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26日,在"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上,68岁的孙秀菊站在台上,声音微微发颤:"十年前,我以为自己活不过化疗疗程;现在,我能给丈夫做饭、陪孙子玩,连医生说我都看不出是病人......"台下掌声响起时,她望向台下的丈夫和袁希福院长,眼里泛着泪光。
![]()
2015年4月,孙秀菊像往常一样在姐姐家帮着带娃。抱孩子上楼时,她突然觉得"气不够用",想着"可能是累了",没太在意。但接下来的日子里,干咳越来越频繁——说两句话就得咳一阵,夜里睡觉也总被咳醒。
8月,姐姐听说淮河医院专家来县医院坐诊,催她去检查。拍完片子,专家看了片子却把丈夫单独叫了出去。"出门那刻,我心凉了半截。"孙秀菊回忆,"我当时就想:'是好病能背住我?'"
![]()
检查结果如她所料:左肺腺癌,合并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转移,左枕叶斑点状异常信号不排除脑转移。
确诊后,孙秀菊开始了20次脑部预防性放疗。放疗的副作用来得迅猛——恶心、呕吐,身体迅速垮掉。随后转到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化疗,情况更糟:"白天黑夜哭,跟女儿说'指不定化疗没做完,我就没了'。"
最绝望时,她甚至想过跳楼。"老公、姐姐、哥哥到处找我,同病房的癌友劝我:'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孩子怎么办?'"
转机出现在一位病友的提醒里:"试试中药吧,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治肿瘤有一套。"
2015年9月30日凌晨三点,家人带着孙秀菊赶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见到袁希福院长时,她情绪低落:"我不行了......"
袁院长和主管医生轮番劝她:"身体好了,才有机会!带瘤生存就像种地,小草不影响地壮,地壮了收成才好。"
喝中药的第三周,孙秀菊感觉身上有劲儿了,消化也好了。"放疗化疗时,别人吐得厉害,我没吐过。"她回忆。
2015年底,她完成6次化疗,复查显示病灶缩小。此后,她开始"中药+靶向药"的联合治疗。2016年4月21日复查,左枕叶强化影消失,左肺结节影减小;4月22日到希福医院复诊时,她能每天锻炼六七里地,只是膝盖有点疼。
但命运并未停止考验。2016年8月,她查出肝占位;更揪心的是,同病房的病友陆续离世。"那阵子,我总觉得自己也快了。"她坦言。
![]()
但丈夫的话点醒了她:"有人比有钱强,有人干活有劲啊;没人,挣钱就没劲了。"
2017年起,孙秀菊进入春秋两季巩固用药阶段。身体逐渐稳定后,她开始照顾孙辈、打理农田,甚至能帮丈夫干农活。"在外头,他确实没少挣钱;在家里,我能搭把手,日子就踏实。"
2024年4月26日,站在抗癌明星交流会的舞台上,孙秀菊说出了藏在心里十年的话:"俺俩孩子上大学那会,都是他(丈夫)供的;我在家看着地,他在城里挣钱......我一辈子都感谢希福院长、于主任,还有俺老公——要不是你们,我没有今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