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7日,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举行,论坛现场正式发布《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2025)》。《数字鲸落——“南海Ⅰ号”数字考古探索》成功入选,成为全球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代表性实践案例之一,此次案例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申报,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
![]()
据悉,此次案例征集活动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具体负责实施。活动启动后,共收到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项申报案例,内容涵盖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考古研究等多个核心领域。经过多轮严格评审与遴选,最终从众多申报案例中精选出40项兼具代表性、创新性与推广价值的优秀案例。这些入选案例不仅全面展现了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场景,更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南海Ⅰ号考古数字化实践走出了一条“数字赋能保护”、“多学科协同研究”的创新之路,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测绘技术,搭建非接触式空中智能测绘平台,探索出一套“整体打捞+室内发掘+实时数字化”模式,成功构建起“数据关联-动态保护-场景重现”三维体系,实现南海Ⅰ号全面保护发掘的全流程数据闭环,形成“考古发掘、现场保护、展示利用”的完整数据链条,确保遗存信息全程可追溯、可呈现与可拓展延伸。
南海Ⅰ号考古数字化工作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牵头,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实施,持续时间长达10年,共采集超过70T各类考古数据,涵盖控制测绘数据、三维点云数据、正射影像数据、360全景影像、三维模型、线划图、器物图和视频数据等数据成果。
近年来,广东海丝馆基于文物的数字化资源,对南海I号文物进行活化利用,赋能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陈展提升方面,通过文物和数字化资源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了陈展的形式,为公众提供多感官的参观体验。在文创开发领域,广东海丝馆与广东见文有方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创南海I号全版权数字文创赋能实体经济开发的新模式。合作达成以来,2024年度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9%。与此同时,该案例荣获2024年广东“数据要素大赛”二等奖,首次有文创品获评广东十大文创精品。
来源 |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编辑 | 刘帝森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