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随着秋意渐浓,昼夜温差也在加大,此时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引发多种秋季常见不适。在这个“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节里,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的蒋四玲为大家支招,如何防秋病。
秋季里的三大健康隐患
随着秋日里的昼夜温差增大,最易导致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高发。肺为“娇”脏,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最易受外邪侵袭。秋季寒湿加重,也容易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寒性收引,湿性重浊,风寒湿邪侵袭关节,容易导致旧病复发,出现关节酸痛、活动不利等情况。
中医养生“三法”可防秋病
首先是起居有常,早晚添衣,睡卧避寒。秋季起居应当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特点。早晚出门携带薄外套,特别注意腹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夜间睡觉时关好门窗,盖好被子,避免深夜寒气侵袭。阳光充足时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是饮食调养。少辛增酸,滋阴润燥。中医认为“秋主肺”,饮食应当以滋阴润肺为主,少食辛辣刺激之物,适当增加酸味食物。特别推荐三种食谱:
雪梨百合粥:雪梨1个、鲜百合30克、粳米100克,共煮为粥,润肺止咳。
蜂蜜萝卜饮:白萝卜切片,加蜂蜜腌制,取汁饮用,化痰止咳。
杏仁茶:甜杏仁10克捣碎,开水冲泡代茶饮,润肠通便。
同时,还需少食辣椒、生姜、大蒜等辛散之品,以免耗伤阴津。少食生冷瓜果,避免损伤脾胃阳气。
三是经络养生。穴位按摩,畅通气血。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推荐的穴位包括:
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每天早晚用食指按摩迎香穴1到2分钟,可预防感冒。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经常艾灸或按摩足三里,能增强免疫力。
关元穴(肚脐下四指):手掌搓热后按摩关元穴,可温阳固本。
此外,运用特色中医疗法,也可起到防病治病双管齐下。
艾灸疗法:采用艾条温和灸大椎穴、肺俞穴,每次15到20分钟,每周2到3次,可温通阳气,预防呼吸道疾病。
拔罐疗法:在背部膀胱经走罐,能祛风散寒,缓解肩颈背酸痛。
中药足浴:用艾叶、生姜、红花等药材煮水泡脚至微微出汗为宜,可促进血液循环。
在运动上,秋季运动不宜过量,以微出汗为宜,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以及早晚各做10分钟伸展运动。
专家还特别提醒,秋季养生重在“防寒”和“润燥”,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调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