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回家的极度渴望,往往会让高墙内服刑人员的语气和态度越来越恭顺,甚至有些卑微。当早日回家成为唯一目标,其他的一切自尊、骄傲都会被放下。
表现良好的犯人可以获得减刑,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久而久之,这种表现会内化成为一种行为模式,甚至连写信的语气都不自觉地变得低声下气。
如果家属在会见的时候感受到这种微妙的情绪变化,那可能不是你的错觉,而是他习惯了这样。
“我入监队的时候听管教讲,严管时期没有一分钟空余时间。所以下到普管以后,一直都很乖,不因为刑期短就不忍,所以后来假释也很顺利。”
一位服刑出来的朋友曾这样讲述。
在里面余刑还剩下两三年的时候最难忍,不敢大声讲话,也不敢得罪人,一言一行都要随时注意。
![]()
对于部分刑期较短的服刑人员来说,对这些规矩根本不怕。
他们的心态就是余刑只有几个月,最多也就一年左右,反正也没几天就能出去了,我怕谁?
事实确实是这样,这部分服刑人员刑期太短,没有减刑的机会。
在高墙只是暂时的,对于一些规矩和长远的利益根本“不屑一顾”。
特别是比较在意尊严和好面子的年轻人,没几个愿意忍气吞声的。
所以一旦有什么矛盾,最好不要和他们起冲突,报告管教是最好的做法。
一旦硬来,他们最多就是被拉去严管队,或者是被关禁闭几天。
对于刑期比较长的也是一个道理,那些被判十年以上或者是无期徒刑的,即使他们也很想获得减刑的机会,想要早点回家,但是重刑犯减刑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
考察更严格就不说了,能获得减刑的机会很难。
而且一旦犯点什么错,一扣就是几十上百分。谈自由?太遥远了,根本望不到头。
所以他们在里面也都是会给自己建立一些不好惹的人设。
对他们来说,扣分和严管虽然也有威慑力,但是要忍下这口气对他们来说很难,反正除了死刑,这已经是最坏的结果了。
所以剩下的就是余刑没声几年,特别想回家的这部分服刑人员就比较难了。
就算是被同监的服刑人员怼或者是发生矛盾,也不敢还嘴,何况动手?
你想说,难道这个人已经被磨得没脾气了?
并不然,只是为了回家,任何的冲突对自己都非常不利,可能让考核期的努力变成泡影。
![]()
只能选择息事宁人,“忍”是唯一的办法。
没有希望的服刑人员无所畏惧,因为前方已无路可退,最坏的结果也就那样。
希望近在眼前的短刑犯,不屑一顾。
唯独那些刑期将尽未尽、盼头若有似无的人,被“早日回家”念头拴着,瞻前顾后,不敢踏错半步,活的最为小心翼翼,也最为卑微。
一笔一划的家书,是风雨中并肩的伞。云牵寄小编暖心提示,多交流,让彼此的声音穿过距离,实实在在陪亲人走过每一个寻常或特殊的时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