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校友、全体师生员工、社会各界朋友:
西华大学郫都校区地处古蜀望丛二帝的都邑、被称为“西蜀首善”的郫县(今郫都区)。这里是都江堰灌区的核心区,毗邻“天府粮仓”示范区。西华大学因当年毛主席视察郫县红光后发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而兴建,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学校创立之初的校名即为“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既立足古蜀国望帝“教民务农”、丛帝“治水兴业”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又肩负着以农业机械化报国强国的现代使命。65年来,西华大学始终牢记建校初心,矢志不渝打造现代农业装备,走出了一条科技报国的坚实之路。
![]()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华大学结合自身“农机立校”红色基因和“强工兴农”办学特色,拟筹建四川农业装备博物馆。该博物馆将追溯天府农耕文明传统,深挖农业机械发展历史和文化资源,集中展示从古蜀农耕文明到现代四川智能农机的演进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及西南地区的农业装备发展历程,填补四川地区农业装备类主题博物馆的空白,致力打造一个差异化、特色化的天府农业科技文明展示窗口和区域文旅新亮点。
西华大学现已启动展陈建设工作,为此,我们特面向 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教职工、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朋友发出最诚挚的倡议,广泛征集与农业装备相关的各类藏品。
![]()
一、征集范围
01 传统农具类
四川及西南地区历代使用的犁、耙、耧、锄、镰、铧、水车、风车、石磨、碾子、稻桶、纺车等各类耕作、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加工工具。
02 近现代农业机械类
新中国成立前后至改革开放初期使用的各类农业机械,如进口或国产的拖拉机、收割机、柴油机、抽水机、播种机、脱粒机等及其相关配件。
03 当代智能装备类
代表当代农业科技水平的智能化、自动化农业装备模型或实物,如GPS导航拖拉机、无人机植保机、智能灌溉系统、农业机器人等。
04相关见证物类
文献资料:与农业装备相关的设计图纸、使用说明书、老照片、宣传画、票证(如购买拖拉机的票证)、商标、广告、书籍报刊等。
影像资料:记录传统农具使用场景、早期农机作业场景的纪录片、电影、录像带、照片等。
证章牌匾:农业劳动模范奖章、农机站牌匾、重要会议证件等。
民间记忆:与重要农具、农机相关的口述史、故事传说等。
![]()
二、征集方式
01 捐赠
我们热忱欢迎无偿捐赠。对于所有捐赠者,我们将颁发捐赠证书,并在展品说明中永久署名。大宗重要捐赠,可举办专题捐赠仪式或以捐赠者名义设立专题展区。
02 借展
对于不愿捐赠但愿意提供借展的藏品,双方可协商签订借展协议,由学校进行专业保管和维护,展品说明中标注借展人信息。
03 复仿制品
对于特别珍贵、所有者希望自行保存原件的藏品,在征得同意后,学校可采用专业手段进行复仿制,以便于展览研究。
三、联系方式
学校档案馆(校史馆)作为藏品的临时保管部门,负责藏品的收集与整理。藏品持有者可直接前往档案馆(校史馆)办理移交;纸质文档和照片可扫描或翻拍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外,可通过电话或面谈等方式与档案馆(校史馆)联系,协商确定移交方式。对于大型设备、贵重物品、价值难以判定或需特殊保管条件的藏品,由学校协调鉴定和安排保管事宜 。
地点:西华大学郫都校区档案馆(原老图书馆)4楼
电话:028-87386503(工作日上午8:30-12:00,下午2:00-5:00)
邮箱:dag@maiL.xhu.edu.cn
联系人:陈老师、许老师
一犁一耙,书写农耕华章;一机一械,见证历史沧桑。
您可以捐赠见证四川农业装备发展历史的藏品,也可以提供征集线索和真知灼见,还可以多种形式参与共建。具体事宜欢迎联系我们,我们期盼您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让历史的身影在时光的隧道中闪耀。
谨致最崇高的敬意!
西华大学
二〇二五年九月二十四日
![]()
编辑 | 卢城秀
编审 | 王莉 陈彧 王舒
点赞!祝福西华的明天更加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