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社会等级分得死死的,死了人埋葬的方式也跟着分三六九等。皇帝、贵族有大墓,里面陪葬金银珠宝,外面建陵园,守卫森严,像秦始皇陵那样,兵马俑排得整整齐齐,挖出来都成世界奇迹。
可普通老百姓呢?穷苦人家顶多用个薄棺材草草下葬,棺木质量差,埋几年就烂成泥了,坟头也没碑石标记,风一吹雨一打,很快就平了。富裕点的人家建得结实些,但也扛不住时间长。
![]()
再一个,战乱是坟墓大敌。中国历史,改朝换代总伴着打仗,三国、唐末、五代十国、明末清初,哪次不是尸横遍野?战场上死人堆成山,士兵忙着撤退,哪有工夫埋葬?很多人就地掩埋,或者干脆扔那儿不管。
幸存者迁徙,旧地被新来的人占了,坟头长草,几年后成农田。盗墓贼也来凑热闹,古时候战乱多,兵匪横行,专挑有价值的墓下手。明清时候,农民起义军掘墓抢粮,黄巢、李自成那帮人,砸开棺材拿财宝,骨头扔一边。
结果,好多有规格的墓被毁,里面的东西洗劫一空,坟地就这么没了影儿。不是说盗墓是行业吗?从汉代起就有专业盗墓的,工具齐全,专找风水好的地方,挖了就跑,留下一堆烂摊子。
![]()
自然灾害也帮了大忙。中国地形复杂,黄河长江洪水泛滥是家常便饭。每次大水,坟地首当其冲,低洼处全被冲走,棺材浮起来,骨头散了。地震更狠,唐代华县大震,地裂吞墓,泥石埋一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开垦后坡地滑坡,坟头直接塌方。
风沙地区,沙漠化推进,墓被沙子盖住,找都找不着。加上气候变化,长年累月,土壤侵蚀,植被破坏,坟包自然平掉。老百姓不爱在生活区埋人,忌讳多,选山坡或田边,可这些地方最易遭灾。
土地开垦是另一个关键。古代农耕社会,地是命根子,人口一多,活人地不够,死人地自然让路。宋元明清,人口爆炸,农民抡锄头扩展田亩,挖出旧棺碎片,踢开骨渣,继续种地。水利工程建起来,河道改道,淹没墓群,水抽干后硬化,没痕迹。
![]()
清末铁路修,工人们平地,遇坟就毁,骨灰混路基。工业化后,城市扩张更快,工厂建,路铺,旧墓层层挖出,填平当地基。农民心理也实际,保护耕地本能,祖坟在田边,过几年就开垦了。家族墓群少见,大多分散埋,连续几代不一地,痕迹更散。
那条毛骨悚然的,就是2012年河南周口平坟。全市300多万坟头,占3.5万亩地,威胁粮食。市政府下令,遏制乱葬,取消旧坟,推广火葬。几个月,234.6万座平了,恢复3万亩。雷厉风行,成全省典范,可争议大。
![]()
砸死人事件在扶沟县,10月21日,老党员张方带家人挖父母坟,碑重两吨,挖时倒下,砸死儿媳罗军丽和妹夫何洪廷,侄子张富民腿伤。家属赔22万,村民拉横幅“挖父母坟,天理不容”,夜里站岗护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