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之所以能够成为武侠小说界的“武林至尊”,绝不仅仅因为他的文笔有多行云流水,想象力有多天马行空,那些都只能说是他的基本操作,他最厉害的地方,还在于将“侠义精神”实实在在地烙印在读者心中,他笔下的大侠不止拘泥于江湖纷争,更有家国大义。
不过话说回来,毕竟读者也不是带着“受教育”的心态来读武侠小说的,因此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得是书中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精妙武功。
诸如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乾坤大挪移就精妙无比,但金庸笔下也有八门武功却是言过其实,光听名字,那些武功仿佛都是绝顶神功,看实际效果,却不过三流水平。
第一招:哀牢山三十六剑
若你对奇闻轶事颇有兴趣,就一定不会对“哀牢山”这个地方感到陌生,当然,这里指的是“听过这地儿”,毕竟哀牢山正是人类禁区,谁也不敢说对它有多了解。
![]()
(朱子柳剧照)
所以金庸笔下的哀牢山三十六剑就难免让人好奇了,独孤九剑尚且只有“九剑”,他却有三十六剑,这得有多强?
然而朱子柳使出此招时,郭靖却能轻松应对,说是:“郭靖左掌挡住渔、樵、耕三人的三般兵器,右掌随着书生长剑的剑尖上下、前后、左右舞动,尽管剑法变化无穷,他始终以掌力将剑刺方向逼歪了,每一剑都是贴衣而过,刺不到他一片衣角。”
此时郭靖武功尚未大成,可见哀牢山三十六剑,也不过如此。
第二招:天灵千裂
所谓“天灵”即是咱们头顶的位置,所以那“天灵千裂”难免给人一种“中了此招就会万劫不复”之感。
可说出来你都觉得好笑,这不过是伏牛派的绝技,这即是问题所在,多数人可能都要问一句“伏牛派是什么牛马”,是的,他们不过是《天龙八部》中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派。
除了提到掌门柯百岁死在自己这招式之下,也就没什么存在感了。
第三招:五罗轻烟掌
大理段氏无疑是金庸笔下最强的家族之一,然而段正淳却谈不上是什么高手,那段氏绝学一阳指就在他面前,他却不去钻研,却非要学什么五罗轻烟掌。
![]()
(段正淳剧照)
其实光听名字,这掌法似乎也给人一种缥缈之感,很是神秘,可实际效果如何?
或许也只有撩拨他那些情人的时候,能发挥点效果,说白了,就是花架子武功。
第四招:八卦刀法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通常情况下,与八卦相关的招式,都不会太差。
然而“八卦刀法”却谈不上有多强,你或许会感到意外,因为使出此刀法的人其实是大名鼎鼎的慕容复。
只是你看他使出此招的效果如何?
![]()
(慕容复剧照)
原著道:“慕容复舞刀抵御,但见他忽使‘五虎断门刀’,忽使‘八卦刀法’,不数招又使‘六合刀’,顷刻之间,连使八九路刀法,每一路都能深中窍要,得其精义,旁观的使刀名家尽皆叹服。可是他刀法虽精,始终无法欺近段誉身旁。”
结果段誉只是一招少泽剑就把慕容复的刀打断了,可见这也不是什么高明武功。
第五招:倚天屠龙功
《倚天屠龙记》中,给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神功无疑是文章开篇提到的乾坤大挪移,不过还有一门武功原本也让笔者眼前一亮,即是那呼应书名的“倚天屠龙功”。
![]()
(张翠山剧照)
此种由张翠山掌握,其实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读者也难免认为张翠山是主角,毕竟他是张三丰的弟子,又娶了明教妖女殷素素,这种矛盾的人设不就是主角标配吗?
可张翠山却死得憋屈,而他那倚天屠龙功到底有多强,也压根没体现,只是在少林三僧面前装了一次,具体如何,也未展示。
第六招:佛光普照
倚天时代的六大门派中,峨眉派虽然号称与少林、武当齐名,但他们其实没多少拿得出手的武功,他们所使的武功名字更是显得不伦不类。
比如那招“佛光普照”,乍一听,仿佛给人一种这是少林绝学,其实它不过是灭绝师太的绝技,是郭襄以峨眉九阳功为根基所创。
![]()
(灭绝师太剧照)
说是:“这‘佛光普照’的掌法便只一招,而且这一招也无其他变化,一招拍出,击向敌人胸口也好,背心也好,肩头也好,面门也好,招式平平淡淡,一成不变,其威力之生,全在于以峨嵋派九阳功作为根基。”
笔者初闻此招名称时,只觉应该是一门掌法,仿佛如来一掌盖住猴哥的那种感觉,可灭绝师太使出此招的效果,属实让人失望。
第七招:透骨针
风云月波斯三使初登场时,也算是神秘感拉满,张无忌一度无法招架他们的进攻。
所以那辉月使用出“透骨针”时,难免让人觉得这是一门顶尖杀招,可你看效果如何?
说是:“辉月使连运两下‘透骨针’的内劲,见对方竟是毫不费力的抵挡了下来,更是骇异。”
![]()
(辉月使剧照)
张无忌是“毫不费力”就将它拦下,可见这武功也并不精妙,比起当年天山童姥那生死符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第八招:狂风迅雷功
霍都在《神雕侠侣》中也算是二流高手中的佼佼者了,所以他使出的武功,应该不差,他那狂风迅雷功听名字就给人一种难以抵挡之感。
可书中描述却是这般:“他右扇左袖,鼓起一股疾风,袖中隐藏铁掌,口里大声呼喝,以他武林高手的身份,与一个少年过招,竟然不得不用出看家本领来全力施为,即令得胜,脸上也已全无光彩。但此时他只求不败,哪里还顾得这许多?吐气叫嚷,一招狠似一招。”
连武功尚未大成的杨过都打不过,可见这招式也不过如此。
所以除了本文提到的这八招之外,金庸笔下还有哪些招式给你留下“名字浮夸,效果一般”的印象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