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好诗,不期而遇!
![]()
原诗
叫卖声里的中国
文/李不嫁
多么熟悉的声音
卖糖葫芦哦、修纱窗布
磨剪子啊戗菜刀;收废品啰,收旧报纸
旧手机旧电脑旧冰箱旧彩电旧家具
这是大街小巷里分贝最高,最易被听见
也最易被忽略的大嗓门
……这是人间烟火气,这是日常生活的节奏
这是我叫卖声里的中国
这是乡愁!如果哪一天沉寂
生活将一片荒芜
举个最近的例子,大疫三年
我家的菜刀钝得龇牙咧嘴;我家的狗,憋出了糖尿病
2025、07、31
赏析
诗人叫卖声里的中国写满了乡愁和对生活的思考,着眼现实,又放眼未来,仿佛透视了历史的变迁。诗人不是预言家,历史有迹可循。诗中罗列了一系列的叫卖声,儿时听过的人,现在恐怕都已是中老年人了。有的声音还在继续,有的声音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名词。诗人从生活的微观视角,看社会的变化,记录时代的点滴,仿佛时代的鼓手,唤醒人们的记忆。这首诗以个人情感催生集体记忆,既接地气,又有对未来的思考,触动人的心弦。
从行文结构看,这首诗可以分三个部分。一是熟悉的叫卖声,二是对叫卖声的情感加持,三是以例证生活的荒芜。诗歌有乡愁的感念,有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这份担忧稍显消极。历史的变迁总归是以新替旧,生活的精彩会轮番上演,科技终将改变生活。下面,根据诗歌的三部分进一分品味这首诗。
首先看诗人对叫卖声的书写。分贝最高,最易被听见,最易被忽略的声音,是人间烟火气,是日常的生活节奏,这更是底层人民的生活反映。诗人将生活聚焦在这些叫卖声中,更直接更真实地反映生活的面貌。这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是对过往记忆的唤醒,是让人们感受最朴实的生命。诗人罗列的叫卖声中特殊的字眼和尾音,仿佛声音仍在历史长河中回响,从听觉上引发人们的集体共鸣。
再看第二部分,关于诗人的乡愁。叫卖声里的中国是诗人的乡愁,如今,这样的叫卖声越来越稀,而乡愁却是越来越浓。诗人借叫卖声带动乡愁,建立情感联系,这是比较独特的书写。
最后一部分,写未来的生活,这句“如果哪一天沉寂/生活将一片荒芜”,这是对叫卖声消失的担忧,这意味着集体记忆的消亡,一个时代的消失,而更远一点看,等有这些记忆的人都去世了,乡愁也已不复存在,这就是现实。再看诗人所举例子,大疫大年,菜刀钝,狗憋出糖尿病,是对沉寂和生活荒芜的具体体现,说明这种沉寂和荒芜是真实存在的。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在和未来,总有相似之处。
这首诗所反映的问题,所思考的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这是个人情感所赋予的特殊观照。有理由相信,叫卖声里的中国消失了,会有更新的中国出现,乡愁的表现方式或许由新的事物参照。生活也将会越来越美好,如果生活注定会沉寂和荒芜,那也将是在美好之后。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诗人简介
![]()
李不嫁,男性公民,六零后湘人,传统媒体从业者,80年代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因其诗作的特立独行而被称为湖南的老诗骨。
格命草
![]()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7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 (六) (七) 》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个人诗集出版, 购买《格命草诗评全辑》电子版, 可加格命草微信: 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