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闪新规”已施行,违者扣3分罚200!多名车主被严惩
上周四早上,我在学校门口亲眼看到一位家长被交警拦下。他的车打着双闪停在斑马线上,后座还放着没吃完的早餐。“我就停两分钟,孩子马上下来!”家长急得直解释。交警指着电子眼说:“现在摄像头连双闪频率都能识别,您这已经停了八分钟了。”最后,这位家长不仅被罚200元,驾照还被扣了3分。
一、哪些情况必须开双闪?官方划重点
先说清楚,双闪灯可不是“万能信号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公安部2025年最新规定,只有这几种情况才能光明正大开双闪:
1. 车辆故障或事故
去年冬天我在高速上亲眼见过:一辆轿车突然爆胎停在超车道,司机立刻打开双闪,在车后150米摆好三角警示牌,然后迅速撤离到护栏外。这种操作就很规范。要是车辆在普通道路上抛锚,警示牌至少要放在50米外,晚上还得同时开示廓灯和后位灯。
2. 极端天气保命用
上个月山东那场暴雨,能见度不足50米,我亲眼看到交警在路口指挥车辆:“开双闪+雾灯,车速降到40以下!”记住,只有当能见度低于100米时,才能同时开双闪和雾灯,普通小雨只需要开近光灯和示廓灯。要是在高速上遇到这种天气,还得和前车保持50米以上距离,不然后车根本反应不过来。
3. 特殊车队经审批
我邻居结婚时车队想开双闪,结果婚庆公司说:“得提前三天去交警支队备案,否则每辆车都得罚200。”新规明确,只有执行公务的警车、救护车,或者经批准的应急车队,才能合法使用双闪。普通婚车、自驾游车队要是擅自开双闪,妥妥的违规。
![]()
二、这些场景再开双闪,直接扣3分罚200!
1. 临时停车别存侥幸
现在很多车主有个误区:“只要开双闪,路边停几分钟不算事儿。”大错特错!新规规定,只有车辆故障或事故导致无法移动时,才能开双闪临时停车。像接送孩子、买早餐这种情况,就算人没下车,只要停在禁停区(比如黄色网格线、公交站台),电子眼10分钟内就能抓拍。深圳福田区有个车主,在禁停区开双闪等人,不到5分钟就收到罚单,交警说得很清楚:“双闪不是违停通行证!”
2. 正常行驶别乱晃灯
上个月我朋友在市区堵车时开双闪,被交警拦下教育:“双闪是用来警示危险的,您这正常排队挪车,开双闪会让后车误以为您出故障了,反而容易引发追尾。”根据新规,正常行驶中开双闪,不管有没有其他车辆,直接扣3分罚200元。
3. 雨天别当“闪光侠”
今年夏天暴雨天,我看到好几辆车打着双闪在市区慢悠悠开,结果都被电子眼拍了。交警解释:“普通雨天开双闪,会让后车无法判断你是要变道还是转弯。”正确做法是:小雨开近光灯+示廓灯,暴雨开雾灯+近光灯,只有能见度低于100米时才能加开双闪。去年杭州高速16车连环追尾,就是因为前车在普通雨天滥用双闪,后车误判导致的。
三、车主必看:如何避免被罚?这些细节要注意
1. 电子眼升级到“AI级”
现在的摄像头厉害到什么程度?深圳的电子眼能识别双闪频率是否异常,上海的系统能自动区分“故障停车”和“临时违停”。我同事上周在禁停区开双闪接电话,刚熄火3分钟,手机就收到罚单——原来摄像头连发动机转速都能监测。
2. 紧急情况要“全套操作”
上个月我车在国道上爆胎,我立刻开双闪、摆警示牌、报警备案,结果还是被扣分了。后来才知道,我把警示牌放在了车后80米,而普通道路需要至少100米。记住,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开双闪、放警示牌、报警备案,少一样都可能被罚。
3. 别把双闪当“免死金牌”
我有个亲戚在医院门口开双闪停车,以为能“豁免”,结果还是被罚。交警说得明白:“就算是紧急送医,也得事后凭医院证明去申诉,不能直接开双闪占道。”现在很多城市开通了“一键挪车”功能,遇到临时停车,用APP联系车主比开双闪靠谱多了。
4. 新规学习要趁早
现在考驾照的科目一,已经新增了双闪使用题库,答错直接挂科。我特意查了下: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因不规范使用双闪导致的交通事故占17.3%,比去年同期上升3.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不是吓唬人,而是提醒咱们:双闪灯是“危险报警器”,不是“方便开关”。
写在最后
上周我去车管所处理违章,看到一位老师傅对着罚单叹气:“我开了三十年车,没想到双闪还能开出麻烦。”确实,新规执行力度之大超出很多人想象。但换个角度想,这些规定都是为了咱们的安全。毕竟,因为滥用双闪导致后车误判,引发的事故太多了——2024年全国就有9.6万起,直接损失超13亿元。
下次开车前,不妨多想想:“我开双闪的理由,能经得起电子眼‘ scrutiny’吗?”毕竟,200元罚款是小事,安全才是大事。你对双闪新规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做个明明白白的“老司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