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地铁梦碎!一个 “尴尬” 千万人口城市的最后执念

0
分享至

很多城市都曾将“通地铁”视为城市能级跃升的“入场券”,河南域副中心城市南阳也不例外。

这座曾跻身千万人口俱乐部、却因“双非”身份(非副省级、非省会)被称作“最尴尬千万人口城市”的地方,对轨道交通的渴望从2016年便已生根。

彼时,同为河南域副中心的洛阳获批地铁规划,南阳同步启动自身轨道交通规划编制,期待紧随其后圆“地铁梦”。

然而,2018年地铁审批门槛抬高,南阳因经济、人口指标不达标,地铁梦逐渐搁浅。

近期,南阳官方回应网友轻轨建设建议时称,城市符合轻轨报批标准且已完成线网规划,让“轨道梦”看起来有了转机。



01

南阳对轨道交通的“执念”,始终绕不开与洛阳的“对标”逻辑。

2016年8月,洛阳正式获批轨道交通一期计划,确定建设1号线、2号线,成为河南除郑州外首个拿到地铁“入场券”的城市。

这份突破让同为河南域副中心的南阳备受触动——

几乎在同一时间,南阳也启动了自身轨道交通规划的编制并完成招标,试图通过建设地铁跻身河南城市发展“第二梯队”核心阵营。

在当时的语境下,“通地铁”不仅是交通升级的需求,更暗含着“不甘落后”的面子诉求,是南阳证明自身城市能级的重要方式。

但这份期待很快被政策门槛“泼了冷水”。



2018年,国家出台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52号文”,明确了地铁项目的三道硬门槛: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亿元以上、GDP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

从南阳后续披露的数据来看,尽管2024年其GDP达到4879.08亿元,超过3000亿元的要求,但关键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222.2亿元,距离300亿元门槛差了近80亿元。

市区常住人口更成“软肋”,至今无权威数据披露,仅根据全市512.10万城镇人口规模推测可能超过150万,远未达到300万标准。

多重指标不达标,让南阳的地铁规划彻底陷入停滞,即便民间呼声不断,也始终没有实质进展。

02

为延续“轨道梦”,南阳不得不将方向转向轻轨。

2022年,《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重点推进洛阳、南阳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给了南阳省级政策支撑。

2023年底,《南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通过专家评审,且明确采用轻轨制式(跨座式单轨)。

官方将这一转变称为“务实选择”,但本质上,这更像是“达不到地铁标准后的退而求其次”——

轻轨申报门槛更低,比如城区常住人口150万左右即可,南阳恰好能勉强触碰这一底线,与其说是“主动调整”,不如说是“无奈适配”。



即便符合轻轨报批标准,落地仍面临两大政策“硬约束”。

一方面,国家层面已明确不再受理新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申请,对于此前从未开通轨道交通的南阳而言,若政策不调整,“零的突破”几乎无望。

另一方面,财政部此前发文严禁“违规举债建设无收益市政基础设施”,而轻轨与地铁类似,属于典型的“无收益项目”,票价收入远不足以覆盖建设和运营成本,只能依赖财政补贴或举债。

这两道红线之下,南阳官方的“积极回应”更像是对民众期待的“情绪安抚”,而非具备落地条件的实质性进展——

“符合标准”和“能获批、能建成”,之间还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03

抛开政策因素,从南阳自身发展实际来看,轻轨建设的“必要性”本身就站不住脚,核心矛盾在于“需求不足”与“财政承压”的双重困境。

首先是人口基本面的支撑乏力。

南阳曾是全国千万人口城市之一,但如今已沦为“尴尬的前成员”——

从2010年到2024年,其常住人口从1026.30万人一路降至945.40万人,12年间累计减少超80万人,是河南省内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



尽管推测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50万,达到了轻轨申报的人口门槛,但必须正视的是,南阳仍是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市:

2024年其第一产业占比高达15.7%,远超河南省8.6%的平均水平,城区人口中农业转移人口占比不低。

而轨道交通的核心价值是服务“高频跨区域通勤”,需要以非农人口主导的通勤结构为基础,南阳真正有此类刚需的人群数量,远低于同规模的工业城市。

这意味着,即便轻轨建成,也可能面临“早高峰不挤、平峰期空跑”的尴尬,沦为“观光线”而非“通勤线”,资源浪费风险显著。

其次是建设与运营的成本压力。虽然轻轨建设成本远低于地铁(地铁每公里综合造价超10亿元,轻轨为1.5-3亿元),但对于财政并不宽裕的南阳而言,仍是一笔“大开支”。



以一条20公里的轻轨线路计算,仅建设成本就需30-60亿元,而南阳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222.2亿元,还需优先覆盖教育、医疗、养老等刚性民生支出,能腾挪给轻轨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

更关键的是后续运营成本——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城市的轨道交通都依赖财政补贴,轻轨也不例外,每公里每年的运营成本可达数百万元。

换言之,若线路开通后客流不足,每年的补贴将成为长期财政包袱,最终可能陷入“建得起、养不起”的困境,甚至出现“缩减班次、沦为摆设”的情况。

04

此前柳州轻轨因“未批先建”被列为反面典型,最终不得不拆除,“教训极其深刻”。

而同为曾经的“尴尬千万人口城市”保定,已逐渐接受现实,不再执着于轨道交通。

与此同时,公众舆论也在发生微妙变化:

过去“建地铁/轻轨=城市发达”的认知正在消退,更多人开始追问“钱从哪来”“建好谁坐”“是否浪费纳税人资金”,从“基建崇拜”转向“成本意识”。



对于南阳而言,与其执着于“轻轨梦”这一形式,不如先聚焦核心问题:

如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文旅等特色产业,吸引人口回流、提升居民收入?

如何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增强城市吸引力?

毕竟,城市发展的核心不是“有多少条轨道”,而是“居民生活是否便利、就业是否容易、收入是否增长”。



若为了“圆一个梦”而忽视现实困境,最终可能重蹈柳州覆辙,既浪费财政资金,又拖累城市发展。

当下,轨道交通的扩张窗口已彻底关闭,对于南阳这类城市而言,放下“轨道执念”,回归“小而美”的发展本质,才是更理性的选择——

与其追求“高大上”的轻轨,不如完善地面公交、共享单车等“低成本通勤体系”,这或许更贴合农业大市的实际需求,也更能赢得民众认可。

作者:言叔,资深财经评论员,坚信 “认知才是最大的不动产”。关注我,用不一样的视角看世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再打下去可能灭国,三年前乌克兰还有4300多万人,如今还有多少?

再打下去可能灭国,三年前乌克兰还有4300多万人,如今还有多少?

来科点谱
2025-06-04 06:45:02
乱了!全乱了!只有5℃!

乱了!全乱了!只有5℃!

江南晚报
2025-11-03 02:03:34
大动作:英伟达将在韩国部署26万枚GPU!为什么黄仁勋押注韩国?

大动作:英伟达将在韩国部署26万枚GPU!为什么黄仁勋押注韩国?

王爷说图表
2025-10-31 17:02:15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1 05:10:03
“背飞女王”远嫁美国!住豪宅,52岁白人老公身材健硕

“背飞女王”远嫁美国!住豪宅,52岁白人老公身材健硕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3 05:35:52
洗衣机的“快洗模式”不能乱用,听师傅提醒,才知道我一直用错了

洗衣机的“快洗模式”不能乱用,听师傅提醒,才知道我一直用错了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11-01 17:27:00
《依依向北风》王潇出轨:不是不爱盛雪竹,而是自卑和攀比害了他

《依依向北风》王潇出轨:不是不爱盛雪竹,而是自卑和攀比害了他

潇洒的怂熊
2025-11-03 01:58:04
亚洲第一个倒下的国家即将出现,曾比肩中国,如今在走日本的老路

亚洲第一个倒下的国家即将出现,曾比肩中国,如今在走日本的老路

闻识
2025-10-15 18:48:02
耗资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却花5000万吃零食,被央视痛批后破产

耗资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却花5000万吃零食,被央视痛批后破产

振华观史
2025-10-31 16:25:53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深度报
2025-09-11 23:05:16
那年暗恋高中女老师,毕业时我鼓起勇气表白,她笑着提出一个要求

那年暗恋高中女老师,毕业时我鼓起勇气表白,她笑着提出一个要求

晓艾故事汇
2025-10-30 17:20:46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人老办法”,到底是啥?别被网上说法带偏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人老办法”,到底是啥?别被网上说法带偏

原广工业
2025-11-03 01:50:18
爆雷!泉州一公司突然倒闭,老板疑似卷钱跑路...

爆雷!泉州一公司突然倒闭,老板疑似卷钱跑路...

泉州热榜
2025-11-02 22:06:58
民宿成了中国游客的“隐秘交易所”:日本风俗女坦言,“中国客人很大方小费给的多”。

民宿成了中国游客的“隐秘交易所”:日本风俗女坦言,“中国客人很大方小费给的多”。

日本物语
2025-10-13 21:15:04
美国的一纸诉状,揭开了陈志和太子集团迄今为止最详尽内幕

美国的一纸诉状,揭开了陈志和太子集团迄今为止最详尽内幕

清晖有墨
2025-10-27 11:09:50
“我彻底废了!”英国小哥每天疯狂暴走27公里,坚持一周后身体变化惊呆所有人!

“我彻底废了!”英国小哥每天疯狂暴走27公里,坚持一周后身体变化惊呆所有人!

最英国
2025-11-02 17:15:20
霍思燕这件衣服太宽松了吧,练个瑜伽都快走光了,是故意的吧

霍思燕这件衣服太宽松了吧,练个瑜伽都快走光了,是故意的吧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0-26 03:25:09
量子科技站上“十五五”风口:万亿市场开启,核心标的全梳理

量子科技站上“十五五”风口:万亿市场开启,核心标的全梳理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2 11:49:00
好久没见到这样又美又飒的小姐姐了,瑜伽裤一穿,清纯又动感

好久没见到这样又美又飒的小姐姐了,瑜伽裤一穿,清纯又动感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02 16:54:11
卢梭: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发脾气、讲道理、自我感动

卢梭: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发脾气、讲道理、自我感动

杏花烟雨江南的碧园
2025-10-16 07:00:03
2025-11-03 06:39:00
言叔财经视角 incentive-icons
言叔财经视角
财经与视角,复盘与日记。
630文章数 2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手机
本地
教育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教育要闻

背诵很多遍依旧写不出来,要让自己根据真题练习模拟写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