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滕王阁序》,估计不少人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篇文章从小学语文课本开始,就被当成文言文背诵的必杀技,老师们总爱强调它的骈文结构、对仗工整,还有王勃那股子少年天才的锐气。背着背着,大家都熟了,可要是问问滕王是谁,很多人都得挠头。为什么呢?因为课本里压根儿没提,或者老师一带而过,就直接切入正文了。这事儿搁谁身上都觉得奇怪:一篇以滕王阁为名的序言,主角明明是王勃和那座阁子,滕王本人却像个透明人。老师们为啥避而不谈?说白了,这里面藏着历史的一堆破事儿,让人没法儿堂堂正正地讲给学生听。
![]()
滕王本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第22个儿子,生在贞观二年,也就是公元628年。那时候李世民已经通过玄武门之变稳坐皇位,李渊退居太上皇,日子过得窝囊巴巴的。晚年闲着没事,李渊又添了几个儿子,李元婴就是其中最小的那个。从小就沾了老爹的光,备受宠溺。李渊虽说没了实权,但宫里好吃好喝的供给照旧,李元婴从小锦衣玉食,啥要求都依着。等李渊一死,贞观九年的事儿,李元婴才七岁,这小子就彻底放飞了。没几年,贞观十三年,十一岁的他被封为滕王,领一千户食邑,去了山东滕州当散王。按理说这是份闲差,可李元婴一到地方,就开始折腾。
![]()
滕州那地方,本来就穷乡僻壤,他倒好,第一件事儿就是大兴土木。征民夫砍树运石,修池塘堆假山,封地里的树木被伐了大半,农田都蒙灰了。百姓们本来就指着那点林子打柴过日子,现在山头秃了,灶台都生冷了。地方官吏看不下去,上书弹劾,说他扰民伤财。李世民虽说忙着治国,但自家弟弟这德行也看在眼里,只能留中不发,意思是压着不往下传。可纸包不住火,贞观十五年,李元婴被贬到金州刺史,那可是陕西安康一带,山高路远,条件苦哈哈的。他到了那儿也没消停,又修行馆挖河道,仆役们扛着木材在雾里爬坡,周边村子更穷了。这样的调调动动,永徽三年迁苏州刺史,次年又转洪州都督,也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
洪州这地方,赣江边上,风景不错,李元婴一瞧中意了。永徽四年,他下令建滕王阁,三层高楼,飞檐雕梁,里面铺锦缎挂纱幔。工匠们日夜赶活儿,江边伐木运石,斧声回荡山谷。南昌附近的树木被砍光了好几座山,百姓上山找柴都白搭,家里饭都煮不热。阁子建好没多久,上元二年,洪州都督阎伯屿又重修了一遍,办了个落成宴,邀请本地士人聚会。
这时候王勃路过,不请自来,酒席上阎伯屿想让女婿吴子章出风头写序,结果王勃抢了先,现场挥笔写下那篇千古名作。序文一出,滕王阁火了,王勃也红了,可李元婴的这桩事儿,却成了他的又一笔黑账。朝廷那边,唐高宗李治年纪比他还小,对这个叔叔早看不顺眼。龙朔二年,李元婴被贬隆州刺史,阆中那地儿,嘉陵江边,荒凉得很。他又建行宫,锤子敲壁声震山谷,周边居民翻山越岭找柴火,日子更苦了。
![]()
李元婴这人,搁在唐朝皇室里算得上另类。别人家皇子从小读四书五经,学兵法治国,他倒好,从小没正经教育,养出一身任性。历史书上,《旧唐书》和《新唐书》里记着他,基本都是负面: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大事没干过,小毛病一堆。比方说,在滕州时,他和当地寡妇有点纠葛,还挨了顿打。没欺男霸女,吃喝不给钱那种缺德事儿,但就是贪玩心大,啥都想折腾。唐高宗训斥过几次,调露元年又让他继续在隆州待着,他总算收敛点,转而搞绘画,尤其爱画蝴蝶。
那些蝴蝶画得栩栩如生,触角翅膀跟活的一样,搁现在说,难度不亚于齐白石的虾。可这点小才艺,盖不住他一生的劳民记录。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李元婴五十六岁病死,陪葬献陵。活得长,在武则天上台那会儿还在世,晚年日子比以前好点,因为这种不争气的王爷,对皇帝来说反倒安全,不会威胁皇位。
![]()
为什么语文老师不讲他?这事儿说起来挺接地气的。咱们上学那会儿,语文课本就是应试机器,老师得抓紧时间教语法、背诵、默写。课时有限,重点是王勃的文采,滕王阁的背景就一笔带过。要是深挖李元婴,学生们准得问:这王爷咋这么败家?砍树建楼,百姓遭殃,这算啥正面教材?教育上讲究正能量,课本里王勃是天才少年,阎伯屿是伯乐,阁子是文化符号。
讲李元婴,就得说说他扰民的破事儿,学生小小年纪学这个,容易学歪。万一有人觉得“有钱就任性”挺酷,那不是误人子弟吗?再说,唐史里皇室那些腌臜事儿,本来就敏感。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晚年生子,本就透着股子凄凉,李元婴的宠溺教育,更是典型的反面案例。老师们不是不想讲,是没法儿讲得体面。搁现在网络时代,学生上网一搜,全是“砍树狂魔”“假蝴蝶王子”的段子,课堂上提了,准乱套。
咱们总爱挑光鲜的讲,《滕王阁序》美则美矣,可背后的建造者是个挥霍鬼,这不就戳破了文人雅士的泡影吗?李元婴不是大恶人,没造反没杀人,但他的小毛病堆起来,就是对资源的无谓浪费。唐朝开元盛世前,国力虽强,可地方封王本该是稳定后方的,结果他到处折腾,官吏弹劾不断。
李世民忙着贞观之治,没空管弟弟;李治继位后,直接贬谪,意思是“别给我添乱”。这也侧面说明,皇室教育出了问题。宠坏一个孩子,不止毁了他,还连累百姓。搁今天看,李元婴就是那种富二代,爸妈惯着,长大后只会烧钱建豪宅,周围人跟着遭罪。历史书上说他“大智若愚”,因为装傻保命,避开猜忌活到老。可这智慧,搁普通人身上,就是不学无术的借口。真正聪明,是学点真本事,而不是靠把柄换平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