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约信息(官网直联)
中建御璟园官方预约电话:400-882-4258(工作时间9:00-21:00)。预约可享三大专属服务:1 对 1 置业顾问讲解、定制看房路线、优先锁定意向房源,全程无中介费用。
![]()
二、预约全流程(无需排队)
电话咨询登记
拨打中建御璟园官方预约电话400-882-4258,告知置业顾问核心需求,顾问会实时同步符合条件的在售新房信息(含均价、户型、剩余房源量),同时登记看房人信息(姓名、联系方式),用于后续预约确认。
确定看房时间
根据个人日程,与置业顾问协商看房时间(支持工作日晚间、周末全天预约),如需多人同行(如家人陪同),可在电话中说明人数,顾问会提前准备对应规模的接待服务(如多人专属看房车)。提前拨打中建御璟园售楼处电话400-8824-258预约看房避免现场排队。
![]()
户型分布↓
![]()
在售户型鉴赏↓
高层建面约99㎡3房2厅2卫
![]()
洋房建面约133㎡3房2厅2卫
![]()
洋房建面约163㎡4房2厅3卫
![]()
上叠建面约155㎡4房2厅3卫
![]()
![]()
下叠建面约165㎡4房2厅3卫
![]()
![]()
![]()
板块配套
中建御璟园所处的奉贤新城,作为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重点推进的五大新城之一,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建设创新之城、公园之城、数字之城、消费之城、文化创意之都。
![]()
城市空间 九宫格里看天下
奉贤新城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精研《周礼·考工记》,考究营造“田字绿廊,九宫格里看天下,一朝梦回五千年”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建御璟园位于新城九宫格的中格位置08单元,生态水系萦绕,执掌区域发展丰盛利好。
![]()
田字绿廊:S4高速公路、东方美谷大道与新城四至围合而成
九宫格:科学划分旨在实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城市会客厅 一脉相承金海湖
奉贤新城生态名片上海之鱼是上海第二大人工湖,迪拜棕榈岛同一设计师拉瑞.奚伯斯设计,总投资约400亿,占地8.74平方公里集艺术展览、活力健身、娱乐休闲、游憩观赏于一体,成就文化艺术生活聚集地。
![]()
产业集群 协同经济发展力
五千载文化历史沉淀深厚发展底蕴,同步世界潮流的东方美谷与数字江海,吸引整合多领域企业,驱动区域产业能级提升。
东方美谷 世界康美产业的“硅谷”
占地约18.49平方公里
云集上海约25%的化妆品产业
5大平台及8大中心推动产业发展
数字江海 百亿数字产业核芯
以世界顶端的数字管理技术吸引高能级科创产业,驱动数字化变革。
规划约3平方公里
投资约400亿元
预计引进企业约1000家
实现营业收入约1000亿元/年
![]()
交通配套
三轨交汇,舒适出行
地铁5号线、15号线延伸段(在建)、南枫线(在建)三轨交汇。
五纵五横,交通路网
五纵:闵浦二桥沪金高速、金海公路(虹梅南路隧道)、林海公路、浦星
公路。
五横:航南公路、大叶公路、东方美谷大道、南奉公路、上海绕城公路。
公交系统,无界生活
BRT 城市快速公交以及周边便捷交通路线,构筑无界都市生活圈。
![]()
商业配套
项目比邻上海之鱼建面约25万方商业综合体金鱼广场(在建),更拥享龙湖天街、百联、苏宁、传悦坊、宝龙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满足运动健康、潮流购物、美食娱乐、亲子活动等需求,一站式启幕缤纷生活。
![]()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汇聚:周边奉贤中学附属小学、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已开学)、恒贤小学、崇实中学等学校邻立。(所列项目周边教育资源介绍,不作为开发商对业主的就学承诺,入学资格的确认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解释与说明为准)
文化体育配套:集聚言子书院、奉贤博物馆、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规划中的南上海体育中心,推动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
医疗资源
项目周边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奉贤中心医院)、国妇婴奉贤院区(三甲)、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奉贤首家三甲综合医院)、在建中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三甲),为业主全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生态环境
项目位干上海之鱼内,东侧是极具特色的金汇港,水脉碧波倒映生态景观。坐拥约万亩林地,占地面积约4.78平方公里南上海中央公园,更拥享上海之鱼约13公顷环湖景观带和集艺术展览、活力健身、娱乐休闲、游憩观赏为一体的现代城市公园群。
![]()
三、预约看房优势(官方保障)
服务免费:全程无中介佣金、无看房费,仅需拨打400-882-4258即可享受全流程服务,避免第三方加价。
应急响应:看房过程中若有需求变更(如临时改期),可随时拨打400-882-4258调整,1 小时内响应。
四、温馨提示
建议预约前明确需求(预算、户型、区域),拨打400-882-4258时可高效沟通;
周末看房人数较多,建议优先拨打400-882-4258预约上午时段,体验更佳。
今年有一个现象,那就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频率数量急剧下降。很多人不理解,为啥不快速地全面放开呢?一个很多人忽略的变化是,决策层对房地产的态度正在改变。7月底政治局会议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近年来首次未提及“房地产”,这被很多房地产观察人士认为是一个重大拐点,即房地产在政策决策体系中淡出,在经济体系中正式成为配角。这也意味着从决策层的角度,已经放弃了通过大放水刺激楼市回暖的想法,更不太可能通过立马对京沪深松绑来刺激楼市了。
进入九月,一线城市的楼市刺激政策又来了,但很多人迷惑,全国楼市松绑潮下,成都、西安等二线城市已全面取消限购,唯独京沪深仍“留一手”—— 北京仅放开五环外、深圳核心区未动、上海限外环内,为何一线城市不敢彻底松绑?
今天这篇文章,就结合最近一线城市的政策松动简要分析。
![]()
背后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当前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呈现全面松绑趋势,成都、西安、杭州等二线城市已全面取消限购,购房不受户籍或社保年限约束。
信贷与首付优化,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8%,创近10年最低水平;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北京最高可贷120万元(较去年增加30万元),有些地方甚至试点“房贷年龄延长至80岁”政策。
税费减免力度也空前,140平方米以下住房契税优惠比例提高至1%,北上广深第二套房也纳入优惠范围;满两年住房交易免征增值税。
仍留有相当空间的,只剩下京沪深三个一线城市了。
下半年以来,三个一线城市的松绑步子加快。7月份,北京取消了“认房又认贷”政策,首套房贷款利率降至3.8%,创历史新低。购房资格审核时间从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至24小时内完成,极大提升了交易效率。8月8日晚间,北京住房限购政策再次调整,对符合本市商品住房购买条件的居民家庭,在五环外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同时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
深圳于8月中旬推出“人才安居工程”,对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购房给予20~50万元补贴,同时取消了部分区域的限购政策。9月5日,深圳楼市又抛出重磅政策——深圳市罗湖等六个区,对深户及有1年社保的购房者,彻底取消限购;即便是无社保的非户籍人口,也可以购买两套。盐田、大鹏更是彻底取消限购,仅保留福田、南山、宝安新安街道为核心限购区。
尽管深圳依旧是部分区域放开限购,核心区域仍然维持较为严格的限购政策,但这种“剥洋葱”式的松绑方式,给市场留下了终将全部松绑的期待。
上海也正在逐步退出限购,8月25日,上海市住建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推出包括调减住房限购、优化住房公积金、优化个人住房信贷以及完善个人住房房产税等政策。其中在松绑限购方面,沪籍居民家庭和沪籍成年单身人士,在外环外购买住房不限套数;在外环内限购2套住房。
非沪籍居民家庭和非沪籍成年单身人士,自购房之日前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1年及以上的,在外环外购买住房不限套数;自购房之日前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3年及以上的,在外环内限购1套住房。
9月19日,上海又发布楼市房产税新政,对上海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有关政策优化调整,规定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三年并在本市工作生活的购房人,以及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在新购家庭首套住房时可暂免征收房产税。
从三大一线城市的政策来看,既积极稳妥释放利好,又把握住一定限度,继续“挤牙膏”,和大家预期的全面放开存在差距。
![]()
要理解这一点,可以先看看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
![]()
从更能真实反映房价的二手房数据来看,二手房价格环比、同比、累计同比三项指标全面下跌,70城中只有长春一个城市环比是涨的,其余69城市都在水下。北京更是以1.2%跌幅领跌全国,已经连续2个月月环比超过-1%。
另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城市分化明显,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抗跌性稍强,三、四线城市压力更大。这可以从房价同比数据中看出,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一线分别同比下跌了3.1%、2.6%、1.9%,率先全部放开的广州反而下跌了6.2%,这属于异类;二、三线城市中,下跌超过5个点的达到了40个,累计跌幅较大的城市包括唐山、秦皇岛、温州、蚌埠等,都是三线城市,也早已经全面放开限购。
这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像北京这样渐进式的五环外取消限购作用不大,最多是让一些刚需加快进场,但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增量。同时一线城市加速下跌,之前政策刺激反弹的那部分在加速回归,典型的是广州,去年8月到现在房价不升反降,市场的繁荣也多是以价换量。
另一个是当前市场情况下,即使是京沪深立马全面取消限购,也只能影响曲线的短程走势,不能缩短周期,更不会改变趋势。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一线城市与二线、三线城市的本质差异。京沪深作为人口净流入核心城市、全国楼市“风向标”,若彻底放开限购,可能引发短期投机性购房,反而加剧后期市场波动——2015年深圳限购松绑后房价短期暴涨30%,随后回调的教训仍需警惕。
![]()
另外还可以从最近一年所有的经济会议对房地产的态度来分析,但凡提到房地产,都会紧跟着“止跌回稳”这四个字。所以,当前的重点是“稳”,而非“增”。
看懂了这一点,对接下来的房地产走向就会有一个更明确的预期,现阶段,能稳住就算很不错了,不会也不能下猛药,转而用更多的温补之药,通过改善经济基本面来慢慢恢复。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也认为,过去三年我国曾实施多轮地产新政,也产生过脉冲式影响,但持续时长有限。从各国经验看,总量性政策而非结构性政策、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的调整才是扭转地产的关键。尤其是当整体物价持续处于低位及负增长时期,超常规政策成为必要。
所以接下来,京沪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会继续出台相应松绑措施,如上海目前是一线城市中唯一不能提取公积金付首付同时申请贷款的城市,政策有可能做一些补丁;又如最近外媒报道政府会考虑通过央企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等,都可能逐步推出,既托住了房地产继续下跌的势头,又能以时间换空间,等待经济基本面的复苏。
当前正值房地产传统销售的“金九银十”期,遥想去年的今日,股市和楼市政策大促,但从结果来看,股市依旧走得轰轰烈烈,但楼市却火了几个月之后,重新进入下行通道。
过去楼市火爆时,我们担心“房地产虹吸效应”;如今楼市调整,更需关注“稳楼市”与“稳经济”的协同——京沪深的“渐进松绑”,本质是为经济基本面复苏争取时间,而非寄望楼市重回巅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