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龙要收尾了,该准备秋收了。”
农人们常常看天象,安排农事工作。你知道什么是“龙收尾”吗?
人们是如何通过“龙收尾”来判断季节,指导农事活动的?今年“龙收尾”出现在何时?有何影响?需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
一、何为“龙收尾”?
“龙收尾”,是中国古代星象学中的一个独特概念。古人将天球赤道和黄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二十八宿,类似于西方的星座,也称为二十八星(或舍),宿表示日月五星的所在位置。
![]()
二十八宿分成4组,与东、北、西、南四宫和动物命名的四象相配。其中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共同组成了一条蜿蜒的东方苍龙。
![]()
这条“天龙”在春季二月二露出犄角,即龙抬头。到了夏季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左右,腾跃中天,即人们常说的“飞龙在天”。到了秋季八月初二,则开始摆尾西沉,被称为“龙收尾”。
![]()
《诗经·豳风》中“七月流火”的“火”,指的就是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二(大火星),每年夏历六月其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到了七月向西偏移下落,其西沉标志着炎热消退,凉秋来临。
![]()
在民间,老话常说“龙尾现,稻田黄;龙尾藏,谷入仓”,“龙收尾,粮满仓等,其大致意思是到了“龙收尾”之时,谷物成熟了,粮食要收回仓里了。
![]()
二、今年“龙收尾”有两大特点
1.双节合一,天象与节气同步
今年的“龙收尾”时间落在公历的9月23日晚8点,农历的八月初二,这一天也正好是秋分日,这是历法上的罕见巧合。
![]()
2.与闰年相遇,农时延长
2025年是农历闰年,有两个六月,导致整个农历年的时间跨度延长。这使得今年的龙收尾天象,与实际农时产生了特殊对应关系。
民间有话说:“龙尾落得急,收稻要赶早;龙尾落得缓,收稻还可晚。”在一些稻作区,受闰月的影响,水稻生长期可能比往年有些许延长。农民们可以根据天象调整收割时间。
![]()
三、如今为何还要看龙收尾?
说到最后,可能有人会问,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随时可查阅各种天气信息,我们为什么还要关注这种古老的天象?
答案很显然,“龙收尾”不仅是一种天文现象,更是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
![]()
在不少农村地区,老人们仍然通过这些传统智慧和老经验来指导生活,安排农事活动。这种代代相传的“观星智慧”,是现代气象预报无法替代的文化遗产。
![]()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我们一起聊聊。
图片来自网络及AI绘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