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八一厂的将军,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王晓棠。
![]()
但有另一位老艺术家,他其实也是真正的正军职少将,而且他所创作的作品,我们中的所有人,都那么耳熟能详,都听过和唱过他所创作的歌曲。
他就是傅庚辰。
![]()
傅庚辰1961年4月被调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开始担任电影音乐的创作。那一年他年仅26岁。
在此之前,傅庚辰的从艺之路,已颇为传奇。
他1935年11月14日出生于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父亲是抗日反满的爱国人士,母亲是家庭妇女。
在他9岁那年,他的父亲遭日寇追捕而壮烈牺牲。但他的姐姐傅蕴蘅却紧随父亲的脚步,毅然加入到了抗日的队伍,并于1947年5月进入松江鲁艺文工团工作。在傅庚辰12岁那年,东北鲁艺音乐工作团在哈尔滨成立,傅庚辰在姐姐的带领下,前来报考。
![]()
少年时期的傅庚辰和姐姐傅蕴蘅合影
他在面试的时候,主考官问他:你会识谱不?他说:不会。主考官又问:你会唱歌不?他就放开嗓子唱了一首《解放军天天打胜仗》。把主考官乐得不行,就问他:你知道这歌是谁写的不?他说:不知道。然后那位主考官就指了指自己。
原来,这位主考官,就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刘炽。
![]()
刘炽
傅庚辰望着刘炽,感觉他太了不起了,能写出这么好听的歌来。于是他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一定也要做这样的人。
傅庚辰是个音乐天才,他在学员班很快就找到了如鱼得水的感觉。15岁那年就创作出了《秧歌舞曲》,很受欢迎。
![]()
年轻时的傅庚辰
1953年,18岁的傅庚辰加入抗美援朝慰问团,奔赴朝鲜战场。在炮火纷飞的前线,他写出了歌舞剧《志愿军战歌》的序幕音乐,雄浑而不失抒情的旋律,引起了志愿军官兵的集体“共鸣”。
1954年,傅庚辰回国后进入东北音乐专科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学习作曲,毕业后他积极要求参军,并如愿进入了志愿军歌舞团,担任创作员。
![]()
1958年2月,傅庚辰(前排左三)和战友们在朝鲜上甘岭地区合影
朝鲜停战后,他随慰问团返回祖国。由于他表现突出,所以被授予三等功。
当时,傅庚辰的老师刘炽,已经为很多电影担任作曲。如他创作的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儿童片《祖国的花朵》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全都广为传唱。傅庚辰也很希望能像老师那样从事专业的电影音乐创作。
![]()
刘炽创作《让我们荡起双桨》时与小朋友一起划船
他的这个心愿于1961年4月,终于得以实现。
他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厂,整整工作了22年。
我想大家都看过《英雄坦克手》这部电影吧?其中的音乐,就由傅庚辰创作。这是他参与创作的第一部故事影片。
![]()
随后,电影《雷锋》中的《雷锋我们的战友》、《小松树快长大》、电影《地道战》中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地道战》、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红星歌》、电影《南海长城》中的《永远不能忘》等插曲,全都不胫而走。
![]()
那时,也许我们还不知道傅庚辰这个名字,但他所写的这些歌,我们却全都会唱。
而傅庚辰所发现和捧红的歌唱家就更多了。
比如邓玉华。
![]()
说到这位女高音歌唱家,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她所演唱的《情深谊长》、《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映山红》等几首歌。而其中的后两首,都由傅庚辰担任作曲。
难怪邓玉华说:没有傅庚辰就没有邓玉华,是傅庚辰教会她如何唱歌。
![]()
1964年,年仅22岁的邓玉华,因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演唱《情深意长》这首歌而声名鹊起。
![]()
但邓玉华说,在认识傅庚辰之前,她只是凭感觉唱歌,直到1965年为电影《地道战》中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担任配唱,她才终于找到了“唱歌要唱情”的要领。
为了让邓玉华唱好这首歌,傅庚辰专门将邓玉华领到八一厂放映室,让她观看已经拍好的电影样片。尤其是看到高玉宝读完《论持久战》,心情豁然开朗,然后打开房门,正好一道霞光喷薄而出,邓玉华瞬间就理解了歌曲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内心的独白。
![]()
傅庚辰还指导邓玉华在演唱时加入“强弱对比”的演唱技巧,使她演唱起来,更加的声情并茂。
这首歌进一步扩大看邓玉华在观众中的影响力。
1973年,傅庚辰接到了为电影《闪闪的红星》进行音乐创作的任务。他在前往江西采风后很快就写出了三首电影插曲的旋律。可是这时,他偶然间从自己办公室的抽屉里,发现了陆柱国所写的第三稿《闪闪的红星》剧本,其中就有《映山红》的歌词。他被歌曲的文学意境所震撼,所以在电影音乐已经通过审核的情况,可他还是冒着极大的风险,重新创作了旋律。
![]()
而在选择演唱者时,八一厂的领导首先想到的是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可是因为在此之前,傅庚辰与邓玉华在电影《地道战》剧组有过默契的合作,所以他还是找了邓玉华来试唱。结果发现她的演唱极好地传递出了自己想要的音乐意象。而且她的歌声,也与影片中冬子妈的形象,也十分吻合。
![]()
就这样,尽管八一厂的好几位领导都希望由郭兰英来演唱《映山红》,可傅庚辰还是力排众议启用了邓玉华。
李双江是傅庚辰用作品捧红的另一位歌唱家。
![]()
李双江年轻照
李双江和傅庚辰是同乡,他1939年3月10日出生于哈尔滨。他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进入新疆军区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
1972年,傅庚辰为了电影《民兵赞》的音乐到新疆采风时,经常听人提起李双江这个名字,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但是傅庚辰对李双江并不了解,所以并没有将《民兵赞》的歌曲交给李双江来演唱。
![]()
但李双江很想跟傅庚辰合作,他于1972年从新疆调入北京总政歌舞团之后,就经常去八一厂找傅庚辰,但每次都未能见面。
直到1973年,傅庚辰为电影《闪闪的红星》创作了《红星照我去战斗》,他终于找到李双江来试唱,结果正是他所想要达到的感觉,于是就开启了“大家”之间的合作。
![]()
傅庚辰与李双江
而也正是《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使得李双江在一夜之间,便红遍大江南北。
![]()
同样因演唱傅庚辰创作的歌改变命运的,还有李谷一。
![]()
她是在傅庚辰的力荐下,才开启自己的电影歌曲演唱之路的。
1975年,傅庚辰为电影《南海长城》创作了《永远不能忘》这首插曲,找到了刚从湖南调到北京不久的李谷一,请李谷一进行试唱。李谷一根据歌曲的意境,在其中加入了“气声”唱法,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当然是一种“离经叛道”,所以很多人不接受李谷一的演唱。
![]()
但傅庚辰却坚持启用李谷一,还专门向八一厂的领导重点推荐李谷一,才使得李谷一拥有了在光影中献声的机会。
![]()
结果,从此之后李谷一一发不可收拾,一跃成为了七八十年代演唱电影歌曲最多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傅庚辰从12岁那年就走上了革命之路。他在八一厂担任音乐组组长期间,创作了几百首歌曲。1983年,他从八一厂调入总政歌舞团,先担任副团长,后担任团长。1989年,他又被调往解放军艺术学院担任副院长,后升为院长。这期间,他又培养出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
![]()
1990年,55岁的傅庚辰晋升少将军衔,从此步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的行列,比王晓棠还要早几年。
![]()
他从1999年12月起开始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和名誉主席,同时依然创作出了大量音乐作品,其中交响组曲《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在观众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
2015年11月,傅庚辰获得第10届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许多年后,我看到了一本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啊!红星》傅庚辰歌曲集,当看到《小松树快长大》这首歌时,一下子唤起了我的童年记忆。那是我在读小学时所学会的第一首歌。但当时,我们还并不知道傅庚辰这个名字。
![]()
在今年9月3日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上,傅庚辰的名字再次出现,由他创作的经典电影歌曲《地道战》再次唱响。
![]()
那雄浑的气势,充满了无坚不摧的力量,坚定、整齐、嘹亮的歌声,仿佛抗日军民在地道中机智穿梭、奋勇出击的脚步声,瞬间将我们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今年,傅庚辰这位老艺术家90岁了,在北京安享晚年,精神矍铄。
![]()
据了解,他的妻子,名叫张慧琴,是位钢琴家,老两口相濡以沫了一辈子。
在此,让我们衷心祝福这位八一厂的著名音乐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