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明尼阿波利斯东湖街1527号,一栋充满人文关怀与艺术气息的建筑静静矗立,它就是“The Family Partnership”的新总部大楼。这不仅仅是一个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场所,更是一个以建筑语言传递希望与尊严的典范。该项目凭借其卓越的设计与社区贡献,荣获了2021年MNCREW庆典奖的“经济与社区改善”及“卓越设计”双重殊荣,其成功背后,是一场关于建筑装饰的革新——“砼画”(Concrete Painting)工艺的精彩实践。
![]()
一、以建筑为画卷,凝聚社区力量的“砼画”艺术
![]()
“The Family Partnership”旨在为受贫困和逆境影响的家庭提供帮助。正因如此,项目的设计方BWBR Architects与建造方Mortenson Construction及预制构件商Wells,在建筑的视觉呈现上倾注了深厚的心血。他们摒弃了冰冷呆板的传统混凝土立面,转而将芬兰GC发明的“砼画”工艺应用于建筑外墙。
![]()
通过您提供的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外墙并非单一的灰色,而是由多样的、带有精美图案的预制混凝土板拼接而成。有的部分呈现出精致的枝叶纹理,有的则像抽象的几何图案,还有的柱体上印刻着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地图和多种语言的“欢迎”字样,寓意着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正如“The Family Partnershi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莫莉·格林曼(Molly Greenman)所言:“当你来寻求帮助时,通常处于人生的低谷,而这个地方对你说,‘这是为你而存在的’,它在说,‘你值得拥有,你是有价值的’。”这些“砼画”图案,将冰冷的建筑转化为有温度的艺术品,向每一位到访者传递着希望、关怀与归属感。
![]()
二、当建筑邂逅AI与文化:未来建筑装饰的潮流密码
![]()
“砼画”作为一种创新工艺,其潜力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是建筑美学的突破,更是与时代潮流深度契合的未来趋势。
契合AI时代的个性化创作:在AI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砼画”工艺可以与AI设计软件无缝结合。设计师可以利用AI快速生成海量创意图案,并根据建筑的特定功能、周边环境或文化背景进行深度定制。AI的介入将极大提升设计效率,实现“千楼千面”的个性化建筑表达,让每一栋建筑都拥有独特的“身份”。
让建筑承载文化与历史的画廊:通过“砼画”工艺,建筑立面可以如同画布一般,承载历史记忆、文化图腾、城市地图甚至族裔艺术。这使得建筑不再只是冰冷的居住或工作空间,而是成为讲述故事的公共艺术品,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无声见证者。
环保与安全的双重优势:与传统的喷涂、贴砖等装饰方式相比,“砼画”是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完成图案印制,减少了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避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同时,图案与混凝土融为一体,没有脱落风险,从根本上提升了建筑外立面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超长的耐久性与低维护成本:混凝土本身就以其坚固耐用著称。“砼画”图案通过化学或物理方式固化在混凝土表面,耐候性极强,抗紫外线、风雨侵蚀,图案色彩持久如新。这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和翻新的成本,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劳永逸”。
自媒体时代的流量引力: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独特而美丽的建筑本身就是强大的“流量入口”。像“The Family Partnership”这样拥有独特“砼画”装饰的建筑,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拍照、打卡、分享的焦点。这种强大的视觉吸引力,不仅提升了建筑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形象,也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文化地标。
三、技术革新背后的中芬企业的贡献
“砼画”工艺的创新与推广离不开全球先驱者的努力。其中,芬兰的GC公司以其在预制混凝土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成功研发出“砼画”这一革命性工艺,为建筑装饰开启了全新的篇章。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企业的贡献。在“砼画”工艺的全球化推广中,中国深圳市威锴众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将这项先进技术引入中国市场,并针对中国的预制件生产特点进行了本土化创新与推广,让更多中国建筑得以拥有独特的“砼画”外衣。
“The Family Partnership”项目正是这一技术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的典范。它向世界展示了“砼画”的无限可能,预示着一种全新的、更具个性、更环保、更安全的建筑美学时代正在到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