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法定调解职能,切实提升基层干部解纷能力,近期,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人民法院城关人民法庭主动发挥 “庭镇联动” 机制,联合东宋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国土所等多个职能部门,直奔纠纷现场 “把脉问诊”,邀请村组干部共同参与矛盾化解,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 “家门口”,为辖区平安建设注入司法动能。
田间地头解民忧:两起土地纠纷现场破冰
![]()
此次联动行动首站聚焦东宋镇老李湾村的两起土地矛盾,这两起纠纷均因土地权益引发,且已出现群众多次反映情况的苗头,若不及时介入,可能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
其中一起纠纷涉及乡镇招商引资企业 —— 该企业在村组集体土地上建设生产厂房后,长期未按约定向被占地村组缴纳土地租金,村民们对此意见强烈,多次前往乡镇反映诉求;另一起则是年代久远的坟地纠纷,坟地被他人占用并种植农作物多年,占用方拒绝支付相应经济补偿,对方无奈多次到乡镇寻求解决。
“矛盾不等人,必须到现场摸清情况!” 抵达老李湾村后,法庭干警与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开展实地勘查,沿着争议土地的边界逐一确认位置、丈量面积、明确四至界限,确保对纠纷现状了然于胸。随后,分别与两起纠纷的当事人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与顾虑,细致梳理矛盾症结。
![]()
![]()
调解过程中,法官立足法律规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当事人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权益保护的相关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边界,让当事人清楚 “法” 的底线;派出所民警则从邻里情、乡土情出发,劝解双方 “低头不见抬头见”,应相互理解包容,以和为贵化解矛盾。
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方式,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与专业。“真没想到法官和民警能跑到田间地头帮我们解决问题,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双方当事人对庭所联动的方式高度认可,并约定时间,将在乡镇领导主持下签订书面协议。
座谈培训强技能:提升基层解纷 “硬实力”
![]()
化解矛盾只是起点,提升基层干部自主解纷能力才是长远之策。在推进两起纠纷化解后,城关人民法庭随即带领工作人员前往东宋镇政府会议室,开展土地纠纷调解专题指导培训,东宋镇政府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支书积极参与。
培训会上,城关人民法庭李旭阳庭长结合审判实际,围绕《民法典》中农村土地承包、相邻关系、侵权责任等与基层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土地纠纷的常见类型、法律适用难点以及调解关键节点。大家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踊跃提问,李旭阳逐一耐心解答,并针对具体案情给出可操作的调解思路和建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下一步,洛宁法院城关人民法庭将继续深化 “庭镇联动” 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推动司法资源与基层治理资源深度融合。一方面,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主动深入乡村一线,对土地、邻里、婚姻家庭等常见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另一方面,将创新调解指导方式,通过 “案例教学 + 现场实操”“线上答疑 + 线下走访” 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基层干部法律培训,不断提升乡村干部的解纷能力和水平,为平安洛宁、法治洛宁建设注入坚实法治力量。(李旭阳)
【编辑 滢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