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背景与意义
![]()
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手术治疗中,间接减压与融合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因植入大尺寸融合器、实现有效间接减压和脊柱力线矫正而广泛应用。近年来,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椎间孔外腰椎椎间融合术(BE-ELIF)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技术,通过双侧放置可扩张融合器实现间接减压,但此前缺乏与OLIF的直接比较研究。因此近期有学者[1]根据两年随访研究结果,比较了BE-ELIF与OLIF的临床效果。
![]()
研究方法
![]()
研究设计: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2022年日本某医院49例单节段L4/5退行性滑脱症患者,分为BE-ELIF组(27例)和OLIF组(22例)。
手术技术:
BE-ELIF:双通道内镜下切除双侧上关节突(SAP),植入两枚可扩张钛合金融合器,减压不进入椎管。
OLIF:经腹膜后入路植入钛涂层PEEK融合器。
评估指标:
临床结果: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背部疼痛评估问卷(JOABPEQ)。
影像学参数:滑脱距离(DS)、椎间隙高度(DH)、节段前凸(SL)、腰椎前凸(LL)、骨盆倾斜角(PT)等。
![]()
左侧入路的BE-ELIF手术示例。(A)切口设计,E为内镜切口,W为操作器械切口;(B)三维CT图像的内窥镜视野定位;(C)上关节突周围剥离(△);(D)在确定上关节突(△)后,在透视下用凿子切开上关节突;(E)上关节突向下切除至小关节,屏幕上方为下关节突关节面(△);(F)椎间盘(△)外侧半孔暴露;(G)处理椎间盘至骨性终板显露;(H)下关节突保护硬脑膜及走形神经根,牵开器保护出神经根(△);(I)牵开器保护出口神经根状态下,椎间隙插入可扩张的融合器;(J)透视下同时撑开两侧的两个可扩张融合器
![]()
研究结果
![]()
临床结果
疼痛缓解:OLIF组术后1年下肢及臀部疼痛缓解率显著优于BE-ELIF组(VAS改善率90% vs. 65%,p=0.043)。
麻木改善:BE-ELIF组术前下肢麻木评分较高(VAS 6.93 vs. 5.00,p=0.013),但两组术后改善率无显著差异。
JOABPEQ评分:两组在腰部功能、行走能力等各领域改善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影像学结果
滑脱矫正:BE-ELIF组滑脱距离改善更显著(Δ3.5±1.6 mm vs. Δ2.5±1.9 mm,p=0.009)。
椎间隙恢复:BE-ELIF组术后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OLIF组(13.4±2.3 mm vs. 9.7±1.6 mm,p<0.001)。
融合率:两组无显著差异(BE-ELIF 78% vs. OLIF 68%,p=0.45)。
![]()
![]()
![]()
BE-ELIF的优势:
通过双侧可扩张融合器实现更强的滑脱矫正和椎间隙恢复。
避免OLIF相关的腹腔脏器损伤风险,手术安全性更高。
保留椎板及下关节突,减少术后脊柱稳定性破坏。
BE-ELIF的局限性:
手术时间较长(181.7±44.3分钟 vs. 102.7±20.7分钟,p<0.001)。
术后1年下肢疼痛缓解率略逊于OLIF,可能与融合器接触区域差异相关。
![]()
典型病例。(A) L4处Meyerding II级退行性椎体滑脱的x线侧位片;(B)术前磁共振显示椎管至双侧侧隐窝狭窄;(C)矢状位MRI示腰椎滑脱导致L4/5狭窄;(D)术后2年的侧位影像学显示椎间盘高度恢复和脊柱滑脱矫正;(E)正位片显示两个融合器对称放置;(F)术后2年的CT成像显示椎间骨形成,与终板交联;(G)术后轴位MRI显示椎管和侧隐窝间接减压,保留了椎板和下关节突;(H)术后矢状面MRI显示椎管增大,椎间盘高度恢复,脊柱滑脱改善。
![]()
结论
![]()
BE-ELIF在滑脱矫正和椎间隙恢复方面优于OLIF,且并发症风险低,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微创术式。对于存在高髂嵴、腹膜后血管变异等OLIF禁忌症患者,BE-ELIF提供了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参考文献
1. Yoshimizu T, Saito S, Miyake T, Mizuno T, Nosaka U, Ishii K, Watanabe M, Sasaki K. Two-year follow-up of 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assisted extra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how to perform indirect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under endoscopy: a retrospective study in Japan. Asian Spine J. 2025 Apr 7. doi: 10.31616/asj.2025.007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195631.
来源:脊柱甘露语林
作者:甘露语林学术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