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贤城“筝”童走进国家大剧院丨《奉贤报》月末聚焦

0
分享至



2025年7月,奉贤区西渡学校“古韵筝音”艺术团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华彩绽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十载深耕,时光“淬”弦。从“渡口”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排练室到国家艺术殿堂,他们终将热爱沉淀成最深邃的和弦。于他们而言,在这梦想之地,叩响的不仅是二十一弦,更是古老艺术与“渡远”教育的当代回响。他们在此刻,读懂了热爱与坚持的全部意义。弦止韵未歇,被古老艺术点燃的“渡远贤少年”怀揣民族最深厚的自信和底气,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幕启时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来自奉贤西渡学校“古韵筝音”艺术团的小筝童,端坐筝前,松弛自然。他们手腕轻扬,第一个音符似晨曦破晓,朝露滑落,在穹顶下荡漾开来。你不知音律从何而来,却仿佛为这声音等待了许久。

《万疆》,在国家大剧院的回响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21台古筝,迸发出雄浑开阔、撼人心魄的乐音。九州盛景,大气磅礴。《万疆》似见江河奔涌,山岳巍峨。每个音符都自有它的千钧之力。董晓木是“古韵筝音”艺术团的指导老师,谈起演出曲目《万疆》,董老师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古筝,是充满韵味的乐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生哲学。古筝教育不止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审美与人格的塑造。《万疆》的旋律,总有一种穿透岁月,直抵人心的力量。我希望我们的孩子,心中有红色信仰,眼里有五星红旗,有万里长城。”

看似一场演出曲目的安排,实际上从传统到现代、从技能到文化、从情感到情怀,从创新到传承,台上短短2分30秒的时间,浓缩了董老师和孩子们“筝途”上的每一帧画面。

景山(二年级)和景宜(九年级)姐弟俩同台参加了演出。弟弟景山,8岁,眼睛里写满好奇:“国家大剧院像会发光的魔法巧克力。”姐姐被弟弟的话逗笑了。在她眼中,这个被湖水环绕的宏伟建筑,更像一颗珍珠,神秘而宁静,多元而瑰丽,是心中永恒的艺术殿堂。

大剧院化妆间里,弥漫着浓浓的胭脂粉味,小玥儿(六年级)站在队伍里,眼泪扑簌簌地滚落,身体微微颤抖。未知的灯光和舞台,像一张巨大的网,让她充满恐惧。报幕声响起,小玥儿噙着泪随着伙伴们,在追光灯的光柱里走向“战场”。古筝前,小玥儿显得异常柔弱,却莫名挺拔。音符从指尖流淌而出,她的眼里渐渐闪烁出专注而明亮的光彩。那一刻,她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破茧。

演出团队里最小的孩子,云阁(二年级)学习古筝一年多。问起暑假最开心的事,她兴奋地说:“暑假我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表演古筝啦!大大的舞台,台下好多人。一开始我还有点紧张,可一摸到熟悉的琴弦,我想到老师模仿开门的样子,像有好多好多蝴蝶,飞进来,落在我的琴弦上跳舞,我就一点也不慌了。指尖一动,曲子就像流水一样跑了出来,弹完大家给我们鼓掌,特别开心。”

站上舞台,每一个孩子都在成长,在蜕变。这群孩子,最小的8岁,最大的16岁,凭着一份执着,一步步走进古筝的世界。从音符、段落、节奏的强弱,从肢体、情感、气息的起伏,他们日复一日,反复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

在董老师看来,与其说是教孩子们弹奏古筝,不如说是教会他们从容淡定、开阔包容,成为大写的人。每次弹奏前,董老师都会让孩子们轻抚古筝,让他们更接近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希望给孩子们一份民族自信。

《高山流水》,在“渡口”的遇见

十年前,西渡学校音乐教室只有一把老式吉他。支教老师董晓木背着她的檀木古筝走进校园,孩子们好奇地围上来,“老师,这是啥?像条大鲸鱼!”“这是古筝,2500多岁了……”董老师轻抚琴弦,音符清澈,似泉水叮咚,喧闹的操场瞬间安静。琴声时而空灵,时而明亮,时而柔美,时而雄伟。曲终,她告诉孩子们,这首曲目叫《高山流水》。

不久,学校组建了乡村少年宫古筝班,几十个学生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器材室里练。没有教材,董老师自己设计;没有乐谱,她熬夜翻谱;没有理论基础,她就从最简单的音阶开始;没有器材,孩子们就轮流着练。一旁孩子想着旋律虚空作势,左手“吟、猱、滑、颤”,右手“花、刮、撮、摇”,进退往复,怡然自得。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为古筝班添置了10台古筝。校长对董老师说,“请一定把民乐器好好发展下去。”

古筝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起步阶段基础训练是最困难的。这些孩子很多从未接触过系统音乐教育。手型、力度、肢体的协调;乐感、音准、节奏的把控;最基础的“哆来咪”都比划半天。学琴之道,在体验美、感知美。董老师用集章、小红花、拆盲盒、讲故事等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爱上古筝。练习“摇指”,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小蝴蝶在琴弦上飞啊飞;练习“上划音”,带着孩子们打开门,探出头,想象蝴蝶漫天飞舞。她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听树叶沙沙声,听鸟儿鸣唱,告诉孩子们:“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里。”《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赋予每一个孩子角色。同样,董老师把教育当成美好的艺术,孩子们因为音乐,找到了自我价值,感受到生命中的这份美好。


2019年,结束支教生活,董老师最终选择留在西渡这片沃土。教育的真谛,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在于相互启迪,彼此成全。教师节,董老师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已经毕业的小彭同学送来祝福。说起小彭,董老师眼眶湿润了。她说,“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小彭的成长充满艰辛,从不被看好的低谷期,逆风翻盘,看到成长的意义。二年级开始学习古筝,六年级在古筝展演上崭露头角,获得奉贤区古筝表演金奖,被招入奉贤区民乐团。“原来还有一件事情可以让我这么成功”,“琴声让我相信,我也可以拥有掌声。”古筝,成了孩子人生路上的一束光,看到自己的价值。弹琴,弹心。心净,心静。正是这种坚韧的品性,八年级,小彭的文化课成绩一路攀升。如今,小彭已是奉贤中学的一名高中生,但每周六,还是会回到西渡母校。“董老师,我想每周六见您,学业虽忙,但是想看着您讲课,听您弹《高山流水》”“长大了,我想成为您。”这是孩子跟董老师最深情的告白。


一曲《高山流水》,董老师在西渡学校弹了十年,越弹越有味。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早已超越了音乐的范畴。

《渔舟唱晚》,三十年后的约定

与董晓木初见,我想到“月色与雪色之间,她是第三种绝色”。温婉大气,如墨色在宣纸上晕染般美好。我问,“晓木这个名字是不是就是冥冥之间与古筝的缘分。”董老师朝我微笑,她说:“我的家乡在遥远的黑龙江厢白四村,那里有很多的大榆树,那是梦开始的地方。”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20年前董晓木拜师学艺,因为热爱,坚守与传承。“长大后我就成了您”,她成为了古筝艺术路上笃定前行的传播者。

习筝、教筝。她全身心地将古筝之道倾囊相授。学校乡村少年宫,每周六的古筝课,她整整坚持了10年。她说:“我更大的希望是通过古筝,传播中国文化,还原、推广民族乐器敦厚而有意蕴的精神气质。”


2019年,董老师作为吉尼斯挑战大使,同万名习筝者演奏中国传统音乐经典曲目《彩云追月》《我的祖国》。“盛世华筝·筑梦音田”,这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也是董老师古筝生涯的里程碑。2020年,“逐梦新时代,共度团圆年”电视文艺晚会录制古筝曲《刀剑如梦》,董老师一袭红衣,英姿飒爽,尽显巾帼不让须眉之气概。2023年受邀参加了“袁莎古筝音乐会”“盛世华筝全国古筝优秀教师展演”。2024年走进韩国淑明女子大学,交流两国“筝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在荣誉与掌声面前,董晓木始终保持着那份清醒与宁静。当我问起最喜欢的曲目,董老师说:“每天必练曲目《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有着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这首曲子,我悟了二十年,仍愿再赴三十年,细细打磨。”董老师为我们演奏雷霆万钧的《战台风》,集“雅”与“傲”的《出水莲》,雪域高原的《春到拉萨》,拂云揽月的《春江花月夜》等经典曲目,唯独没有弹奏《渔舟唱晚》。她说,“今天,我们更需要像古人那样,对生命本质深情凝望与思考。如果三十年以后还有这样的采访,我会把《渔舟唱晚》弹给你们听。”

大音希声,是更高的弹琴与人生的境界。用一辈子打磨一首曲子,用一辈子纯澈人生意境。美好的三十年之约,不仅是董老师对音乐艺术的追求,更是与自然、人生与中国文化的深情对话。董晓木轻轻拨动一根弦,音色清澈明亮,如檐下的风铃,令我着迷。那是一种高级的纯粹,就像她对古筝一生的挚爱与守护。

古老艺术与“渡远教育”的对话

西渡学校的紫藤长廊,藤蔓由春天的鲜绿转向夏天的深绿。一曲筝笛合奏,拉开了《开学第一课》的序幕。这所地处奉贤北大门毗邻黄浦江的西渡学校,是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秉承“让每一个学生渡向成功的彼岸”的办学理念,融合“渡”字文化,遵循“渡远教育”办学思想,倡导“向上、向学、向善”的育人目标。

十年间,从“渡口”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排练室,到站上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董晓木秉承着“渡贤致远”的校训文化,带着孩子们从学校演出到区艺术节比赛,从上海教育电视台艺术展演到国际音乐节大赛,一路开出了花。2021年,在区教育局及学校支持下,董老师负责组建学校“筝笛和鸣”乐队。2022年“陶笛”项目获得奉贤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品牌计划”项目实验校。因其“小而美”的特点,具有更高的推广性与普及性,陶笛在越来越多的“渡远”学子心中生根发芽。从古筝到陶笛,古老艺术的传承脉络与当代教育融合发展,潜移默化改变着“渡远”的孩子们。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传递爱与美好,使人心“向上、向学、向善”,这与西渡学校的“渡远教育”不谋而合。

“渡远”云水间,一筝一世界。未来,无论“渡远”学子走向何方,那一缕不绝的筝音,终将成为生命更开阔的底色。

撰稿:潘梅华

责编:陆建国

编辑:夏阳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后续!祖院长决定报警,谢绝所有采访!网友热议:这事儿不寻常!

后续!祖院长决定报警,谢绝所有采访!网友热议:这事儿不寻常!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0 00:54:46
江苏:34岁女子独自住院,没人照顾,流泪哭诉:熬不住了想结婚

江苏:34岁女子独自住院,没人照顾,流泪哭诉:熬不住了想结婚

阿芒娱乐说
2025-11-09 07:03:22
俄罗斯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坠机身亡

俄罗斯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坠机身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18:58:06
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中国千亿大单遭冲击

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中国千亿大单遭冲击

花花娱界
2025-11-08 21:54:27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扬子晚报
2025-11-09 15:18:17
英超巨大争议!范戴克进球被吹,斯洛特暴怒,媒体人集体不满

英超巨大争议!范戴克进球被吹,斯洛特暴怒,媒体人集体不满

奥拜尔
2025-11-10 01:18:03
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的3人,已社会性死亡,结局舒适,评论区炸锅

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的3人,已社会性死亡,结局舒适,评论区炸锅

三农老历
2025-11-09 14:46:14
“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

“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

观察者网
2025-11-09 08:31:27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个员工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11万台集中流向两个村庄 丨封面头条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个员工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11万台集中流向两个村庄 丨封面头条

封面新闻
2025-11-09 18:45:20
《繁花》后续影响来了!唐嫣被曝新剧延迟开机,杂志封面取消拍摄

《繁花》后续影响来了!唐嫣被曝新剧延迟开机,杂志封面取消拍摄

萌神木木
2025-11-09 15:35:42
突发特讯!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何来看全运会,引发高度关注

突发特讯!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何来看全运会,引发高度关注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10 01:23:09
国际米兰2-0拉齐奥,赛后评分:不是劳塔罗第一,国米32号排第一

国际米兰2-0拉齐奥,赛后评分:不是劳塔罗第一,国米32号排第一

侧身凌空斩
2025-11-10 05:38:51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8 12:59:03
李连杰最近逆生长,容颜从老到年轻给普通人哪些启示,放松很重要

李连杰最近逆生长,容颜从老到年轻给普通人哪些启示,放松很重要

呼吸科大夫胡洋
2025-11-09 13:10:15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电车或许即将高峰坠落,资本正在套现离场,故事即将结束

柏铭锐谈
2025-11-07 18:20:50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9 15:38:34
2-1!日本爆大冷:掀翻欧洲冠军+7分夺小组头名,世少赛20队出线

2-1!日本爆大冷:掀翻欧洲冠军+7分夺小组头名,世少赛20队出线

侃球熊弟
2025-11-10 03:37:42
王晶谈万梓良晚年凄凉!称其不懂江湖规矩,演戏夸张对手很难接

王晶谈万梓良晚年凄凉!称其不懂江湖规矩,演戏夸张对手很难接

一盅情怀
2025-11-08 18:08:56
1999年小朋友捐140元给国家造航母,本人:觉得有航母就不会被欺负

1999年小朋友捐140元给国家造航母,本人:觉得有航母就不会被欺负

潇湘晨报
2025-11-09 22:17:12
11月9日俄乌最新:英国出兵?

11月9日俄乌最新:英国出兵?

西楼饮月
2025-11-09 20:12:22
2025-11-10 06:43:00
上海奉贤 incentive-icons
上海奉贤
奉贤区融媒体中心官方网易号
39009文章数 107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Kelly Birkenruth:美国当代现实主义画家

头条要闻

美俄核对抗即将“零约束” 人类面临挑战

头条要闻

美俄核对抗即将“零约束” 人类面临挑战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手机
游戏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手机要闻

愈演愈烈!iPhone半夜“偷拨号”持续发酵,疑似iOS26的锅?

《暗黑四》又在藏什么?官方暗示TGA有新内容!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