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温差变大,不少人总觉得身体哪里都不舒服:虽然没查出什么大病,但整天乏力、胃口差、容易感冒,脸色也暗淡无光,这很可能与脾虚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的源头,也被称为“后天之本”。
脾虚则运化功能减弱,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有效转化输布,导致身体能量不足,衍生出各种亚健康状态。
今天,邀请到李盛青主任,给大家分享一碗健脾扶正汤。
![]()
脾虚的常见表现包括:
- 容易疲劳,稍微活动就气短乏力
- 消化不良,进食后腹胀,大便稀溏或黏滞
- 畏寒怕冷,季节转换时易发感冒或过敏
- 面色萎黄,毛发干枯,女性可见月经量减少
若忽视调理,脾虚还可能进一步导致湿气内停,出现身体困重、痰多、水肿等症状。
长期气血亏虚更会影响睡眠和情绪,形成失眠多梦、思虑过度的恶性循环。
![]()
健脾扶正汤用的都是药食同源的平和食材,专门针对脾虚引起的乏力、消化差、痰湿重、免疫力低,既能补脾气,又能祛湿邪,帮脾胃从 “虚弱态” 转回 “动力态”。
健脾扶正汤
组方: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陈皮
方解:
- 党参补中益气,促进脾胃功能而不燥热
- 炒白术健脾燥湿,改善消化功能和湿气困扰
- 茯苓利水渗湿,安神助眠,缓解脾虚引起的多梦
- 炒白扁豆增强脾胃耐寒能力,减少腹泻
- 陈皮理气化痰,预防食积和胀气
制作方法:
1、所有材料清水冲洗后浸泡15分钟
2、加入60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
3、滤出汤液,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50-200毫升
4、汤中的茯苓和白扁豆可一同食用
建议以7-10天为一个饮用周期,间隔3天后继续下一个周期,连续调理1-2个月效果更好。
![]()
根据不同症状可适当加减:
- 消化不良加重者:可加炒麦芽
- 痰多咳嗽者:可添加炙甘草、法半夏
- 畏寒肢冷者:可加入生姜、红枣
- 睡眠不安者:可配莲子、百合
秋季是调理脾胃的重要时期,通过温和饮食和适当药膳,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气血状态。
坚持调理,不仅疲劳、腹胀等问题逐渐缓解,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面色也会有所提升。
最后提醒:具体用药需经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每个人体质不同,用药也需个性化调整,不建议自行抓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