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舞剧《铁道游击队》即将焕新上演 以当代美学重塑经典

0
分享至

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的新版经典民族舞剧《铁道游击队》,将于11月26日至11月30日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上演。该剧将在15年前原总政歌舞团创排的舞剧《铁道游击队》的基础上焕新上演,让铁轨上的英雄赞歌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新的光彩。

11月3日,该剧编剧赵大鸣、作曲赵麟、总编导田露、视觉总监任冬生等主创亮相国家大剧院,深入解读了这部作品的创作理念与艺术亮点。见面会上,主演团队现场展示了《两小无猜》《小枪舞》《家乡好》等精彩舞段,舞者们以动人的肢体语言与饱满的戏剧张力,生动勾勒出烽火岁月中的战友情深、军民同心与家国情怀。


核心理念 在经典中再求创新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家喻户晓,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鲁南地区一支由铁路工人、农民等普通百姓组成的游击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微山湖为主要根据地,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

2010年,原总政歌舞团创排的舞剧《铁道游击队》曾将这一经典成功搬上舞台,以其激昂动人的音乐、戏剧张力十足的舞蹈编排和深刻的家国情怀,成功塑造了深入人心的英雄群像,成为一部广受赞誉的红色艺术经典,并囊括了众多大奖。

时隔十五年,这部红色经典即将重回舞台。“此次新编上演并非简单的复排,而是一次立足新时代审美与艺术高度的深度淬炼。”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表示,“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以'延续高质量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为目标,深入挖掘红色革命题材,致力于用符合当代审美的舞台语汇讲好中国故事。”

谈及已经成功的作品为何要再排?张尧进一步阐释,“这样的经典需要不断传颂。就像《哈姆雷特》《茶花女》等经典会不断被重新诠释一样,英雄的故事需要在不同时代焕发新的力量。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在经典中再求创新',以满足当今观众对精品力作的需求。”



守正创新 多维度的艺术突破

新版民族舞剧《铁道游击队》在坚守历史精神内核的基础上,以当代视野重新诠释经典。作品在延续2010年版剧本与音乐核心框架的同时,对叙事结构与音乐编排作了精练提升,着力凸显英雄人物的个性魅力。

编剧赵大鸣亲历了15年前原总政歌舞团版舞剧《铁道游击队》的创作,他认为新版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守正',是尊重红色经典小说原著的精神内核,以及15年前版本在那个时代达到的艺术高度。'创新'则体现在三个方面:国家大剧院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对艺术有极致的追求;北京舞蹈学院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尤其是山东地区的胶州秧歌、鼓子秧歌等舞种的造诣上是首屈一指的;如今观众对舞蹈的欣赏水平和关注度远超15年前,这为新版的成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曲赵麟透露了音乐创作的幕后故事,“总政文工团的舞剧《铁道游击队》的音乐,可以说是一段音乐引发的一部剧,那段音乐就是我父亲赵季平先生为剧中双人舞创作的主题,整部剧的音乐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赵麟表示,新版大部分保留了原有音乐,同时在音色上使用民族乐器强化风格,对“打票车”、“打洋行”等激烈场面,音乐也注入了强烈的时代感和戏剧张力。

编舞上,新版深入挖掘山东民间舞蹈传统,通过创造性转化与现代语汇融合,构建起民族底蕴与当代审美兼具的舞蹈体系。总编导田露坦言接手这部经典既兴奋又有压力,“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具有年代感的故事,在今天焕发时代性。我们的演员大多是90后、00后,离那个年代很远。我要求他们首先要'落地',找到山东农民、矿工的那种质朴身体质感,同时又要有艺术的审美。”


视觉突破 从极繁写实到极简写意

舞台视觉方面,新版《铁道游击队》实现了突破性创新。视觉总监任冬生坦言最初压力巨大,“接到这个任务时,我们最初是想拒绝的,因为原版已是拿遍大奖的顶尖之作,超越的压力巨大。我们必须找到突破的路径。”

经过深入探讨,团队确定了“钢”与“血”两个视觉核心:“'钢'代表铁道和队员们钢铁般的意志;'血'代表他们运用热血和爱国情怀来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任冬生透露,新版的视觉风格将一改原版的极繁写实,采用极简的手法,运用影像与布景、灯光、服装紧密结合,构建一个既写意又写实的平行视觉空间。

除了汇聚音乐总监赵季平、编剧赵大鸣、作曲赵麟、总编导田露、视觉总监任冬生等一线艺术家外,本次演出的主演阵容同样星光熠熠,汇聚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精英舞者吕科镝、李晨赛、姚亮、苏海陆、谭晴予、蒲宇、陈硕累、朱文宇、任召权,更特邀冯敬雅、任鑫、石仁琦、王盛熙等一众实力派舞者强势加盟,以精湛的舞姿再现那段烽火岁月中的英雄传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重温《铁道游击队》这一经典题材具有特殊意义。“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与国家大剧院再度携手,将文学经典《铁道游击队》以当代舞台美学重新诠释,旨在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活起来、传下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惠彤表示,“15年前,舞剧《铁道游击队》已成为红色经典。今天的创排绝非简单复刻,而是对红色IP的当代转化与创新表达。我们希望年轻观众能从作品中感知历史的厚重,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与勇气,让抗战精神成为当下的精神养分。”

摄影/王小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汪浩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北青网官方网易号
1025969文章数 8533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