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周,位于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星舰基地,星舰第11飞准备期陷入一场紧张的拉锯。9月19日,Ship 38(飞船38号)第二次尝试六引擎静态点火测试,再度以中断收场,这是本周内连续两次挫败,从临时脐带板故障到潜在的推进剂泄漏疑云,疑似暴露Block 2(第二代设计)架构的顽疾。 IFT-11(星舰第11次飞行测试)虽近在咫尺(计划10月发射),却笼罩在不确定性中——这不仅仅是技术考验,更是技术博弈与现实隐忧的激烈碰撞。
●Ship 38为何两度中断?
S38作为IFT-11的双主角之一,已在1号发射台(Pad 1)上就位多日,目标是通过六台猛禽引擎(V2版全流分级燃烧循环甲烷引擎,每台推力约230吨)静态点火测试,验证轨道级推进性能。根据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最新飞行限制令显示,9月22日和23日将实施道路和海域封闭,从美国中部夏令时上午7点至下午5点,这暗示SpaceX很可能在下周发起第三次尝试。
![]()
回顾前两次测试细节:▲9月18日首次尝试因临时脐带板问题而中止——这个面板是临时的,用于连接飞船与地面燃料系统,任何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高压低温推进剂泄漏。
▲次日,9月19日,测试进入燃料装载阶段,但测试团队突然中止加注,之后工程师进入飞船底部检查。这次中断很可能源于飞船本身故障,或许是猛禽点火序列或冷却回路异常。SpaceX并未公开具体原因,但现场目击者描述道:「引擎区烟雾缭绕,团队像外科医生般精准干预。」
据SpaceX内部人士私下透露,这些中断源于Block 2的遗留问题:引擎集群的同步性不足以应对极端低温高压环境,尽管S38猛禽总测试时长已累计超过1000小时,但实战磨砺仍显薄弱。「每一次地面试射,都像在走钢丝,」这位工程师比喻道,「一丁点偏差,就能酿成连锁灾难。」
这种谨慎行事绝非反应过度。今年6月S36在静态点火前加注推进剂时爆炸,已成教科书级教训。 如今,S38多次中止凸显地面测试压力山大。如果下周测试并不顺利,IFT-11发射窗口恐怕推至10月底甚至11月份。
![]()
●从爆炸切换至多发射台的工程狂飙
梅西测试场重建堪称工程界的「闪电战」。S36爆炸事故后,仅三周内,SpaceX就换掉了全部垂直储罐,转而采用水平罐体,总容量飙升至约5000立方米,能同时为两艘飞船测试供能。并且新设计借鉴了Pad 2(2号发射台)的模块化阀门滑架,液氧和液态甲烷输送如搭积木般灵活,便于快速维修。安全措施同样升级显著:低温管道深埋混凝土壕沟,直通新建流体掩体,顶部覆以钢板,抵御冲击波;一堵10米高的防爆墙已竖立于静火台与储罐区间,阻断潜在连锁爆炸。测试台本身也换了新「大脑」:控制与电气掩体采用地下设计,配备冗余电源和数据链路,确保测试中万一失控也能即时切断。
与此同时,2号发射台进展更令人振奋。历时18个月的建设已进入尾声:服务塔(service structure)超过一半被防爆屏蔽层包裹,高压、低温、液压和电气组件安装率达95%。火焰导流槽喷水系统(flame trench deluge)已完成四次测试,前三次用水桶模拟,▲最后一次启用脊顶喷嘴和循环水泵,实现水资源零浪费。这套系统能在点火瞬间喷出每分钟数千加仑水,冷却高温排气,保护地基不被熔蚀。
SpaceX正向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ACE)申请湿地填筑许可,以扩展储罐区和隔离系统——审批期至9月25日结束。如果获批,1号发射台将全面升级至Block 3(第三代设计),支持更大星舰发射和高频复用飞行。
![]()
▲最新USACE文件显示,21英亩新增占地中,有18英亩为未开发「新兴湿地」和「风潮汐平地」,位于滩涂内陆约四分之一英里处。 这些区域将被部分填平,用于新建推进剂储罐扩容、液化天然气(LNG)工厂、现场空气分离单元(产生液氧LOX、液氮LN2和液态甲烷LCH4),以及内部道路与安全围墙。 为最小化冲击,SpaceX承诺安装淤泥围栏,限制施工设备足迹,并融入防爆墙设计,将设施紧贴现有发射台,间接缩减总湿地足迹。如果公众评论期(截止9月25日)顺利过关,SpaceX预计2026年初获批,届时可启动南部湿地与潮汐平地的开发。这一互换机制源于《清洁水法》,要求开发者「零净损失」湿地:破坏一亩,必须在别处恢复或购买等值信用。SpaceX算盘打得精:用内陆低敏土地换取海岸黄金地段,加速从测试场向工业枢纽的转型。
![]()
不过,重建梅西测试场和1号发射台也凸显出星舰项目的核心矛盾:现有基础设施的滞后性与未来月度发射目标之间的鸿沟。S36事故导致梅西测试场严重受损和测试延误。新电气掩体混凝土浇筑初次失败,现靠发电机维持低温测试台运行。Block 3助推器后段测试罐B18.1已完成第十次低温测试,但一次氮气泄漏事件疑似水平执行器端口故障,引发猜测:是故意排气还是意外?据nasaspaceflight星舰观察员披露,蟹状支架(crab stand,用于固定测试件)仍未修复,S38飞船脐带接口自水压测试后未动,凸显供应链压力。
这些问题恰好印证了SpaceX的「失败即进步」理念。S38试射中断可能延缓IFT-11预期10月中旬的发射时间表,却加速了冗余设计:双发射台并行、储罐模块化、AI辅助故障诊断。相比对手们如蓝色起源的缓慢迭代,SpaceX积极推进月度发射目标依赖这些「浴火重生」。经济账也划算,重建1号发射台成本约5000万美元,但长远回报巨大:多发射台体系能将从回收到再飞的周转时间压缩至一周内,每公斤发射成本将有望击穿一百美元以下。
随着S38静态点火蓄势待发——第三次尝试预计最早于9月22日展开,而且计划于10月上演的IFT-11,将是1号发射台旧配置的谢幕之作,目标验证Block 2最后一次亚轨道再入与着陆。接下来焦点转向2号发射台首次发射和第三代星舰首飞——采用猛禽3号引擎推力提升20%,飞船热防护采用主动冷却技术,有望全面抵御再入时超过1600摄氏度的地狱烈焰。同时,正在梅西测试场的Block 3助推器后段测试罐B18.1测试数据会优化猛禽3号的可复用性;星舰基地扩建计划包括互换湿地填平盐沼的扩张野心,成败系于2026年的土地信用审批……这场工程挑战绝非易事,正如盐沼上的钢铁巨兽一飞冲天,需要史无前例的能量和韧性。
![]()
部分信息索引:
Ship 38 on Pad 1 for Static Fire testing as Masseys rebuild continues(nasaspaceflight.com)
Fuel supply is a bottleneck for Starship—here’s how SpaceX will get around it(arstechnica.com)
Starship Development Thread (reddit.com/r/spacex)
X平台用户信息@ENNEPS@nasaspaceflight@INiallAnderson@_mgde_@cnunezimage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