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友在国外问答网站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中国这么伟大,为什么从来没有发明过任何东西?”
说实话,这种认知水平确实让人震惊,不过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聊聊中国的发明创造。
那么,中国创造究竟有些什么?是怎么改变着世界的?
在很多人眼里,中国的“四大发明”已经 成为了历史书里的固定名词
一提起中国古代的发明,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这些发明的出现,每一个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
比如造纸术的出现,不只是为了方便人们写字,更是直接改变了文明的传播方式,以前欧洲人写《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厚重不说,价格还昂贵。
古埃及人用莎草纸,可耐久度又比较差。
而中国早期用的竹简重的吓人,一本成书要用几十斤竹简,两三个人都搬不过来。
![]()
直到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才让知识真正走向平民,后来这门技术传到了欧洲,才有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我们造纸,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也不可能被广泛传播。
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来说也是意义重大,在指南针普及之前,航海靠的是观测天象,可一旦遇上极端天气,立马变成睁眼瞎。
![]()
北宋时期指南针被发明了出来,这才有了后来郑和七下西洋,同时也让欧洲人得以驶向新大陆。
如果是没有指南针,哥伦布能不能发现美洲大陆都难说。
再说说火药,很多人觉得火药是战争的产物,其实不是,在中国火药最早是炼丹士求长生用的,后来才逐渐被用在了做烟火、信号上。
![]()
传入欧洲之后,人们才开始把他用作战争,这也就导致了欧洲封建制度因此被撼动,骑士和城堡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象征。
火药的出现,推动了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转变为热武器时代。
最后就是活字印刷术,在以前的欧洲,修道士抄一本书得耗上好几年的功夫,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书籍。
![]()
而印刷术传过去之后,书籍成了人人都能读得起的东西,知识的快速传播推动了欧洲的科学革命,如果没有印刷术,牛顿、伽利略的思想也未必能传开。
所以那些说中国没发明过东西的美国人,本身就是在享受中国的发明成果,只是他们习以为常,忘记了源头是谁。
可如果只把中国的创造力局限在“四大发明”,那未免太小看我们的祖先了。
![]()
北宋科学家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是古代自动化机械的巅峰之作,它不仅能观测天象,还能自动报时,甚至有小人偶敲钟击鼓。
整个装置用水力带动齿轮运转,实现星象运转和时间同步,放在今天也绝对是黑科技,要知道那可是公元1092年,那时候的欧洲还处在中世纪的钟楼机械阶段。
这些例子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的创造力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那既然古代如此辉煌,那为什么今天还会有人质疑中国没有发明呢?这就要从我们近代的转折开始说起。
![]()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确实有过一段落后时期,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工业革命的车轮滚滚而来,但我们却没能及时搭上蒸汽机和电气化的快车。
那时的欧洲已经在钢铁、机械、化工等方面遥遥领先了,而我们仍在传统农耕的轨道上打转。
这种差距,不仅让中国遭受了长达百年的屈辱,也在国际认知中留下了“落后、没创新”的刻板印象。
![]()
再加上西方教育体系更多只强调自己的科学史,对中国的贡献往往轻描淡写,所以长此以往,外界就容易觉得“中国除了四大发明,就没啥东西”。
但事实是,进入现代之后中国早已重新拾起了创新的大旗,今天的中国不仅在应用层面有大批创造,还在基础科学、前沿科技上不断突破。
![]()
1970年代,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团队从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得到灵感,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这种药物对抗疟疾效果显著,挽救了非洲、东南亚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青蒿素的成功是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典型,世卫组织后来将它列为疟疾首选药物,甚至开发出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多种衍生物,奠定了国际标准疗法,屠呦呦本人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
要说现代创造中最有发言权的,那还得是中国的高铁。
中国的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四个小时左右就能到,从广州到贵阳,高铁穿越崇山峻岭,让过去十几个小时的路程缩短到几个小时。
更厉害的是中国的高铁技术还出口到了印尼、泰国、欧洲一些国家,成为新一代“国家名片”。
![]()
高铁是中国在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控制系统上的全面突破,可以说这是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创造的标志之一。
除了高铁,中国在信息通信领域也有不小的领先。
5G基站数量,中国已经建成超过330万个,覆盖几乎所有县城和主要乡镇,远超其他国家。像德国电信、英国沃达丰等运营商,很多地方也在用中国公司的设备。
![]()
这项技术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率和应用,远程医疗、无人驾驶、智慧工厂,都离不开5G的支持。
在能源领域,中国的特高压输电同样是一项世界领先的发明,它能把几千公里外的风能、光能,以极低损耗送到东部负荷区。
而且这项技术不仅在国内应用,还出口到了海外,比如智利的600千伏超高压直流项目,全长1500公里,跨越阿塔卡马沙漠等极端环境,就是由中国企业中标建设。
![]()
这类项目展示了中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重要角色。
说到前沿领域,中国也不是“跟随者”,而是实打实的引领者。
2016年,中国发射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是全球第一颗专门用于量子通信与量子物理实验的卫星。
它完成了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隐形传态等多个重大实验,星地通信距离突破1200公里,比同等距离的光纤效率高出几个数量级。
![]()
国外专家甚至评价: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领先世界10年。
除了“墨子号”,还有“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它的能量解析度极高,能帮助科学家探索宇宙中最神秘的暗物质。
虽然这些成果不像高铁、5G那样立竿见影,但在推动基础科学发展、理解宇宙奥秘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
所以,当有人问中国为什么没发明任何东西时,答案其实很简单:他看到的只是片面。
从古代的水运仪象台、四大发明,到近代的青蒿素、高铁、5G、特高压,再到前沿的量子通信、暗物质探测,中国的创造力贯穿古今。
真正的问题不是“中国有没有发明”,而是外界什么时候能真正意识到,这个古老国家,正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推动世界向前。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