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福建舰和山东舰同框停泊的卫星图,两艘航母的体型差异一目了然。福建舰的甲板明显更宽更饱满,毕竟它是8万吨级的电磁弹射航母,而山东舰属于6万吨级滑跃起飞平台。
![]()
但福建舰的“大”只是过渡,真正的重头戏是正在船坞里快速合拢的第四艘航母——国外媒体通过卫星测算,它的水线宽度达到42至43米,比美国福特级航母的40.8米宽出一截,甲板宽度可能突破83米,满载排水量直奔12.3万吨而去。
其“四号舰”的框架设计就充满了诸多的设计巧思和意图的深处。借助直壁的建造技术,就如同美国的航母一样,将机库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地挪到了甲板的后部,这也正是典型的核动力航母的布局了。
外界推测它可能采用核燃混合动力,既能支持30节高航速续航,又能满足电磁弹射、激光武器等高能耗系统的供电需求。
![]()
吨位暴涨直接带来战力升级。12万吨平台预计配备4条电磁弹射器,比福建舰多一条,弹射间隔可能压缩到20秒左右。
甲板面积比福特级多出近2000平方米,相当于多划出半个篮球场的战机调度区,舰载机数量有望突破80架,歼-35、空警-600、攻击-11无人机都能上舰。更关键的是,它的设计预留了六代机起降的余量——2024年南北两地的国产六代机先后首飞,未来必然需要更大的航母平台兼容其起降。
为什么非要造12万吨?因为航母一用就是三五十年,不能只盯着现在的舰载机。美国福特级就因为弹射器可靠性问题,至今无法弹射F-35C,而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在地面测试中实现了2万次无故障记录,稳定性远超对手。四号舰的甲板长度据说达到349米,斜角甲板夹角优化至6度,能减少着舰时的气流扰动,配合智能调度系统,让战机的起降效率再提一档。
![]()
按照国外卫星影像的进度,四号舰的底部分段正在加速合拢,2026年轮廓就能基本成型,2027年下水、2030年前服役的节点非常清晰。等到它入列,中国海军将拥有四艘航母,实现随时可出动三艘的轮换配置,远洋投送能力再跨一步。从辽宁舰的摸索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突破,再到四号舰的12万吨核动力框架,中国航母的每一步都在重新定义海上力量的游戏规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