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C刊离人民越来越远,离学阀和学阀圈子却越来越近

0
分享至

没有学阀或者导师推荐,投稿C刊的青椒博士论文被当成厕纸。

学术的功利化倾向催生了“学术腐败”“利益交换”等现象。“近亲繁殖”“学阀垄断”等现象也引发业内诟病。有的学者大量占据学术界的资源,形成了畸形的“学术权力”,学生不听从指挥就发不了文章,对立的观点难以被公开发表,还有的学者将约稿任务直接分派给学生完成,自己当“挂名”导师。

为了达成目标,很多人会挑一些容易出论文的“短平快”课题,却忽视了调查研究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剖析,更有甚者为了眼前利益,在走“学术捷径”方面费尽心思,不惜冒险尝试论文造假、抄袭等违规行为,背离了学术初心。

近年来对C刊发文数量的跟踪统计结果显示,全国C刊论文的大多数作者(83%-85%)来自高校,其中以文科类教师和文科类研究生为主力军。C刊论文的产出动力主要源于学者个人对科研或学术的兴趣和情怀,同时也受到单位内管理压力的驱动,包括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先进评选等各个方面,政策规定在激励或惩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术界“马太效应”:同篇论文,“无名小卒”的拒稿率比大牛高43%。

多年来,学术界对于“马太效应”的抱怨一直存在。

马太效应,是指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引申到学术界来,就是地位高的研究人员往往能不成比例地获得更多研究成果。

Science曾发文:当论文的作者名气大时,审稿人会给予更高的分数。



当一篇论文的唯一作者不为人知时,只有10%的审稿人建议接收这篇论文,但当同一篇论文的署名者是诺贝尔奖得主时,59%的审稿人表示赞同。

理性审视学界“马太效应”现象,学者呼吁——

营造公开透明的科研环境

“同样一篇文章,挂上导师的名字之后,很快就被采用了。”这是一位青年学人最近在经历了数次投稿被拒后,发现的“捷径”。而这一现象也可以看作是学界“马太效应”的一个缩影:越“知名”,越容易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反之,越“普通”,则难以得到“垂青”。面对种种越走越极端的“马太效应”现象,多位学者呼吁科研需要更加公平透明的环境。

产生“好钢用在刀刃上”之效

优质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流动,学术资源的配置集中于少数“绩优者”……这些被视为学界“马太效应”的现象,在学者看来是利还是弊?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桃洲认为,“马太效应”是一个中性的说法,用来客观描述学术发展的特点与生态,因此也有着正面和负面之分。从正面角度来看,这类现象确实能够在资源整合、团队协作、优化结构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叶明提出,“马太效应”使学术界分层,其带来的优势累积效应客观上有助于少数学者逐渐成为本领域的学术权威,并在他周围集结大批科研人员,加快科研团体自组织的形成,这比行政干预组成的团体更具有活力、创造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好钢用在刀刃上”之效果,使研究者获得更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

违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然而,学界“马太效应”的负面效应却更为学界诟病,有学者认为,近年来这些负面表现越来越明显。“一些‘功成名就’的学者或者因为其本身具有的‘威望’,或者因为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从而控制更多学术资源、获得更多的机会。”某学术期刊编辑告诉记者。

也有学者通过观察发现,一些长期占有科研资源的学者真正投入科研的时间、精力往往难以保证,造成资源积压、浪费甚至滥用。

在张桃洲看来,这不仅是学术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产生了负面的导向作用:追求大而全(实则空泛)的选题和项目,强调“集团作战”,却轻视微观、扎实的基础性研究和个人的独立思考,使得年轻的研究者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在研究中跟风、趋炎附势且不肯下功夫。

叶明认为,学术荣誉分配不公现象会影响年轻人成长。“马太效应”拉大了科研工作者之间在学术成就、学术声望乃至于物质利益方面的差距。面对这种现象,虽然相当一部分人会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但也有人会因这种不公平的现实存在激起获得更多社会承认的欲望,这或将导致一些人通过越轨的方法谋求名利。

《江海学刊》副主编赵涛分析认为,近年来从事所谓学术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但学术资源的有限性“注定”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供需失衡的情况下,“马太效应”必然出现,而且目前一系列评奖及学术评价等带来的导向,也在促使学术资源向所谓的“名家”、“大咖”集中。比如期刊追求所谓引用率则必然导致对知名学者的盲目追捧。

在学者看来,“马太效应”揭示了人类社会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其产生具有复杂的社会、人文等因素。但是,学术研究领域的“马太效应”走向极端则违背了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形成爱才重才氛围

面对走向极端的“马太效应”,受访学者呼吁,学界亟须建立起有公信力、公开透明的学术共同体,形成崇尚真理、敬畏学术、爱才重才的良好氛围。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鲍宗豪认为,学术成就需要积累,需要竞争,由此才能体现学术成果的品牌效应。这是学术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马太效应”的必然性,也有其合理性。但并不意味着,仅仅靠学术威望、名声就能够衡量一位学者的学术成就、社会贡献,这是由于不完善的学术评价机制所导致的。

“只要存在竞争,存在资源的优化组合,‘马太效应’就会是一种客观存在。”赵涛建议设计一套更加立足国情的、严密可行的、公开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及奖励机制;杜绝暗箱操作,将学术资源分配真正与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准及学术贡献挂钩;加大对学术从业者职业道德及社会荣誉感的教育。

张桃洲提出,应按照学术自身的规律和要求设计与执行机制规章。此外,“马太效应”有其积极的一面,因此应在制度设计上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其正面意义,实现优者更优、优胜劣汰的良性的学术生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吃相太难看!开拓者主场召回杨瀚森“卖票”,客场下放打发展联盟

吃相太难看!开拓者主场召回杨瀚森“卖票”,客场下放打发展联盟

绯雨儿
2025-11-16 11:56:24
易建联近况曝光!周鹏:大哥永远是大哥,身材管理比运动员时还棒

易建联近况曝光!周鹏:大哥永远是大哥,身材管理比运动员时还棒

二疯说球
2025-11-16 08:55:35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火山诗话
2025-11-16 07:49:52
新闻周刊丨高市之“祸”:撕裂中日关系的“天崩开局”

新闻周刊丨高市之“祸”:撕裂中日关系的“天崩开局”

国际在线
2025-11-16 05:54:46
知名歌手演出过程中突然“点支烟”!卫健委:已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知名歌手演出过程中突然“点支烟”!卫健委:已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极目新闻
2025-11-16 10:27:34
深圳200亿国企换帅,去年人均薪酬17万元

深圳200亿国企换帅,去年人均薪酬17万元

华美财经
2025-11-16 11:22:07
山西狗咬人事件,邻居家的监控帮申某家大忙了!对方轮番上去打砸

山西狗咬人事件,邻居家的监控帮申某家大忙了!对方轮番上去打砸

火山诗话
2025-11-16 08:12:14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陈意小可爱
2025-11-16 09:13:00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爱下厨的阿酾
2025-11-15 16:12:34
同时惹怒中俄韩后,高市早苗想见金正恩,朝方:千年宿敌日寇!

同时惹怒中俄韩后,高市早苗想见金正恩,朝方:千年宿敌日寇!

阿龙聊军事
2025-11-15 18:27:59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新民周刊
2025-11-15 18:35:44
人口数据崩塌,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人口数据崩塌,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望岳
2025-11-12 22:26:49
中国房地产持续低迷,超过10亿美金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几天内就将违约

中国房地产持续低迷,超过10亿美金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几天内就将违约

爆角追踪
2025-11-15 13:30:18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新浪财经
2025-11-13 20:35:37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伴随多模态大模型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机器人将更加敏锐、能干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伴随多模态大模型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机器人将更加敏锐、能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6 10:54:04
势在必行!全运会结束后,国乒主席王励勤应尽快做这3件事!

势在必行!全运会结束后,国乒主席王励勤应尽快做这3件事!

田先生篮球
2025-11-15 10:51:13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红星新闻
2025-11-16 07:53:52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7:43:11
西部第二!掘金逆转双杀森林狼豪取7连胜 约基奇全能完胜华子

西部第二!掘金逆转双杀森林狼豪取7连胜 约基奇全能完胜华子

醉卧浮生
2025-11-16 11:43:41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政协委员妻子是最大的祸根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政协委员妻子是最大的祸根

Mr王的饭后茶
2025-11-15 21:52:07
2025-11-16 12:11:00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8291文章数 121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学习的重要性是怎样被发现的?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中国县城的打工人,快被AI培训班包围了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旅游
房产
艺术

育碧与XGP携手举办《彩虹六号:围攻X》1V1大赛

教育要闻

花钱存钱,家长必看的人生感悟

旅游要闻

孝义市胜溪湖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艺术要闻

广州白云机场T3亮相,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像“甲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