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丁国灿 见习记者 陈诚)“宿迁瓦块鱼真好吃……”9月19日上午,在宿城区朱海休闲运动小镇,一场“宿寻千味,渔鲜美宴”朱海湖鲜美食品鉴活动吸引了数百名游客前来品尝。“有美食,也可钓鱼,我们常态化举办各类垂钓赛事,一年举办40余场。”该小镇负责人介绍。
赛事经济激活全产业链。围绕“一根鱼竿带动一片产业”,朱海运动休闲小镇打造了集水产养殖、垂钓休闲、渔具生产、电商直播、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完整链条。“以前养鱼年收入3万多元,现在开农家乐,赛事期间一天就能赚3000元。”村民们脸上笑开了花。
以渔文化为主线,朱海运动休闲小镇成立联合党委,整合资产、资源、资金,实现“联动发展”;通过整合帮扶资金入股园区厂房、文旅项目,成立劳务公司,去年带动村集体增收600余万元。
活力四射的朱海休闲运动小镇是宿城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宿城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生态康养等产业项目,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先后落地。“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让乡村旅游越来越受欢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宿城区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就是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宿迁先后编制《宿迁市镇村发展规划(2022—2035年)》《宿迁市旅游民宿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凭借其独特的生态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创新的产业模式,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延长产业链,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亮点。
“我来自广西,在宿迁工作多年,周末我就喜欢来到袁家村游玩,这边的建筑很有特色,而且小吃非常好吃。”市民周梅梅告诉记者,对于市区很多居民来说,袁家村·宿迁印象已成为很多人出游的新选择,在这里可以吹吹晚风、吃吃美食、看看夜景,享受多姿多彩的幸福夜生活。袁家村·宿迁印象位于宿豫区新庄镇杉荷园片区核心位置,主要包含商业街(餐饮小吃街、民俗文化街、酒吧街、文创街等)、民宿集群、酒店及景点公建、停车场等。“今年以来,景区接待游客已超60万人次,单日游客接待量最高达2万人次。”宿迁袁家村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飞说。
近年来,宿迁各地突出产业特色,按照“农区变园区、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总体思路,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创建活动,加速拓展农业功能,致力于打造“赏花品果忆乡愁的好去处”,让第一产业焕发新生机,加快实现产业融合。全市已打造沿骆马湖、洪泽湖以休闲渔业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产业带;沿沭阳205国道、泗阳245省道分别以花木和桃果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产业带;沿市辖区运河、古黄河以田园风光和农业体验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产业带等。
同时,立足农文旅融合发展,宿迁充分利用乡村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高标准编制旅游服务建设规范和质量服务标准体系,以节为媒,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呈现宿迁市生态经济与休闲农业旅游环境,吸引八方来客。连续4年成功举办“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宿迁)专场推介活动,有效整合农业农村资源,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消费升级,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常年举办沭阳花木节、泗阳桃花节、宿豫梨花节、泗洪稻米文化节、陈集葡萄节、临淮镇端午节全民龙舟赛、洪泽湖国际大圆塘休闲垂钓联赛等各类农业节庆活动和休闲农业赛事48场次,遍及各个区域,跨越整个年度。
2024年,宿迁耕地面积达628万亩,形成传统粮食作物、特色水产养殖、特色果蔬与经济作物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宿城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区)、宿豫区创成省休闲农业集聚区、宿豫区来龙镇白鹿湖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宿豫区清凉荷园飘香“寻味”之旅等2条线路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沭阳县“大红枣扣肉”、宿豫“花椒肉”等17个菜品入围全省“苏韵乡情 百味乡食”产品目录。全市休闲农业从业人数5.89万人,农民从业人数占据80%以上,从事休闲农业人员年平均收入3.79万元。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宿迁将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美丽宜居休闲乡村为目标,加大政策扶持,打造网红景点,坚持因地制宜,依托特色产业、突出差异竞争、深挖文化内涵、融入旅游景区,大力推进全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