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9月17日报道,伊朗17日说,它处决了一名据称为以色列从事间谍活动的男子。伊朗司法机构主管的媒体确认被处决的男子名叫巴巴克·沙赫巴齐,据称他收集并出售了有关伊朗数据中心和安全设施的敏感信息给以色列相关人员。报道称,此人是从事“工业冷却设备”工作的承包商,为电信、军事和安全相关的企业提供服务。
![]()
谁都清楚,过去这些年伊朗的情报防线有多脆弱。说它被渗透成“筛子”,都算客气的表述。2021年至今,伊朗多起重大泄密事件里,每一起背后都有内部人员的影子;2023年导弹仓库爆炸,官方最初嘴硬说是“意外”,最后却查出是服役15年的后勤军官偷偷装了定时装置。以色列摩萨德更是把伊朗当成了“情报后花园”,金钱收买、家族胁迫、意识形态渗透,手段玩得炉火纯青。今年6月以色列那场空袭,200多架战机精准锁定目标,摩萨德特工连“哪栋楼哪层哪个房间”都摸得门清,无人机直接“点名”暗杀,伊朗的安保体系在这种渗透面前,跟没设防几乎没区别。说真的,以前伊朗这状态就是坐以待毙,自家的核心机密成了别人随用随取的“快递”,内部藏着一堆吃里扒外的内鬼,外面还被摩萨德死死盯着,不挨揍才怪。
![]()
也正因如此,前段时间刚清掉一波间谍,现在又斩落沙赫巴齐,本质上是在做“止损手术”。这步棋看着凶险,其实是伊朗近来最该走的一步——内部要是被蛀空,就算有再强的导弹,面对外部威胁也只能是“腹背受敌”。你想啊,导弹部署得再隐蔽,内鬼一句话就能把位置报出去;防御计划做得再周密,转头就成了对手的“作战指南”,这种情况下再强的硬实力都是白搭。伊朗这回总算没犯糊涂,知道先把家里的“老鼠”清干净,这要是再拖着不处理,迟早得被自己人卖得底朝天。
以色列是真的慌了,因为它这些年在中东横冲直撞,全靠摩萨德的情报优势当“杀手锏”。渗透敌方核心机构、策反内部人员、精准打击关键目标,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等对手屡屡吃亏。以前以色列敢这么嚣张,就是吃准了“我能渗透你,你却碰不到我”,可这次伊朗处决沙赫巴齐,相当于公开递了句话:我能揪出你安插的间谍,就能摸清你搞信息渗透的路数;我能堵上自己的漏洞,也能学着反过来盯着你的破绽。这一下就戳中了以色列的软肋——它的军事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情报垄断上的,一旦这个优势没了,所谓的“碾压”根本站不住脚。
伊朗在吃过多次亏后,明显加快了反情报体系的建设,不光从俄罗斯、中国引进了先进的网络监控技术,还在国内建立了“全民反间谍”的举报机制,这是要从技术和人心两方面堵漏洞。更让以色列坐不住的是,它的对手们都在学它的玩法:黎巴嫩真主党去年就策反了一名以色列边防军士兵,把边境防御部署的情报拿到了手;就连沙特这样的传统盟友,也在悄悄加强情报能力,不想再被以色列“牵着鼻子走”。以前以色列把中东当成自家“后花园”,想怎么侦察就怎么侦察,想怎么打击就怎么打击,现在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拿起了“望远镜”盯着自己,以前的好日子肯定一去不复返了。
中东这局本来就乱得像缠人的网,以色列背后有美国撑腰,军事、经济实力碾压;沙特等海湾国家虽然跟伊朗有和解的苗头,但在地区影响力上仍在博弈;土耳其、埃及等国也在暗中角力,谁都不想让伊朗一家独大。伊核问题更是块“硬骨头”,美国嘴上说要重返协议,实际动作拖拖拉拉,还在不断加码对伊制裁;欧洲国家态度摇摆不定,既想跟伊朗做石油生意赚钱,又怕得罪美国,根本靠不住。
![]()
所以对伊朗来说,处决沙赫巴齐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必须乘胜追击,把藏着的间谍一网打尽,让以色列在伊朗境内彻底没了“接应”,先把内部安全巩固好。但这只是解决了内部问题,真正的考验还在外面:怎么争取更多国家支持,怎么在跟美国的博弈中占得主动,怎么在中东的乱局里布好自己的棋子。
能明显感觉到,伊朗已经从过去的“被动挨揍”变成了现在的“主动破局”,这背后的转变说不定真能改写未来中东的走向。最终结果怎么样,还得看两边接下来的博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东再也不会是以色列一家说了算的“后花园”了,以前它靠情报优势横着走,现在对手们都醒过来了,接下来的较量才真的有意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