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题为“P3IPs activate autophagy by disrupting the GAPC2-ATG3 interaction and target TuMV 6K2 for degrad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植物未知功能蛋白P3IPs通过抑制GAPC-ATG3相互作用、激活自噬并介导芜菁花叶病毒(TuMV) 6K2降解,从而增强植物抗性的一种分子机制。P3IPs蛋白在植物中且具有明显的保守基序,但功能未知。该研究发现P3Ips可以通过抑制GAPC-ATG3相互作用激活自噬,并发现TuMV 6K2蛋白是寄主发挥自噬抗病毒作用的新靶点。这些发现拓展了我们对自噬抗病毒防御的理解,并为设计针对病毒的广谱抗性策略提供了功能基因。
![]()
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一种新型寄主蛋白P3IP,可与水稻条纹病毒(RSV)p3蛋白互作,并通过激活自噬作用促进p3蛋白降解,从而抑制病毒感染(Jiang et al., 2021)。P3IP在植物物种间具有保守性,然而P3IP激活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广谱抗病毒防御中的潜在作用仍不清楚。
该项研究表明,拟南芥中的两个同源蛋白AtP3IP和AtP3IPH(统称为AtP3IPs)同样能够激活自噬,显示了P3IP激活自噬的功能保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AtP3Ips可通过竞争性破坏自噬负调控因子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Cs)与自噬相关蛋白ATG3的相互作用来激活自噬。这是首次发现寄主因子可通过靶向GAPC-ATG3互作来调节细胞自噬活性。接种分析表明,过表达AtP3IPs植株表现对TuMV的抗性,而功能缺失突变体则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深入研究发现,AtP3Ips识别TuMV 6K2蛋白并促进其自噬降解,从而表现抗病毒作用。
![]()
该研究揭示了P3IPs通过抑制GAPC-ATG3的互作激活寄主自噬的一种分子机制,也表明了P3IPs在激活自噬过程中的功能保守性,还确定了TuMV 6K2是寄主自噬抗病毒的新靶标,这些发现拓展了我们对植物抗病毒自噬分子机制的理解。
该研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陈莹为论文第一作者,燕飞研究员和鲁宇文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陈剑平院士对该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支持,课题组吴官维、彭杰军、郑红英、林林副研究员,以及在读博士生陈益、胡安琪参与了工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7056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