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重庆泰克公司投资8亿多元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在通过环保验收后不久遭政府强行接管,投资方被拒之门外三年。9月24日,仁怀市官方通报成立专班展开调查,这起横跨三年的纠纷终于迎来破局曙光。
招商引资本是双赢局
据大象新闻报道,2017年为破解茅台镇白酒产业污染难题,仁怀市以PPP模式招标建设日处理1.5万吨的白酒废水处理厂,该项目被列为贵州省重点生态工程,覆盖茅台镇15个村、1045家白酒企业。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一家国企组成联合体中标,约定由企业负责投融资和建设,获得30年特许经营权,期满后无偿移交政府。
据项目创始人唐显策介绍,项目总投资达8.2亿元,其中重庆泰克投资融资超7亿元,占项目公司86%股份。历经四年建设,工厂于2021年1月投入试运行,2022年5月24日顺利通过环保验收,具备正式运营条件。按预期,项目年营收可达3亿元,纯利润近千万元。
验收过后突遭“清场接管”
谁也没想到,环保验收通过仅16天,变故陡生。2022年6月10日上午,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工作人员突然进驻厂区,宣读“解除合同通知书”,以“未按期完工、安全事故拒不整改”等5项为由指控企业重大违约,要求员工两小时内撤离。随后,厂区被另一家公司接管,重庆泰克人员从此被禁止入内。
![]()
![]()
![]()
“保安认出我,把大门小门都上锁”。63岁的唐显策如今只能在山坡远眺自己倾注心血的工厂。这位改革开放后首批赴德留学的环境工程专家,三年来未能踏入厂区一步。
法律程序陷“白条困局”
重庆泰克方面指出,合同明确约定违约后需先通知整改并给予90日宽限期,而非直接解约;即便政府因公共利益终止合同,也需给予足额补偿,但企业既未收到整改通知,也未获任何补偿。
为确认解约合法性,仁怀市工业局曾提起诉讼,却因未预交案件受理费被法院按撤诉处理。此前,遵义中院曾以“不属于民事诉讼范围”驳回起诉,暗示案件可能涉及行政权力滥用,而省高院指令审理后,政府方又放弃诉讼,导致解约行为始终未获司法确认。
企业濒临破产与官方回应
强行接管让重庆泰克陷入绝境:资金链断裂,年预期利润归零,员工从200人裁至30人,近百起债务、劳资纠纷接踵而至,法院传票堆近一米高。唐显策承受巨大压力,头发全白且多次抑郁发作。
![]()
9月24日,针对媒体报道引发的关注,仁怀市政府新闻办发布通报,称已成立专班展开全面调查,承诺“依法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对侵害企业家利益行为严肃追责”,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目前,专班尚未回应“程序合法性”“损失赔偿”等核心问题。
编后:从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到三年僵局,这起事件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生死,更牵动着市场对营商环境的信心。公众期待调查专班能穿透迷雾,以法治为准绳厘清责任,让投资者看到“开门招商”后的法治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