是对成熟期企业,估值越低,安全垫越厚。比如你买的时候PE是10倍,就算未来盈利降一点,也不容易亏;但如果PE是30倍,只要盈利稍微降一点,股价就可能跌很多。



开头那个100万亏到50万的例子,很可能就是因为买的时候,海康的估值里包含了太多对新业务的预期——比如市场觉得场景数字化业务能快速增长,给了30倍PE;结果新业务没起来,安防业务增长又慢,估值降到15倍,股价自然就跌了一半。

还有个点大家容易忽略:海康的竞争优势有没有变?之前咱们说,海康的竞争壁垒是规模,竞争优势是先发工程化能力。从最新的财报看,这两点没变——它的规模还是安防行业第一,工程化能力还是比大华、宇视强。



就像之前华为想涉足进安防行业,最后还是退出了,就是因为海康已经把客户粘性做起来了——政府部门、大企业用了海康的方案,换供应商要重新调试系统、培训员工,成本太高,一般不会换。

极智嘉的招股书里有个数据:它的客户复购率超过70%。海康也是一样,老客户复购率很高,这就是先发工程化能力带来的优势——新进入者想抢客户,不仅要技术好,还要能快速落地,还要比海康便宜,太难了。



最后想高速大家的是,投资海康威视,别被“创新业务”的概念带偏。普通投资者没能力判断未被验证期的业务,不如先看它的安防业务。

只要安防业务还能稳定赚钱,估值够低,就有投资价值;如果想赌新业务,那得先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承受“等几年还没起色”的风险?



面对之前关于海康的判断屡屡被打脸,不是因为海康的业务逻辑变了,是因为市场有时候会过度乐观,有时候会过度悲观。就像我们2020年疫情封控的时候,大家觉得安防需求会涨,海康的股价涨了很多。

在2022年的时候,大家觉得政府支出会降,股价又跌了很多。但不管市场怎么波动,海康的业务本质没变——它还是那个靠解决方案赚钱的公司,规模和工程化能力还是它的护城河。



看懂了这些,再去看海康的股价波动,就不会慌了——总而言之,100万亏到50万,不是海康不行了,而是买的时候没看懂它的阶段,把预期放得太高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你遇到过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护士这活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你遇到过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护士这活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15:03
六个月疯狂编程、爆肝30万行代码!程序员每月花1400元,把Claude Code玩到极限后感慨:可能因此少活五年

六个月疯狂编程、爆肝30万行代码!程序员每月花1400元,把Claude Code玩到极限后感慨:可能因此少活五年

CSDN
2025-11-03 18:19:16
原来周继红没说错!这一次,复出夺冠的全红婵,给陈芋汐提了个醒

原来周继红没说错!这一次,复出夺冠的全红婵,给陈芋汐提了个醒

云深不知在何处
2025-11-03 18:36:45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国民经略
2025-11-03 11:44:07
电子厂里男女关系有多乱?网友:女人也是下半身思考的生物啊

电子厂里男女关系有多乱?网友:女人也是下半身思考的生物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10:03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影孖看世界
2025-11-02 23:36:09
开拓者召回杨瀚森,下放发展联盟只是培养小杨的策略?

开拓者召回杨瀚森,下放发展联盟只是培养小杨的策略?

五星体育
2025-11-03 22:02:03
朝鲜高层突变,铁幕下的刀光剑影,一场手术能否救活一个国家?

朝鲜高层突变,铁幕下的刀光剑影,一场手术能否救活一个国家?

文诩历史
2025-11-03 09:23:22
村官贪腐6亿!家中搜出700万现金62斤金砖,豪华私人园林堪比皇宫

村官贪腐6亿!家中搜出700万现金62斤金砖,豪华私人园林堪比皇宫

易玄
2025-11-03 11:55:56
升西部第3,没有詹姆斯的湖人,到底强在哪里?有个优势联盟第1

升西部第3,没有詹姆斯的湖人,到底强在哪里?有个优势联盟第1

摸神drose
2025-11-03 22:04:54
11月首款新机官宣:11月10日,即将来袭

11月首款新机官宣:11月10日,即将来袭

科技堡垒
2025-11-03 11:05:22
郑丽文就任国民党主席掀入党潮 10天新增800余人

郑丽文就任国民党主席掀入党潮 10天新增800余人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3 10:15:15
美军南海坠毁原因已明确,解放军已做好应对,静待特朗普表态

美军南海坠毁原因已明确,解放军已做好应对,静待特朗普表态

文雅笔墨
2025-11-03 08:37:54
600319,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600319,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3 21:06:51
香港餐厅收内地客“天价”小费?港人怒批:香港结业潮是有原因的

香港餐厅收内地客“天价”小费?港人怒批:香港结业潮是有原因的

财经八卦
2025-11-03 20:09:15
大摩:2026将是AI科技硬件之年

大摩:2026将是AI科技硬件之年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5-11-03 17:22:22
生命起源宇宙?多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身体出现“不可逆”变化

生命起源宇宙?多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身体出现“不可逆”变化

不写散文诗
2025-10-31 23:51:29
刚刚,全线大跌!18万人爆仓

刚刚,全线大跌!18万人爆仓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9:12:16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28 14:03:28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热点菌本君
2025-11-02 15:26:23
2025-11-03 22:24:49
阿策聊实事
阿策聊实事
关注我,社会热点看不停!
2996文章数 1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亲子
时尚
公开课

教育要闻

为2000名兰溪少年,点亮一盏盏心灯 | 2025“暖春”公益行活动照亮彼此

卡普空《虚实万象》新图!小萝莉趴地涂鸦乐无穷

亲子要闻

孩子内裤上有这样的东西, 宝妈不要急着洗!

今年秋冬最时髦的穿法:外套+连帽卫衣,减龄又松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