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民党这次的主席选举,可以说是风云骤起。
本来大家以为只是几个老面孔出来比拼一下,最后大概率还是老规矩、顺理成章。
但没想到在最后关头,形势意外急转,傅崐萁退选、郝龙斌强势拉抬,一下子让原本的“六强争霸”变得扑朔迷离……
![]()
傅崐萁退选,郝龙斌声势大起
这场选举原本就是一场热闹的“群雄争霸”。
报名截止前,一共有六位候选人参战:郑丽文、罗智强、卓伯源、郝龙斌、蔡志弘、张亚中。
![]()
当时外界认为这是近几年国民党主席之争里最热闹的场面,被台媒形容为“爆炸局面”。但在大家以为六强势均力敌的时候,变数来了。
傅崐萁,本来是花莲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号称“花莲王”。
他手里捏着不少中生代民代资源,本来如果自己参选,至少能掌握相当票仓,给选情带来变量。
![]()
可在关键时刻,他突然宣布不参选,并且带着整个派系、十来个民代直接投向郝龙斌的阵营。
更狠的是,他还出面规劝罗智强“不要自讨苦吃”,称党主席就是个“吃力不讨好、只有骂声”的位子。
这一步是决定性的。傅崐萁的退选,让郝龙斌瞬间声势暴涨。
![]()
在登记那一天,郝龙斌的场面就“摆开了排场”:有新北市议会议长蒋根煌、彰化县议会议长谢典林,还有几十个党内要员陪同。
他不仅得到了傅崐萁整个派系的“全力注入”,甚至还有之前本来站在罗智强那边的立委,居然也转身跟着郝龙斌走。
![]()
这种“反水”现象,等于直接削弱了罗智强的势力,反而让郝龙斌在短时间内成为了风头最劲的选手。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这场选举的首轮格局,其实已经从“六强混战”,缩小成了几位真正能掀起大浪的关键人物。
![]()
而这其中,最大的赢家无疑就是郝龙斌。
不过,郝龙斌并不是唯一的受益人。
因为当郝龙斌的势力被抬高,整个战场也被推向“多方分裂”,从而给郑丽文留下了机会。
![]()
民调分布
从国民党内部的一份最新民调看,局势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一边倒。
数据显示,郑丽文的支持率排第一,郝龙斌则紧随其后,同时罗智强和张亚中也有很多的支持者。
![]()
更关键的是,三分之一的票仓现在还是“游离的”,这给所有候选人都留下了操作空间。
从支持基础看,不同候选人各有盘算。
郝龙斌打“传统牌”,北部基础较厚,尤其是军系、老国民党员群体情感认同高。
![]()
作为前“行政院长”郝柏村的儿子,他与军系渊源很深,这一次已经拿下39位退役将领联合背书,可以说在老党员这块,他有天然的优势。
罗智强走的是“世代交替”路线。他在年轻蓝营支持者中有一定吸引力,尤其是社交媒体活跃度很高,南部更受欢迎。
他的优势群体多集中在51至65岁中年党员群体,算是有比较活跃的中生代票仓。
![]()
但被傅崐萁直接劝退,甚至“抢票源”,后续选情有可能受冲击。
郑丽文则显得比较特别。她虽然不是传统势力大咖,但在年轻一代里拥有最高支持率,在中部地区优势明显。
而且她跟军系内部也有联系,比如季麟连这样的前黄复兴党部主委表态支持她,等于帮她稳住了一部分军眷与基层票。
![]()
更妙的是,她还得到连胜文的力挺,连系家族的能量在党内依然存在,这对她稳定基本盘有很大帮助。
这样一来,表面看是郝龙斌受益最大,但其实整个局面已经走向“四强争霸”。
关键点在于,张亚中虽然本身支持率不高,可是他的政治立场非常鲜明,喊出要恢复“国统纲领”、重启“国共论坛”。
![]()
这部分看似小众,但对深蓝选民有一定吸引力,一旦跟某一方结盟,极可能成为“造王者”。
而郑丽文,正好在这方面跟张亚中有相似主张。
![]()
所以,郝龙斌占军系、罗智强打世代牌,郑丽文走年轻与军系部分结合,张亚中则是路线旗帜。
如果说傅崐萁退选让郝龙斌实力暴涨,那么张亚中的存在,就为郑丽文保留了“后来居上”的可能性。
![]()
郑丽文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郑丽文究竟还有多大机会?从目前局势分析,机会并不少。
首先看基本票仓估算。按照台媒推测,这次能投票的国民党人数大概在15万左右。
罗智强大约能拿3万票,张亚中约2万,郝龙斌约5万,而郑丽文已经掌握了4万多票。
![]()
如果只是这样看,郑丽文虽然还是“第二名”,但差距并不大。
尤其是那近27%的“未决定票”,完全有可能成为最后翻盘的关键。
其次,从结盟角度看,郑丽文和张亚中的路线之间存在天然亲近。
![]()
他们都强调“两岸命运息息相关”,不回避统一话题,也愿意展开两岸深入互动。
这在民进党不断操弄“抗中牌”的大环境下,反而凸显出了他们的差异化。
如果郑丽文能在关键时刻争取到张亚中及其支持者,或者至少达成某种合作,郑丽文的票仓很可能直接突破5万,和郝龙斌形成正面对决。
![]()
不仅如此,连胜文的坚定站台,本身就是对郑丽文的强心针。
连胜文不仅帮她稳人心,还真的做实事,比如劝退谢典林,把资源整合到她这边。
以连战家族在国民党内的影响力来看,这对她的助力不可小觑。
![]()
最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路线选择。
国民党现在面临的困境很严重:岛内执政权旁落,年轻选票流失严重,路线摇摆不定。
而这次主席选举,本质上不是个人的竞争,而是“党未来方向”的争夺。
![]()
谁能够提出更明确、更务实、同时能被国民党内基层认同的路线,谁就更有机会赢得支持。
在这一点上,郑丽文的位置反而比郝龙斌、罗智强更灵活。
她既不是太“传统”,也不只会喊改革,而是能在对接年轻族群同时,保持对深蓝的稳固拉拢。
![]()
这么看,郑丽文想胜出并非没有可能,关键在于:能不能在最后这一个月的交锋过程中,进一步整合资源、稳住阵脚,并且找到突破口赢得犹豫不决的支持者。
尤其是即将举行的电视辩论,是她展示个人魅力和路线清晰度的重要时刻。
如果表现得当,她或许能迎来一波声势的回升。
![]()
结语
国民党主席不是一个“虚职”,而是未来2026、2028整个蓝营布局的“兵符”。
谁能拿到,就意味着能决定蓝营下一步的战略方向,以及对两岸关系的态度。
郑丽文的机会就在这里:既要展现年轻世代的活力,又要传递国民党必须清晰两岸路线的讯息。
到底最后结果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六人登记参选国民党主席》2025年9月20日
海峡导报:《“成功不必在我!”傅崐萁宣布不参加国民党主席选举》2025年9月19日
海峡导报:《国民党议员:罗智强、郑丽文也有爆发力,郝龙斌非十拿九稳》2025年9月20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