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正在经历这些烦恼?
下肢麻木乏力,走路像是踩在棉花上;大小便控制力下降,甚至出现会阴区感觉迟钝;腰腿窜痛像过电,久坐一阵就难受得厉害……
很多人以为这是“腰椎老毛病,歇歇就好了”,但在中医看来,这很可能与“经络阻滞、气血不通”密切相关!
麻、痛、软?中医说:问题出在“经筋失养”
在中医学理论中,人体上下内外依靠经络系统连接贯通,气血如河流般滋养全身。一旦经络受阻、气血不畅,肢体远端就易出现功能异常。
![]()
经典医籍《黄帝内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
尤其腰骶尾椎区域,是督脉与膀胱经所过之处,若此段“通路”受阻,气血难以达于下肢,便会出现麻木、无力、功能障碍等表现。
马尾神经损伤所引发的坐骨神经痛、下肢感觉异常、二便障碍等,正契合中医“痿痹”“经筋不通”之证。
其病机多与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有关。肝主筋,肾主骨,腰椎区域正是肾之所主。
长期劳损、外伤或体质虚弱,会导致肝肾亏虚、气血运行无力,再加上瘀血或湿浊阻滞经络,最终导致“不通则痛,不荣则麻木”。
![]()
一个千年古方的调理思路:补肝肾、通经络、活血瘀
面对这类“本虚标实”之证,中医主张“补通兼施”,既要补益肝肾以强根本,也要通经活络以治其标。
正如疏浚一段淤塞的河道,既要上游有充足水源(补肝肾),也要清理河中淤泥杂物(通经络)。
其中,有一个经典思路源自明代《证治准绳》中的“补阳还五汤”与清代《医林改错》活血化瘀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后世医家常以此为基础进行加减化裁。
⚠️ 注意:此方仅为示意,具体用药必须经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其核心治法包括:
补益肝肾:强健筋骨,促进神经修复之本。
活血化瘀:打通阻滞,改善局部压迫与微循环。
通经活络:引导气血下行,恢复感觉与运动功能。
![]()
日常如何辅助“疏通”这条通路?
虽然完全照搬古方不现实,但我们可借鉴其思路,用药食同源之物辅助调理:
推荐一道温和通络的药膳汤方:
黄芪当归通络汤
黄芪(15克):补气之王,推动气血运行,专治“因虚致瘀”。
当归(10克):补血活血,为血中圣药,改善微循环。
杜仲(10克):补肝肾、强筋骨,尤其擅长腰脊部位。
牛膝(6克):引药下行,直抵病所,强腰膝、通经脉。
红枣(3枚)、生姜(3片):调和脾胃,促进药力吸收。
![]()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加入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可加适量肉类同炖,喝汤食肉。
【作用】此汤性味温和,主要起到补气养血、活血通络的辅助作用,适用于肢体麻木、腰腿酸软、体力不济等症状。
⚠️ 重要提醒:
本文所荐汤饮仅为养生辅助之用,不可替代正规医学治疗!
若出现马尾神经损伤典型症状(如大小便障碍、下肢肌力下降等),请务必第一时间前往神经外科或康复科就诊,明确诊断程度。
在急性期或术后,可结合中医康复手段(如中药、针灸、推拿、理疗)进行系统调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