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千,招不到民工,但可以招到一个老八校毕业生
一句留言,折射出一个行业的荒诞现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网友爆料,在某公众号的留言区,出现这样一条截图内容:
“我们老板3000招了老八校的,天天炫耀。”
这不是段子,而是某设计院公众号下的真实留言。
更魔幻的是,据称这位领导的原话是:“招几个双985的小伙子进来,免得老油条躺平。”
言下之意是:名校毕业、热血听话、便宜耐劳,还能“激活团队”——月薪三千,你就能拥有一个曾经梦想着“筑建天地”的老八校高材生。
01 现实比讽刺更荒诞
建筑老八校,是指业内较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且在行业内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八所高校的概称,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这些名字,曾是无数建筑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术圣殿。
而现实是,工地上的钢筋工、水泥工,日薪早已普遍超过300元,月入过万并不罕见。也就是说,花三千块,你请不起一个工人,却可以雇到一个寒窗苦读十余年、毕业于清华、同济、东南等八所顶尖建筑院校的毕业生。
荒谬吗?但这正在成为设计行业的常态。
02 从筑梦到破碎,只需一个毕业证
一批又一批建筑学子,曾经以极高分数考入“老八校”,熬夜画图、做模型、赶方案,怀揣着设计地标、改变城市的理想。
结果一出校门,就被月薪三千的现实砸得头晕目眩。
他们不是不愿意奋斗,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知识、学历、熬夜能力,在市场上居然廉价到这个地步?
03 谁还在做“名校梦”?
更可笑的是,用人单位还沉浸在过去的光环里,以为“名校”就等于“听话”“好用”“便宜”。
一位网友说得一针见血:“疑似领导弥留之际的最终幻想。”
真正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要么拼命挤进体制内,要么读博争取进高校。而对设计院——零关心。
这不是年轻人不能吃苦,是行业价值观彻底崩坏了。
04 病的不是人,是游戏规则
当知识和专业被明码标价、贱卖;
当领导的优越感建立在员工的卑微之上;
当“老八校”三个字从光环变成“可压价”的标签……
我们就该意识到:
这个行业,病的不是人,是游戏规则。
你笑设计院摆烂,
设计院笑你来都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