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预制人”这个词突然火了,说的是那些像预制菜一样,思维和行为好像被提前设定好程序的人。他们看起来正常,但交流起来特别费劲,经常听不懂话,或者答非所问,让人又无奈又心累。
![]()
比如学校运动会接力跑,一个志愿者突然冲进跑道挡在运动员前面,两人都摔倒了,志愿者却没事人一样走开,连句道歉都没有。还有同事间沟通,你明明说“黑白双面打印两份”,对方却反复问“是单面吗?”“要几份?”,简单的事得解释好几遍。更常见的是答非所问,你问“房子在几层?”,他回“方便”;你问“送莲蓉还是凤梨月饼?”,他答“要送的”,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
![]()
这些人智商没问题,能正常生活,但思维像是被“固化”了。德国思想家朋霍费尔称之为“社会性愚蠢”,牛津词典2024年度词“脑腐”也形容这种因过度接触低质量内容导致的认知能力衰退。他们活在自己世界里,过滤掉不想听的信息,拒绝接受新观点,就像火鸡妈妈只听小鸡“叽叽”声就触发母爱,不管面前是不是天敌臭鼬。
![]()
“预制人”现象和现代生活节奏快、信息碎片化有关。人们习惯了快速反应,深度思考越来越少。职场高度流程化、应试教育强调标准答案,也让人更容易陷入固定模式,失去灵活性和创造力。
面对“预制人”,别指望改变他们,他们的认知往往已经闭合。最好保持距离,减少消耗。更重要的是警惕自己别变成这样:多深度阅读、接触不同观点、主动思考,避免思维僵化。
你身边有这种“预制人”吗?交流起来是不是特别累?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