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建设的两大陷阱,很多地方都中招了
产业园烂尾真相:地方政府如何陷入债务困局
百亿产业园沦为荒地,背后隐藏着什么
从繁荣到烂尾:产业园区的发展之痛
![]()
产业园区建设曾经被视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万能钥匙”,各地政府希望通过产业园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提升税收收入。从沿海到内陆,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园、创新孵化基地、物流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划图纸上宏伟蓝图和效果图中现代化建筑群,让无数人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然而现实却远比理想骨感。许多产业园区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成为地方债务的沉重包袱。景德镇投资60亿的以晴产业园已经停摆,工地人去楼空,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土地权属存在严重纠纷。从2024年开始工地就没再开过工,因为拖欠工资,工人们正在讨薪。只完成了主体结构的几栋建筑孤零零地立在工地上,工人宿舍已经人去楼空。
更严重的是,该产业园的建设用地存在严重纠纷。有两块地共118.65亩是景德镇嘉瑞置业有限公司通过网上公开挂牌方式竞得,并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但浮梁县却在未与嘉瑞置业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直接开工建设。
天津夏翔化工管材物流中心同样面临困境,计划投资13亿元的园区如今烂尾楼房超100多座,土地已被查封,投资建设方濒临破产。从2011年8月开始建设至今仍未竣工,项目停滞后,开发方在推进相关手续的申报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天津市规自局滨海新区分局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规自局就规划验收工作存在争议,均不受理相关手续申报,导致后续工作无法开展。
![]()
产业园区开发中出现了两种主要问题模式,这两种模式都看似合理,实则隐藏着巨大风险。第一种是重资产PPP模式。该模式要求政府与企业合作成立SPV合资公司,政府占小股,企业占大股。企业先掏少量资本金,其余靠PPP合同撬动银行贷款。一个100亿投资规模的产业园,按照10%的建筑利润,企业其实只用一年时间就把资本金赚回。工程量越大,建筑利润越多,所以这类项目通常1000亩起。
按照合资合约,贷款还本付息70%由政府负责,剩下30%归企业,相应企业享受30%的优先收益权。如果产业园物业卖不出去,政府还有回购义务。企业不承担任何风险,全靠政府信用撬动融资。
![]()
![]()
第二种是轻资产的EPC+产业园区模式,针对没有PPP额度的地方政府。这种模式也是先和地方政府合资成立SPV公司,企业占大股,政府占小股。项目中标后,企业自己不施工,而是对外低价发包,找工程方垫资,然后把建成的厂房让政府用股权回购的方式买回去。
招商环节常常存在造假现象,会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一批所谓产业合伙人,成立空壳公司注册在西部的厂房里,利用当地政策全部返还。在回购过程中,还会虚报增加工程价款。政府没有钱回购,企业就借钱给政府,把交易关系转换成债务关系。
这些问题的背后存在着明显的监管漏洞和制度缺陷。产业园区建设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但监管职责往往不明确,导致出现问题后部门间相互推诿。在天津夏翔项目的案例中,天津市规自局滨海新区分局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规自局就规划验收工作存在争议,均不受理相关手续申报,使问题无法解决。
规划审批和施工许可环节也存在漏洞。许多产业园区项目在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后期面临规划验收困难。土地管理同样存在问题。景德镇以晴产业园的建设用地产权纠纷表明,土地出让和使用监管不够严格,导致同一地块存在多个权益主体。
产业园区烂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地方债务激增。天津市滨海新区截至2023年9月,除夏翔项目外,逾期竣工导致土地长期低效利用,闲置的工矿仓储用地达到130宗,面积达到1100公顷。有的地块占地面积达到40.4公顷,逾期已超过10年。
这些闲置土地和烂尾项目不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还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进行维护和管理,成为地方财政的持续负担。更严重的是,许多地方政府为产业园区建设提供担保或回购承诺,这些或有负债可能转化为直接负债,进一步加剧地方债务风险。
![]()
面对产业园区烂尾和地方债务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的解决方案。天津市正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旨在通过挖掘现有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于闲置土地和烂尾工程,也将出台相关政策进行严格处置,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和风险评估是关键。产业园区建设必须基于实际需求和经济可行性,而不是盲目跟风。完善监管机制同样重要。需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或相互推诿。
对于已经出现的烂尾项目,需要分类施策:对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接手;对没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及时止损,转型利用。产业园区建设必须从追求数量转向注重质量,从盲目扩张转向精准招商,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
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政策考核体系,不能单纯以GDP和招商引资额作为评价标准,而应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长期可持续性。招商引资需要更加务实,不能为了短期政绩而引入没有实际产业基础的项目。应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最重要的是,产业园区发展必须尊重市场规律,政府应扮演好引导和服务角色,而不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承认在土地供应后的管理上存在疏漏,未能对项目逾期竣工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管。现在整个滨海新区有1100公顷工矿仓储用地处于闲置状态,相当于16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
这些数字背后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发展机遇的错失。产业园区建设必须回归理性,尊重规律,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而不是沉重负担。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科学规划,我们相信产业园区建设能够走上健康发展轨道,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探索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新路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取得积极成效。通过盘活存量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管理模式,产业园区正在焕发新的生机。这不仅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为居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未来产业园区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更加关注可持续性和创新性。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产业园区必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