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宝宝十个月就会走路”当炫耀资本,最近却被宝妈们集体吐槽:“早走路不一定是好事,我家娃就踩过坑!”这话听着有点反常识,但网友们一分享,真是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有个二胎妈妈说:“老大当年8个月就想站,我天天扶着他练习,一岁不到就能跑,当时亲戚都夸‘神童’。结果现在三岁了,腿有点O型,医生说跟太早走路脱不了关系,现在天天带他做矫正操,悔得肠子都青了。”底下立马有人接话:“我家也是!为了让娃早走路,买了学步车,结果他现在走路总爱踮脚尖,医生说可能是学步车影响了平衡感。”
![]()
更扎心的是个爸爸的分享:“我家娃跳过爬行阶段,直接学会走路,现在上小学,立体几何根本学不会,老师说可能是空间感没发育好。小时候觉得‘爬多脏啊’,现在才知道,爬的时候东撞西摸,其实是在练脑子呢。”
![]()
![]()
网友们总结出个规律:宝宝的成长就像种庄稼,该爬的时候就得爬,该走的时候再走,拔苗助长准出事。有个儿科护士网友科普:“小宝宝骨头软得像嫩树枝,太早让他负重走路,就像给刚发芽的小树绑上重物,很容易弯。而且爬的时候,手、眼、脑得配合,这其实是在偷偷练‘专注力’和‘协调力’,这些可比早走两步重要多了。”
![]()
还有人分享自己的“后遗症”:“我妈说我一岁就会走路,没怎么爬过。结果我现在是个‘路痴’,出门全靠导航,开车总走错道;体育课跳绳都能绊倒自己,老师说我‘感统失调’,估计跟小时候没爬够有关。”底下一群人附和:“我也是!平地摔跤是日常,立体几何完全想象不出来,原来问题出在这?”
![]()
其实,宝宝啥时候走路,就像开花结果,有的早有的晚,强求不得。就像网友说的:“你看小猫小狗都得在地上滚一阵子才会跑,何况人呢?爬的时候摸爬滚打,抓抓这个碰碰那个,既是在练肌肉,也是在认世界,急着让他站起来,反而少了好多‘学习机会’。”
![]()
有个奶奶的经验挺实在:“我孙女一岁半才肯走路,之前天天在地上爬,像个小马达。现在走路稳当得很,画画、搭积木也比同龄孩子灵巧,医生说这就是爬够了的好处。”
![]()
![]()
说到底,养娃别总盯着“比别人早”,得看“是不是时候”。就像网友总结的:“让宝宝多在地上打打滚、爬爬墙,比早几天走路强多了。毕竟,咱要的是个走路稳、脑子灵的健康娃,不是个被催着长大的‘小可怜’,你说对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