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发文:
“生育率多年低迷 韩国中小学班级人数何以不减反增?”
说的是韩国正上演着魔幻现实: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的国家,中小学班级规模竟创下历史新高!
![]()
但其中的数字着实刺到我了:
韩国中小学校中,大约16.8%的班级规模达到或超过28名学生,这一比例高于去年!
《韩国先驱报》13日报道:
韩国教育部2022年提出一项力争让中小学校班级规模不超过28人的计划,以改善课堂氛围、增进个性化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然而,本月11日出炉的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校中,达到或超过28人的班级占比仍在增加,从2024年的16.5%增至2025年的16.8%。
他们是“真心吐槽”,我看了是“真心无力”,被刺到了。
就像评论区里说的:
大部分每个班居然低于28人,人家怎么做到的?
28人就算高,笑死,我们四川一个班最少50+,平均接近60人一个班。
这些年,一向爱生娃的大国也面临不想生不愿生的问题,出生人口逐年下滑。
随之而来的就是幼儿园关停、小学萎缩,大量老师富余。
有娃的喜大普奔:终于可以小班化、精品化教学了。
然而现实当头一棒:
我们这里忙着缩编,甚至直接锁死编制。
![]()
![]()
一句话:小班化,没门!
教育依然在卷,双减的结果嘛,呵呵,双休的命运似乎也不太妙。
升学难度不减,教辅却说砍就砍,家长很是凌乱。
这种情况下,还指着老百姓快生多生吗?
因为城市化,加上房地产推波助澜,教育资源差异越拉越大。
山东某超级中学,2025年初一新生达90个班,平均每班62人。
![]()
校长也苦恼,“不是不想分,实在腾不出教室”。
更严峻的是,《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小学班级总数,比上年减少9.5万个,但56人以上大班反而增长25%;
初中阶段,56人以上大班同比增加69%,66人以上的超大班更是暴涨97%。
研究显示,班级人数超过30人时,学困生比例会上升43%。
我们正经历人口红利的消退,可万众期待的教育红利,却迟迟没有到来。
这早已不只是家庭的事,而是关乎国家竞争力、社会未来的大计。
《2025-2035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公平优质”、“因材施教”,大班额恰恰是这两点的天敌。
班额降不下来,个性化教学就是空谈,教育公平也难以落地。
“创新人才培养”,不是流水线作业,它需要空间、关注和互动。
一个老师面对60个学生,连名字都记不全,何谈激发潜能?何来因材施教?
大班额,本质上是用“教育工厂”的模式去应对创造力时代,是方向性错误。
正如韩国首尔教育监曹喜昖所说:
“这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关乎国家未来的算法革命。”
我们也该清醒了:教育不是流水线,班额不是数字游戏。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是时候,让政策的“算法”回归到“人”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