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总觉得,肿瘤患者就应该“卧床静养,不能运动”?恰恰相反——动一动,反而能让身体康复得更快。
其实,除非处于严重治疗副作用期(如高热、严重贫血),否则长期卧床都会导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血栓风险增加。
而适度运动(如缓慢散步等),反而能缓解化疗后的乏力、改善食欲和睡眠。
![]()
然而,所谓的“动一动”,就一定是跑步、爬坡等剧烈运动吗?并非。“动一动”是指“可持续的、低强度的、安全的”身体运动。
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地追求高强度运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活动同样有益于康复。
比如:悠闲地散步30分钟,在家中站桩10至15分钟,又或分几次完成打扫卫生、晾晒衣物等轻体力活,也是轻松有效的体力锻炼方式。
![]()
提及做家务,其实很多人将其看似是日常琐事,但却忽视了它能在重复的动作中,为身体健康带来多样益处。
尤其对像肿瘤患者这类缺乏专门运动的人群而言,是一种“碎片化的健康举动”。
![]()
01
激活身体机能
如扫地、拖地、擦玻璃、整理房间等家务,都需要持续的肢体活动(弯腰、转身、走动),能让心率适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和氧气交换,长期坚持可改善心肺耐力。
相当于“被动”完成了低强度有氧运动。
![]()
02
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
做家务时的身体活动,即使是缓慢走动,也能刺激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消化吸收,减少因久坐、缺乏运动导致的“功能性便秘”。
尤其,对老年人或消化功能较弱的肿瘤患者,饭后半小时做些轻家务(如擦桌子、整理厨房),比久坐更利于肠胃排空。
![]()
03
舒缓情绪,降低焦虑感
重复性的家务动作其实都具有“疗愈性”。因为,大脑在专注于具体事件时,会暂时脱离压力、负面情绪等。类似“正念冥想”的效果,帮助缓解精神紧张。
研究也显示,完成家务后,人体内的“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会有所下降,情绪更易趋于平稳。是很好的转移负面情绪,降低焦虑感的方式。
![]()
04
提高睡眠质量
适度的家务活动,还能消耗身体的“多余精力”,且避免了睡前剧烈运动对睡眠的干扰。
同时,整洁的家居环境也能帮助大脑放松,间接提升睡眠深度。
![]()
注意方式与时间
虽然家务有益,但不当方式也可能导致身体损伤,如长时间弯腰拖地、长时间站立等。
所以,大家需注意“适度”和“方法”。
避免一次性做大量家务,每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内,甚至身体明显疲惫时,将时间缩至更短。
![]()
总之,大家可以将这种“健康行为”融入日常生活,无需专门腾出时间、无需特殊场景,却能在潜移默化中维护身体机能、调节心理状态。
对大多数肿瘤患者而言,“能坚持的、轻松的健康方式,才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而每天花点时间做做家务,不正是这样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选择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